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楚雄彝族自治州统计局 2013年2月17日 2012年,中共楚雄州委、州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千方百计化解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抢抓机遇,深化改革,扎实工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改善民生,全州经济运行态势总体向好,完成了州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州生产总值(GDP)570.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4.0亿元,增长7.3%,拉动经济增长1.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239.5亿元,增长16.5%,拉动经济增长7.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96.5亿元,增长11.4%,拉动经济增长4.0个百分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2.3%、56.6%和31.1%,分别比上年下降2.4个百分点、提高3个百分点和下降0.6个百分点。 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3.5:42.0:34.5。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即按从业人员计算的人均GDP)为33016元/人。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21021元,按公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21748元。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57.9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5.2%,比上年上升2.1个百分点(按可比口径计算)。 全州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1%。其中:城市上涨2.5%,农村上涨3.2%。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价格上涨5.8%,其中粮食价格上涨6.6%;烟酒价格上涨0.6%;衣着价格下降0.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0.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3.6%;交通和通信价格上涨0.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8%;居住价格上涨4.0%;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6%。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2.4%。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上涨5.7%。 年末全州从业人员172.65万人,比上年增加3.12万人。其中:从事农业产业的106.70万人,占61.8%,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从事非农产业的65.95万人,占38.2%,上升了1.6个百分点。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与上年持平。城镇化水平(城镇化率)36.23%,比上年提高2.43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21.0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3%。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69.15万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21.26万亩,其中:烤烟种植面积74.89万亩,油料种植面积34.17万亩,蔬菜种植面积94.75万亩。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为62.5∶37.5。全年粮食产量117.00万吨,比上年增长1.5%。其中:秋粮89.22万吨,夏粮27.78万吨。 全年肉类总产量39.8万吨,增长10.9%;牛奶产量864吨,下降23.4%;禽蛋产量10444吨,增长15.6%;蜂蜜产量907吨,增长8.1%;蚕茧产量2517吨,增长7.9%;水产品产量19556吨,增长14.9%。大牲畜年末存栏95.3万头,增长0.5%;生猪年末存栏236.5万头,增长12.1%;羊年末存栏133.2万只,增长1.7%;家禽年末存栏1148.9万只,增长12.9%。 全州有效灌溉面积186.32万亩,节水灌溉面积98.10万亩。全州农业机械总动力235.52万千瓦,增长9.96%,其中排灌机械总动力31.67万千瓦,增长9.3%。农村用电3.87亿度,增长9.9%;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3.88万吨,增长6.2%;农药施用量3081吨,增长5.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419.98亿元,比上年增长17.7%(现价);实现增加值156.93亿元,增长16.0%。 烟草制品业、冶金化工业、医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25.19亿元,增长12.9%,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64.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9.8%。其中:烟草制品业实现增加值70.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4.6%;冶金化工业实现增加值51.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2.8%;医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3.6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4%。 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84.81亿元,增长3.8%。其中:实现利润18.46亿元,下降21.4%;实现税金66.35亿元,增长13.9%。 全州126个资质内本地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74.3亿元,比上年增长36.2%,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5.55亿元,比上年增长22.9%(现价)。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47.62亿元,比上年增长32.2%。其中:城镇投资289.75亿元,增长21.2%;农村投资57.87亿元,增长143.6%。在城镇投资中,建筑工程投资177.67亿元,增长26%;安装工程投资16.48亿元,增长27.3%;在城镇投资中,国有单位投资115.54亿元,下降3.9%;非国有单位投资174.21亿元,增长46.5%。全年新增固定资产158.5亿元,增长31.7%。新开工项目626个,增长71.0%。 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12.1亿元,比上年增长111.7%;第二产业投资149.72亿元,增长30.8%;第三产业投资185.8亿元,增长30.3%。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68.38亿元,比上年增长30.3%。商品房销售面积212.96万平方米,下降1.6%。商品房销售额66.03亿元,增长7.3%。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4.7亿元,比上年增长17.1%。按城乡分,城镇实现156.4亿元,增长18.4%;乡村实现28.3亿元,增长10.2%。按经济类型分,公有制经济实现45.5亿元,增长13.9%,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实现39.4亿元,增长10.8%;非公有制经济实现139.2亿元,增长18.2%,其中个私经济实现127.6亿元,增长17.6%。非公有制经济实现的消费品零售额占零售总额的75.4%,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007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3.1%。其中:出口额18034万美元,增长31.1%;进口额2042万美元,增长53.1%。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598万美元,增长43.6%。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年末州内公路通车里程17416.94公里(含村道)。其中:高速公路304.50公里,一级公路46.13公里。年末全州机动车拥有量532888辆,比上年增长13.6%。其中:汽车120996辆(个人98841辆),增长18.7%;拖拉机58712台,增长25.6%;摩托车辆352692(个人352327辆),增长10.3%。机动车驾驶员456822人。全年完成客运量3287万人(不含水运,下同),增长17.0%;旅客周转量214425万人公里,增长16.1%;货运量1738万吨,增长15.8%;货运周转量200954万吨公里,增长17.6%。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3.75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6亿元,增长7.1%;电信业务总量13.15亿元,增长19.9%。全年订售报纸2971.84万份,订售杂志111.28万份,收发国内信件417.86万件。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2.1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38.97万户。电话普及率为62.7部/百人(按公安户籍人口计算),比上年增加5.53部/百人。年末互联网用户达245295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