宜昌市当阳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拓创新,克难奋进,在科学发展中综合实力显着增强,在统筹兼顾中社会更加和谐,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出增速加快、质效提升、后劲增强、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 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650539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50400万元,增长2.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92086万元,增长23.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08053万元,增长16.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2.5:45.6:31.9调整为21.2:48.0:30.8。 二、农业 全年农业总产值为600729万元,比上年增长17.5%。粮食种植面积98.28万亩,比上年增加2.62万亩,增长2.7%;总产量454369吨,比上年增长3.4%。棉花种植面积9.6万亩,比上年增加2.1万亩,增长28%;总产量8884吨,比上年增长15.4%。油料种植面积46.62万亩,比上年增加0.64万亩,增长1.4%;总产量73241吨,比上年下降0.6%。蔬菜种植总面积27.45万亩,比上年增加1.2万亩,增长4.69%;总产量685613吨,比上年增长2.05%。年末果园面积32.04万亩,比上年减少0.08万亩,下降0.25%;园林水果总产量283597吨,比上年增长5%。 当年完成造林面积2.5万亩,森林覆盖率为38.04%。 全年生猪出栏87.69万头,比上年增长1.62%;家禽出笼1017.9万只,比上年增长11.2%;羊出栏9.97万只,比上年减少25.7%。水产品产量达到50030吨,比上年增长11.1%。 全市农用拖拉机达到37697台,比上年增加2636台,增长7.5%;联合收割机达到925台,比上年增加150台,增长19.4%;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47.5万千瓦,比上年增加3.7万千瓦,增长8.4%。 三、工业 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02家,全年共完成工业总产值2160409万元(2010年12月累计数,下同),增长44.1%;实现工业增加值650417万元,增长35.9%;完成工业销售产值2020312万元,增长39.7%,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3.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80759万元,增长49.7%;利税总额162291万元,增长121.3%,其中,利润总额95218万元,增长93.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其中:瓷砖11839万平方米,增长23%;纱24854吨,增长32.9%;乳制品119575吨,增长9.3%;白酒3898千升,增长19.8%;罐头31513吨,增长72.7%;服装636万件,增长73.1%;水泥251.85万吨,增长36.9%;发电量34666万千瓦时,增长43.2%;冷冻饮品51018吨,增长84.9%;啤酒87052千升,下降17.4%;化肥(折纯)41.2万吨,下降13.7%;平板玻璃1121万重量箱,下降8.2%;合成氨44.6万吨,下降0.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039160万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城镇5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829218万元,增长68.7%;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58170万元,增长121.8%;农村非农户5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10296万元,增长41%;农村农户完成投资41476万元,增长23.4%。 五、交通和邮电业 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819.95公里,比年初增加38.59公里;其中等级公路达到1970.51公里,比年初增加106.75公里。全年完成货运量1218万吨,增长100%;货物周转量142506万吨公里,增长99.5%;完成客运量625万人,增长9.1%;旅客周转量57020万人公里,增长2.6%。 年末,全市电信固定电话用户达到68469户,其中:农村电话用户36871户。小灵通用户8460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31.82万户,比年初增加5.19万户。电信宽带网络用户达到36549户,比年初增加15936户。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0010万元,比上年增长23.4%。分城乡看,城区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71068万元,比上年增长23.8%;农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08942万元,比上年增长33.1%。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8%,其中食品类价格比上年上涨6.6%,在食品类中,油脂、肉禽及制品、水产品三类消费品价格分别比上年上涨10.9%、0.3%、17.4%;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上涨4.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比上年上涨0.3%;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8.8%;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比上年上涨9.1%。 七、财政和金融业 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116937万元,增长26.5%,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2721万元,增长36.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47735万元,增长41.7%,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76.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82185万元,增长20.9%。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022707万元,比年初增加188831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35323万元,比年初增加104518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17677万元,比年初增加154698万元,其中:短期贷款193211万元,比年初增加59464万元,中长期贷款309973万元,比年初增加91047万元。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获批宜昌市级及以上科技项目9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3项,宜昌市级5项。获得宜昌市级及以上科技成果登记8项,科技成果奖励2项。申报国家专利131件;其中,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6件。 全市有各类中小学校58所,比上年减少5所;其中:小学33所,初中14所,普通高中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职业学校1所,特殊学校1所。幼儿园37所。全市学校在校学生41965人,比上年减少4644人;其中:小学在校学生18895人,比上年减少760人;初中在校学生11771人,比上年减少1158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8458人,比上年减少1380人;职业高中2762人,比上年减少746人;特殊学校在校学生79人。幼儿园在园幼儿8901人,比上年增加395人。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6.8%,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99.2%。 九、广电、文化、旅游、卫生和体育 全市有广播电台、电视台1座,已通广播村156个,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73%;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25%。 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站)11个、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馆馆藏图书12.14万册。拥有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处71个,全年各景点共接待海内外旅游者125.1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75亿元。 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7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3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个,卫生监督机构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村卫生室145个,个体诊所104个。卫生机构共有床位1212张,其中医院、卫生院1192张。全市卫生技术人员248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助理执业医师1194人,注册护士1063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