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人民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加大投资力度,扩大消费需求,治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国民经济保持了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基础建设得到加强,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初步测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80.15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7.15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33.64亿元,增长8.7%;第三产业增加值89.36亿元,增长10.1%。三次产业结构为20.4:47.7:31.9。 市场物价平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4%,其中衣着类价格上涨3.6%,食品类价格上涨0.8%,居住类价格上涨0.5%。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2%。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年末全市单位从业人员41.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5%。全年各类职业介绍机构介绍成功2.2万人次就业,各级劳动部门培训失业下岗人员1万人次。通过推进再就业工作,使1.2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仍不够合理,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不足。部分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亏损额较大。下岗职工再就业压力仍然较大。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种植业结构继续调整。全年粮食总产量234.2万吨,比上年增长6.2%。其中,夏粮139.8万吨,下降1.9%;秋粮94.4万吨,增长21.0%。全年棉花产量4.0万吨,比上年增长13.2%,油料产量29.3万吨,比上年下降5.7%。小麦播种面积393万亩,比上年下降4.8%,引进推广了优质强筋小麦122万亩,占小麦播种面积的31%。玉米播种面积185.6万亩,比上年增长9.7%,优质玉米79万亩,占玉米播种面积的42.6%。花生良种普及率达到85%以上,抗虫棉、抗病棉占全市棉花播种面积的58%。 造林绿化事业继续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6.90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3.5%。幼林抚育实际面积47.30千公顷。林业资源的管理、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 畜牧业保持发展势头。全年肉类总产量达15.89万吨,比上年增长5.6%。其中,猪牛羊肉总产量15.04万吨,增长5.4%。禽蛋产量19.43万吨,增长8%。水产品产量0.26万吨,比上年增长11.4%。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418.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1%;全年农村用电量9.7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4.3%;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87.53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0%,节水灌溉面积200.09千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119.76亿元,比上年增长8.4%。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下同)完成增加值85.04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58.87亿元,比上年增长3.95%;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8.58亿元,增长15.6%;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36.01亿元,增长6.62%。分轻重工业看,全年轻工业增加值22.8亿元,增长18.7%;重工业增加值62.24亿元,增长3.0%。大中型工业完成增加值53.91亿元,增长4.6%。 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压缩、淘汰了一部分过剩或落后生产能力,关闭“十五小”企业86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完成新产品开发65项。安钢、安彩、安烟、安化等骨干企业经济实力和产品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工业产销基本衔接。全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27.43亿元,比上年增长6.6%,产销率达97.1%。实现利润总额8.74亿元,比上年下降33.2%。亏损企业亏损额1.89亿元,下降6.1%;亏损面30.2%,比上年下降3.1个百分点。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02.5%,虽比上年有所回落,但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建筑业快速增长。全市资质等级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安工作量37.64亿元,增长36.7%,企业经济效益进一步好转,实现税金1.8亿元,比上年增长28.6%。全市建筑施工单位工程个数为2016个,比上年增长15.7%,其中投承包工程个数为1152个,增长32.3%。施工房屋面积700.6万平方米,增长33.8%,竣工房屋面积424万平方米,增长22.2%。工程质量稳步提高,按单位工程个数计算的工程质量优良品率为50%,比上年提高个24个百分点;按房屋面积计算的工程质量优良品率为43%,下降了2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7.15亿元,比上年增长29.8%,其中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43.41亿元,增长53.1%。按投资管理渠道划分,基本建设投资25.90亿元,比上年增长73.4%;更新改造投资12.54亿元,增长34.9%;房地产开发投资4.77亿元,增长20.0%。 基础产业、基础设施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运输邮电通信业投资7.29亿元,增长74.1%;农林牧渔水利业完成投资13.75亿元,增长3.2倍;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投资1.92亿元;电力供应业完成投资4.31亿元。 工业技术改造加大了投资力度。全年工业技术改造完成投资9.96亿元,比上年增长30.6%,其中,轻纺织工业完成投资1.61亿元,安阳钢铁公司完成改造投资5.37亿元,增长19.1%。通过技术改造,进一步扩大了企业生产规模,提升了产品的技术含量。 全年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新增固定资产44.31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100%。建成投产项目200个,项目建成投产率为74.6%。竣工房屋建筑面积为148.94万平方米,竣工率为51.2%。 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原煤开采1.5万吨;新增11万伏及以上变电设备能力6.30万千伏安;11万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19.13公里;新增移动通信基站设备103个;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万亩;新增高等院校学生席位877个;新增医院病床380张。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19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49.16亿元,增长11.2%;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41.03亿元,增长9.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53.90亿元,增长11.3%;餐饮业零售额10.81亿元,增长10.9%;制造业实现零售额9.6亿元,比去年增长7.2%;农业生产者实现零售额12.3亿元,比去年增长9.6%。各类集贸市场成交活跃,全年完成成交额58.87亿元。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2368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中,出口总额12365万美元,增长2.9%;进口总额11319万美元,增长34.1%。从出口市场看,我市对亚洲、港澳台地区和非洲的出口分别下降7.8%、24.0%和70.7%,对欧洲联盟、拉丁美洲和北美洲等市场的出口分别增长2.4倍、14.5%和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