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高密县198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3-01-15 潍坊市高密市统计局

六、财政、金融:财政状况进一步好转。1989年财政部门紧紧围绕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方针,积极筹集资金,支持企业发展扩大财源,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6857.4万元,比上年增长24.27%,财政总支出5814.7万元,比上年增长35.88%,取得了收支平衡结余89.6万元的好成绩。

1989年末,全县各项贷款余额达到61012万元,比上年增长1.6%,各项存款余额达到41288万元,比上年增长29%。

七、科学、教育、文化:科学技术事业有了新的发展。1989年全县各类科技人员达到7181人。截止到1989年末,全县授予高级技术职称的123人,中级技术职称的2206人,初级技术职称的10126人。全年共取得科技成果20项,有10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中有6项填补了国内空白;有7项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其中有3项填补了省内空白。1989年共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专利11项,有8项已取得了专利申请号。

教育事业持续发展。1989年,全县各类学校已发展到534处,其中高中6处,职业中学5处,初中68处,小学451处,成人中专1处,师范1处,聋哑学校1处,教师进修学校1处。教师增加到8454人,在校学生达113696人,其中高中4676人,初中34430人,小学7229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55%,学前教育、成人教育也有了较大发展。

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教育经费由1988年的1254.8万元,增加到1436.9万元,增长14.51%。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1989年,全县共有文艺团体280处,放映演出27435场次,观众达2387万人次。1989年度,全县文艺工作者在市级以上发表、展览的各类文艺作品283件,其中在省以上发表、展出的272件。获奖作品30件,其中国家奖4件,省级奖6件,市级奖20件。

八、卫生、体育: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1989年末,共有乡镇以上卫生机构39处。医院病床1145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279人,医疗设备总值由上年的208万元增加到256万元,增长23%。

体育事业又有了新的突破。在上年争创了全国体育先进县的基础上,今年又有5处乡镇被市评为1989年度市级体育先进乡镇称号。1989年全县共举行体育比赛370余次,参加比赛的达47870人次,其中县级比赛37次。出席市级比赛10次,省级比赛2次,共夺得金牌39枚,银牌22枚,铜牌26枚。

九、人民生活:据全县千户农民家庭收支抽样调查,198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24元,比上年增加10元,增长1.6%。县以上全部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617元,比上年增加73元,增长4.7%。1989年,新建职工住宅面积26092平方米,比去年减少37.4%,农民新建住宅面积7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4.5%。

个人储蓄存款持续增长,1989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25879万元,人均储蓄315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9%和14.5%。

社会福利事业持续发展。1989年,县、乡、村共有社会福利企事业单位54处,安置残疾人员586人;共有敬老院76处,供养孤、老、残、幼人员613人;1989年发放社会救济款达82万元,比上年增长了3倍。

十、人口:1989年末(按公安年报数)全县总人口为828419人,比上年增加14281人。在总人口中,男性422684人,女性405735人,农业人口759825人,非农业人口68594人。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显着。1989年全县人口出生率13.15‰,比上年下降0.51个千分点,死亡率为5.48‰,比上年下降1.05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67‰,比上年提高0.54个千分点,计划生育率95.9%,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