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郧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11-25 十堰市郧县统计局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移民内安年、项目攻坚年、市县对接关键年。全县下下抢抓叠加的历史机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委“一统三分”战略为指导,坚持“一主四化”方针和“三个依托、三个优先发展”的指导思想,全面实施加快发展这一战略,加快推进市县一体和城乡一体两大目标任务的进程,着力打造长岭新区、和平岛周边地区和城北三镇(城关镇、杨溪铺镇、谭家湾镇)三大平台,着力培育“一主两翼”四大支柱产业,突出市县对接、移民内安、“一区两带”综合开发、改善民生和维护稳定五大工作重点,力争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60亿元,培育6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6个小城镇建设和60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使郧县经济社会发展始终走在湖北省山区县市前列和十堰市各县市前列

一、综合

2011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39744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8443万元,增长5%;第二产业增加值203348万元,增长22%,其中工业增加值187695万元,同比增长20.8%;第三产业增加值167953万元,增长14.2%。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1.2:37.7:31.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9719元,增长23.8%。

物价上涨较快。2011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6.3%(上年同期为100),涨幅比上年高出3.5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6.5%,涨幅高于上年3.1个百分点,消费品价格指数为108%,涨幅高于上年4.9个百分点,农资价格指数为111.9%,高于上年5.5个百分点。

二、农业

2011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139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6.1%,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68443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5.02%。

粮食播种面积下降,单产增长。全年总播种面积82.9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8千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6.34千公顷,占总播种面积的67.9%,比上年减少1.04千公顷。粮食产量22.96万吨,比上年增产1.29万吨,棉花产量121吨,油料产量1.56万吨,同比持平。

畜、牧、渔业稳步增长。全年猪肉产量4.95万吨,比上年增长了一倍,增幅达119.0%;牛肉产量2521吨,羊肉产量1272吨,与上年基本持平;水产品产量3970吨,同比增长135.5%。

农村生产条件逐步提高。全年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0.98万千瓦,农村用电量9377万千瓦小时,增长8.6%,化肥使用量(折纯量)5.8万吨,常用耕地面积35.09千公顷,有效灌溉面积7.82千公顷,拥有乡村劳动力37.92万人,比上年增加了5.32万人。

三、工业

工业经济增长强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43家,(2011年规模以上单位统计口径变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2011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603420万元,增长52.0%,实现工业增加值175303万元,增长23.4%。其中:内资企业完成产值593876万元,增长30.3%;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产值9543.5万元,增长5.1%;国有控股企业完成产值39530万元,增长15.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91.1%,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

工业生产结构得到优化。分行业看通用设备制造业产值309281万元,同比增长30.5%;农副产品加工业52063万元,同比增长43.9%;水利发电、电力供应业完成62694万元,同比增长125%;炸药化工产品制造业40096万元,同比增长49.4%;建材和矿产品加工业完成127762万元。五大支柱产业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主力。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11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39100万元,增长41.1%,实现利润总额16900万元,增长72.4,本年应交增值税15000万元,增长21.9%,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07.68%,工业企业全年平均从业人数9900人。全员劳动生产率169632元/人,比上年同期提高26.6%。

四、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建筑业

2011年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41976万元,增长61.9%,其中:国有投资258598万元,增长71.6%,私营经济投资96091万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91976万元,增长51.1%。

在城镇项目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49459万元,增长161%;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29510万元,下降20.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13007万元,增长96.3%。

主要行业投资继续增加。其中:农、林、牧、渔业完成投资49459万元,增长161%;制造业完成投资122725万元,下降16.7%;交通、运输完成投资63075万元,增长42.9倍,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完成投资51277万元,增长13.9%,高速路完成投资160000,增长95.1%。

2011年房地产完成投资38237万元,增长271%。其中:住宅完成投资24599万元,增长189.6%;商品房销售额20532万元,增长25.9%,商品销售面积98797平方米,比上年增加6678平方米,空置面积19143平方米。

建筑业发展步伐加快。2011年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59748万元,增长58.4%,全县资质建筑企业单位数10个,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6.7万平方米,增长38.6%,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1.2万平方米,增长13.4%,全年建筑企业从业人员3758人。

五、国内贸易

2011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4778万元,增长18.5%。其中:城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96065万元,增长75.2%;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8713万元,增长8.6%,分行业看,零售和餐饮业市场持续火爆,全年零售实现零售额267533.3万元,增长21.1%,餐饮市场持续火爆,实现零售额45709.8万元,增长28.1%,是消费流通市场中最为活跃的两大因素。

全年实现招商引资项目79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01089万元,增长48.3%。

全年实现外资出口额932万美元,增长16.5%。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658万美元,增长32.6%。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2011年以来,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3826公里。其中:等级公路534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61.1%,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达100%。全县民用汽车拥有17347辆,增长22.1%;载客汽车10408辆,增长22.1%;载货汽车6938辆,增长24.2%。

2011年末,全县拥有邮政网点24处,完成邮政业务营业收入2223万元,增长13.5%。

旅游业较快增长。2011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67万人,增长39.2%,实现文化旅游总收入5.9亿元,增长47.5%。拥有名胜风景区6个,星级饭店2个,星级客房数126个。

七、财政、金融

2011年全县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全县财政总收入106557万元,增长23.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2161万元,增长24.5%。完成各项税收95389万元,增值税18064万元,营业税8479万元,企业所得税2635万元,个人所得税2268万元。全年完成财政支出250082万元,同比增长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