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余姚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极为复杂的一年。面对严峻的困难和挑战,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齐心协力,迎难而上,奋发有为,全市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和谐共进的良好发展态势。 [综合] 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7.8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5.38亿元,比上年增长3.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38.37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317.47亿元,比上年增长13.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94.13亿元,比上年增长13.3%。人均生产总值为68157元(按年平均汇率6.7695折算为10068美元)。 [农业、气象] 2010年平均气温17.3°C,最高气温40.7°C,最低气温-5.0°C,日照时间1779.9小时,无霜期272天,总降水量1395.6毫米。 农业生产平稳增长。2010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54.39亿元,可比价增长3.7%。其中完成农业产值35.72亿元,增长24.0%;林业产值2.33亿元,增长8.8%;牧业产值11.29亿元,增长10.8%;渔业产值4.60亿元,增长9.3%;完成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4503万元,增长4.9%。 全年新增粮食生产功能区面积5.85万亩,累计达到11.5万亩。粮食播种面积51.4万亩,实现粮食总产量21.5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蔬菜产量82.17万吨,水果产量8.04万吨,肉类总产量5.05万吨,水产品总产量2.98万吨。 启动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已有3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园区、10个省级主导产业示范区、21个省级特色农业精品园被列入宁波市“十二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其中滨海现代农业综合区已经省政府批准建设。加快提升特色基地规模化水平,去年建成宁波市农业产业基地3个,累计达到16个。建设10个高效农业“315”示范工程项目,亩均效益达到7500元,辐射面积达到1万亩,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全市新增农业龙头企业45家,107家农业龙头企业销售额达到90亿元,出口创汇1.3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6%、18%,银树绿色食品成功打入美国沃尔玛超市。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9家(累计133家),其中省级示范性合作社7家、宁波市示范性合作社16家,入社社员3808个。20多家专业合作组织与40余个国内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成立余姚杨梅产业协会,余姚杨梅知名度进一步提升。组建瀑布仙茗质量服务中心,推动余姚瀑布仙茗登上上海世博会舞台,余姚瀑布仙茗荣获国家地理标志称号。组建成立市土地承包流转服务中心,去年全市新增土地流转1.02万亩,累计达到11.6万亩,规模经营面积达到20.5万亩。 [工业] 工业生产呈现强劲的反弹态势。2010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实现总产值1009.13亿元,同比增长31.7%。其中轻工业增长26.0%,重工业增长36.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72.69亿元,增长25.2%,;实现利税82.96亿元,增长50.2%,;实现利润52.30亿元,增长47.6%。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仍然一枝独大,实现利润11.59亿元,占利润总额的22.2%。化纤制造业、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传统优势行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企业整体盈利水平得到较大提升,企业效益日益提高。 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取得初步成效。2010年我市工业企业共申报省级技术中心1家(振东光电),宁波级信息化示范项目4项(舜宇模具、神通、安拓、百事德);申报重点工业新产品3项(超能、佳贝斯、帅康);共有5家企业获得各类示范称号:鑫高益、振东光电获综合示范企业称号,科环新型建材获节能降耗示范企业称号,中塑在线获公共技术服务示范企业称号,大丰实业获设计主导型工业示范企业称号。 [固定资产投资] 随着“项目突破年”的积极推进,我市固定资产实现高速增长。全年共完成全社会投资219.20亿元,同比增长26.5%,创2005年以来最大增幅。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97亿元,同比增长50.4%;第二产业和工业投资较快回升,均完成投资88.41亿元,分别增长21.2%和21.4%。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28.82亿元,同比增长30.0%,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8.8%。投资结构不断优化。从投资主体来看,政府性投资减缓,民间投资保持快速增长。限上投资中,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国控股投资47.19亿元,增长11.0%;非国有投资达103.38亿元,增长33.4%,其中民间投资达到94.2亿元,增长31.6%。从投资的行业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工业中的电气机械制造业、房地产业和交通运输业。从项目看,今年共有在建项目629个,其中新开工435个。 房地产投资仍然实现较快增长。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2.22亿元,增长26.0%,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6.8%,销售额增长46.0%。 [国内贸易和旅游] 2010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9.86亿元,同比增长19.3%。汽车消费持续红火,同比增长59.8%,与此相关的石油制品消费同比增长29.2%。按行业来看,批发零售实现消费额202.45亿元,同比增长19.9%,占消费总额的92.1%。生产资料市场总成交额430.17亿元,其中塑料城现货交易额375亿元,分别增长19.7%和17.2%,网上市场成交额400.66亿元,增长5.0%。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2010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58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到50.3亿元,国际旅游收入4146.5万美元。 [外向型经济] 全年自营进出口额66.56亿美元,增长31.7%,其中出口49.07亿美元,增长31.8%,进口17.49亿美元,增长31.4%。三资企业、贸易流通企业和自营生产企业三支出口队伍中贸易流通企业出口增长放缓,自营生产企业后来居上,出口额分别为:21.45、10.62、17.00亿美元。从贸易方式来看,一般贸易实现出口38.27亿美元,增长15.8%;加工贸易实现5.35亿美元,增长-0.9%。其中一般贸易占总量的87.7%。从出口产品看,家电电子表现突出,工量具、灯具、建材卫浴和塑料制品等传统强项出口较好,出口产品日渐多元化和均衡化。从出口市场看,欧、美等传统市场出口增势强劲,东盟和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出口增长较快,分别增长43.3%和52.5,出口区域范围日渐扩大化和多元化。 利用外资形势明显好转。全年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59家,合同外资61831万美元,增长328.9%,实际使用外资30019万美元,增长298.5%。从投资的内容看,外商投资仍以增资扩股为主,二产依旧发挥主体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