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市港口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在50万元以上投资中,分产业投资情况看,第一产业投资0.56亿元,增长80.6%;第二产业投资109.68亿元,增长49.9%;其中工业投资109.68亿元,增长49.9%;第三产业投资138.96亿元,增长21.3%。一、二、三产业投资比重分别为0.2%、44.0%和55.8%,第三产业投资比重最大,而第二产业投资发展势头看好。 全年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4.57亿元,增长45.6%。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78.81亿元,增长69.2%,增速居全市首位。其中,住宅投资完成75.53亿元,增长71.9%。全年商品房屋施工面积538.07万平方米,增长15.8%,其中住宅464.55万平方米,增长14.6%;竣工面积174.70万平方米,增长45倍,其中住宅152.53万平方米,增长39倍;商品房销售面积161.92万平方米,增长90.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占99.4%;商品房销售额47.45亿元,增长54.8%,其中住宅销售额占98.4%。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17亿元,增长18.1%。按经营地,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2.01亿元,增长18.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0.16亿元,增长16.6%。按消费形态,商品零售额10.91亿元,增长17.4%;餐饮业营业额1.28亿元,增长22.8%;住宿业营业额0.39亿元,增长27.1%。按行业,批发零售额1.09亿元,增长37.0%;零售业零售额9.83亿元,增长15.6%;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25亿元,增长22.5%。按企业规模,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2.78亿元,增长25.2%;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户实现零售额9.87亿元,增长15.7%。按商品类别,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服装、鞋帽类增长47.4%,化妆品类增长54.3%,日用品类增长130.2%,五金电料类增长40.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5.5%,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4.7%,金银珠宝类114.8%。 六、对外贸易和招商引资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9.86亿美元,增长46.0%。其中,出口5.18亿美元,增长27.2%;进口24.68亿美元,增长50.1%。全年边境贸易成交额24.43亿元,增长83.3%,其中出口0.04亿元,下降83.4%,进口24.69亿元,增长86.8%。 按招商部门统计,全年新引进外来投资项目19个,项目总投资72.25亿元。其中:区外境内合作项目18个,项目总投资71.62亿元;外商投资项目1个,项目总投资1千万美元。全年新增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4.40亿元(含续建项目)。其中:内资到位资金42.78亿元;外商到位资金2347万美元。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3.87亿元,增长10.1%,增速同比下降17.9个百分点。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客、货物运输周转量105.74亿吨公里(含市直),增长19.1%。其中,公路运输周转量39.79亿吨公里,增长26.5%;水路运输周转量9.03亿吨公里,增长37.2%。 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1000万吨,达1229.86万吨,同比增长63.6%,从货物流向看,出口370.76万吨,增长426.0%;进口859.10万吨,增长26.1%。从货物种类看,出口商品主要是耐火砖、石膏、钢结构;进口商品主要有铁矿、钛矿、无烟煤等。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56亿元(含市直,下同),增长15.3%。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16亿元,增长12.3%;电信业务总量2.4亿元,增长15.4%。 按旅游部门统计,全年国内旅游人数91.27万人次(含市直,下同),增长18.1%,国内旅游总收入63195万元,增长43.3%。 八、金融和保险 全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13亿元,增长3.8%。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73.88亿元,比年初增加12.45亿元,比年初增长(简称增长,下同)7.7%,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6.35亿元,增长18.4%。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38.87亿元,比年初净增22.39亿元,增长19.2%。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增长20.7%。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区镇(街)村各类学校36个,专任教师758人,在校学生12642人。其中,普通中学4个,专任教师179人,在校学生2221人;小学32个,专任教师579人,在校学生12642人。幼儿园30所,在园幼儿4158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5%,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9.1%,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1.3%。 全年共组织实施科技项目5项,项目总投资669万元,科技经费投入46万元,引进农业新品种3个,示范推广农业新技术3项。专利申请量32件,授权专利8件。共签订技术合同3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50万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年群众文化活动举办12项次,群众参加6.2万人次;农村电影放映340场次,观众达4.6万人次;电视台累计播出新闻突破406条;广西电台累计播发新闻突破156条;全年报纸出版47期。全区电视综合覆盖率97.1%,广播综合覆盖95.5%。 年末拥有医疗卫生机构94个(含个体),其中医院、卫生院6个;卫生机构床位151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435人(含个体),其中执业(助理)医师74人,注册护士(护师)81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常住人口15.7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2.09万人。据公安部门统计,年末户籍总人口12.8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0万人。据计生部门统计,全年出生人口1818人,出生率为12.48‰;死亡人口312人,死亡率为2.14‰;自然增长率为10.34‰。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73元,增加2044元,增长11.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2896元,增长14.1%,其中,食品支出4707元,增长8.9%;居住支出1573元,增长33.0%。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5%,同比下降1.7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2.24平方米。年末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摩托车83.75辆、助力车77.5辆、洗衣机83.75台、彩色电视机111.25台、家用电脑72.5台、组合音响20套、摄像机5架、空调器98.75台、微波炉47.5台、移动电话237.5部。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844元,同比增加980元,增长16.7%。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145元,增长16.4%。其中,食品支出2204.27元,增长22.5%;家庭设备用品消费支出338.1元,增长12.2%;其他商品和服务消费支出222.7元,下降2.7%。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8.28平方米,下降21.5%。年末每百户农民家庭拥有摩托车81辆、影碟机24台、移动电话89部、固定电话12台、彩电87台、电冰箱77台、洗衣机43台。年末农村贫困人口4000人,比上年末减少1200人。 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605人,净增1475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7358人,净增4395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6148人,净增1898人;企业职工参加工伤保险人数6278人,净增2260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5165人,净增229人;五项保险参保人数突破万人,达到42297人。征缴五项保险费共计9881万元,净增10万元。共有最低生活保障对象37364人,增加2592人,其中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6674人,增加2993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20690人。全区共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4家,床位90张,收养人员75人;各种社区服务设施2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