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长垣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02-22 新乡市长垣县统计局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国内外经济形势异常复杂的一年。县委、县政府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建设富强、科教、宜居、和谐长垣的核心任务,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实现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7.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较上年增长1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7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98.7亿元,增长19.5%;第三产业增加值51.9亿元,增长11.6%。人均生产总值22042.3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5.0:55.7:29.3,第二产业比重较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工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0230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986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1018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2842元,比上年增加4837元,增长26.85%。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县农业总产值46.3613亿元,较上年增长4.2%;农业增加值26.7亿元,较上年增长4.2%。农作物播种面积稳中有增(122029公顷)。粮食播种面积92.49千公顷,较上年增长1.4%,其中夏粮播种面积52.02千公顷,较上年增长0.19%,秋粮播种面积40.48千公顷,较上年增长3.0%;棉花种植面积1.1千公顷,下降44.5%;油料种植面积18.2千公顷,增长0.6%;蔬菜种植面积8.8千公顷,增长3.2%。主要农、畜产品产量有增有减。粮食总产量58.41万吨,较上年增长2.3%,其中夏粮总产36.44万吨,增长0.77%,秋粮总产21.98万吨,增长4.92%;棉花产量0.13万吨,下降50.3%;油料产量6.2万吨,增长1.6%;蔬菜产量46.8万吨,增长4.0%;肉类总产量3.8万吨,增长3.2%;水果产量3.1万吨,增长6.5%;牛奶产量2.6万吨,增长7.5%;禽蛋产量3.8万吨,增长1.0%。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08.732万千瓦,较上年增长2.6%;农用拖拉机49356台,增长0.3%。其中,小型拖拉机47430台,与上年持平,大中型拖拉机1926台,增长9.7%;农用运输车20300辆,与上年持平;农村用电量43245万千瓦小时,增长10.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83.6亿元,较上年增长22.4%,增速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5.2亿元,增长24.9%;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8.4亿元,增长5.1%。全县全年工业总产值达到359.8亿元,同比增长37.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301.9亿元,增长37.4%,实现销售产值298.1亿元,增长46.1%,产品销售率98.7%。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96.5亿元,较上年增长36.8%;利润总额28.8亿元,增长56.4%,较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5.1亿元,较上年增长5.6%。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95家,年平均从业人数56887人,较上年下降9.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6.4亿元,较上年增长23.2%,增速比上年提高了19.8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投资130.3亿元,增长26.5%,较上年提高15.2个百分点;农村投资6.1亿元,下降20.9%。

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7.7亿元,较上年增长57.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73.3亿元,增长21%,其中工业完成投资73.3万元,增长2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9.3亿元,增长31.4%。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8.23亿元,较上年增长51.7%,其中住宅投资5.38亿元,增长20.1%。房屋施工面积128.35万平方米,增长133.1%,其中,住宅103.65万平方米,增长129.1%。房屋竣工面积42.38万平方米,增长598.3%,其中,住宅31.27万平方米,增长415.2%。商品房销售面积39.24万平方米,增长54.4%,其中,住宅24.86万平方米,增长18.1%。

全年城镇投资施工项目203个,新开工项目145个。施工计划总投资205.7亿元,增长15.4%,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40.9亿元,下降10.7%,新开工项目占施工项目比重为71.4%。

五、商业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零售总额38.5亿元,较上年增长18.7%。分地区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7.9亿元,增长16.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0.6亿元,增长27.7%。分行业看,批发业完成2.5亿元,增长15.9%;零售业完成30.8亿元,增长19.2%;住宿和餐饮业完成5.2亿元,增长16.6%。

六、招商引资

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305万美元,较上年增长34.1%。实际利用市外资金26.28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1296万美元。

七、交通、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1.67亿元,较上年增长9.7%。

年末铁路通车里程49公里。公路全部通车里程1882.454公里,其中省道72公里,县道129.394公里,乡道266.601公里,村道1379.885公里,专用公路106.574公里。全年各种运输方式货物运输量362万吨,货物周转量95459万吨公里;旅客运输量866万人,旅客周转量43530万人公里。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39459万元,较上年增长23.4%。其中,邮政业务4873万元,增长20.1%;电信业务34586万元,增长23.8%。年末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1万户,本地固定电话用户15万户,其中城市4.5万户,农村10.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61.341万户。电话普及率为90部/百人。年末计算机互联网用户6.6万户,增长53.5%。

八、财政、金融

2011年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63169万元,较上年增长26.0%。其中,增值税完成10893万元,增长13.6%;营业税完成16325万元,增长25.5%;所得税完成7322万元,增长65.5%;城建税完成2659万元,增长33.4%;城镇土地使用税完成5633万元,增长16.5%;土地增值税完成1688万元,增长36.1%;房产税完成926万元,增长2.4%;契税完成3915万元,增长68.3%;耕地占用税完成542万元,下降27.4%;行政性收费收入5495万元,增长26.7%;罚没收入3424万元,下降10.0%。分部门完成:国税部门征收12892万元,增长19.3%;地税部门征收40560.5万元,增长44.3%;财政部门征收9716.5万元,下降13.3%。分级完成:县本级完成38892.3万元,增长34.7%,乡(镇)级完成24276.7万元,增长14.3%。税收收入51731万元,增长27.0%,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1.9%,较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02491万元,增长31.3%,其中:教育支出56102万元,增长38.8%;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16925万元,增长84.6%;医疗卫生支出22882万元,增长34.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4361万元,增长20.8%。科教文卫体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为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