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东宁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金融稳健运行:2009年末银行各项存款余额突破60亿元,达665940万元,比上年增长29.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04042万元,增长18.0%。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23646元,比上年增长17.7%。年末银行各项贷款余额260618万元,增长80.9%。货币投放呈下降态势,全年银行现金收入总额2357560万元,现金支出总额2425017万元,净投放67457万元,比上年减少27428万元。 保险事业持续发展。2009全年保险费收入14071万元,比上年增长4%,其中:财产保险费收入1543万元,人寿险保费收入9013万元。全年总保险赔付金额达6485万元,比上年下降5.7%。其中:财产险赔付1225万元,人寿险赔付3260万元。 九、城镇建设与环境治理 城镇建设稳步推进。2009年城市建设完成投资8.7亿元,其中: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7603万元,房地产开发投资7.9亿元。铺装白色路11条、总长2428米、面积34700平方米,维修沥青路面13536平方米,维修路牙石2300余块。铺装排水管线2270延长米,新建雨水井、污水井、检查井151座,沉沙池1座。 城市环境全面改善。春季共栽植乔灌树木1万多棵、绿篱500多米,铺种草坪2万多平方米,栽种草花10万株,秋季栽植羽叶甘蓝3万多株。新安装路灯23盏,维修路灯1800多盏,亮灯率已达到95%。亮化楼房18座,安装中杆灯3盏。新建东苑休闲广场1.7公顷。清理占道经营800多起,取缔流动摊点950多个。查办私搭乱建50起,安装规范化牌匾200多块,拆除不合格牌匾86块,清扫硬质路面58条,83万多平方米;保洁公厕29座;清运垃圾8.5万立方米。 环境保护工作扎实开展。东宁城区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三项污染指标年平均值均低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空气质量良好天数已达308天。清除沿河垃圾污物1200立方米,取缔小木炭厂128家、拆毁炭窑465座。拆迁平房并网集中供热6万平方米,全年减排二氧化硫100.7吨,全县各镇政府所在地饮用水全部达到国家二类水质标准。 十、科技与教育 科技推广活动顺利开展。全年共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760班次,培训农民6.5万人次,培训基层干部0.4万人次,推广、普及农业实用技术20项,举办科技大集6次,发放宣传资料200多种,咨询答疑1万多人次,设展台1500多米,图书6000多册,资料12万份,参加人数4万人次,参加各种活动累计人数14万人次。开展了“普及科学知识、节能减排由我做起”签名活动,并发放了倡议书、送科普知识进广场、进社区活动、“建设新农村,科普惠农”专题科技下乡活动、全县中小学围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健康生活、建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主题开展了听科普讲座、科学实践活动、科学幻想画比赛、电脑科普比赛等活动。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县拥有各类学校67所,在校生26717人,其中:小学49所,在校生13310人;普通中学12所,在校生11562人;全县有幼儿园6所,在园幼儿1845人;全县小学入学率和初中升学率均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入各类高中比例为77.6%。高考升学率达87.5%。 十一、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体育事业日益繁荣。着重在打造宣传文化品牌上加大了力度,重点打造了节日文化、广场文化、创业和谐文化三大品牌;自编、自演、自导和自拍电视剧《率水河边》开创我县影视剧创作先河;参加省“群星杯”比赛创10年来最好成绩;东宁要塞AAAA级旅游景区通过省级验收;《东宁民间传说》入选省级非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群众性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冬季体育运动水平不断提高,短道速滑获市冬运会少年组团体总分第一名。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5个。其中:医院4个、卫生院6个、专科疾病防治院2个、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监督所1个。实有医疗病床床位568张;卫生技术人员1116人,其中:医生317人,护士200人。县医院综合楼主体工程完工。农村医疗保障力度增强,农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0%。 十二、人口与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保持低水平增长。2009年末全县总人口213295人,比上年增长0.1%。其中:非农业人口100533人,农业人口112720人,未落常住户口人员42人。全县出生人口890人;死亡人口46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2‰,比上年下降了2.4个千分点。计划生育符合政策率达到97.89%。 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据抽样调查,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216元,比上年增长10.5%。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8864元,比上年增长0.8%。城镇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汽车10辆、空调器7.5台、移动电话195部、家用计算机62.5台、微波炉30台、淋浴热水器12.5台、电冰箱90台、彩电102.5台。全县在岗职工工资总额42933万元,比上年增长5.3%。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3954元,增长11.3%。 农民人均纯收入率先成为全省万元县,达到10051元,比上年增长29.6%。年末农村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洗衣机83台、电冰箱38台、移动电话125部、彩电100台、摩托车53辆。 社会保障力度持续增强。2009年全县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已参保人数达17036人,占应参保人数的100%,比上年提高2.8%。发放养老保险金11462万元,比上年增长70.0%;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已参保人数达3374人,占应参保人数的100%,比上年提高1.3%。发放机关事业养老保险金2103万元,比上年增长8.0%;有30500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占应参保人数的100%,比上年增长38.6%;发放医疗基金1931万元,比上年增长10.0%,失业保险参保人数5078人,领取失业金人数148人,累计发放失业基金48万元。全县城镇、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分别为7727、4744人。 注:1、本公报为初步核实数,最终数据以2009年统计年鉴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及产业增加值绝对数为现价,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由于统计制度方法的变化,个别指标增长情况与上年公报发表的数据不一致,均以本公报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