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余杭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3-02-14 杭州市余杭区统计局

安全生产。全年共发生各类事故630起,下降1.1%;死亡131人,下降3.7%;直接经济损失647.94万元,下降5.0%。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三项指标连续八年实现“负增长”。

四、农业

农业生产。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2.95亿元,增长7.7%。农林牧渔“三增一降”,种植业36.34亿元,增长12.9%;林业6.49亿元,增长5.7%;渔业16.71亿元,增长8.6%;牧业9.76亿元,下降8.9%。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94.9万亩,下降1.5%,其中粮食作物为39.6万亩,减少0.7万亩,粮食总产量18.5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蔬菜面积35.3万亩,减少0.1万亩,总产量57.5万吨,比上年增加2.3万吨;水果总产量10万吨(包括果用瓜),比上年增加0.3万吨;茶叶1.0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实现水产品产量6.54万吨,增长2.5%。生猪存栏12.74万头,与上年基本持平;出栏27.95万头,下降18.8%。羊存栏4.5万只,增长5%;出栏5.11万只,下降14.8%。家禽存栏313.43万只,出栏1157.83万只,分别下降5.0%、4.9%。

五、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920.15亿元,增长5.8%;全部工业增加值370.50亿元,增长7.3%。截至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72家,实现产值1350.14亿元,增长6.0%;销售产值1310.82亿元,增长5.5%;增加值241.76亿元,增长7.2%;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05.22亿元,增长3.2%;利润总额61.30亿元,增长3.7%。

工业效益。全区规模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05.22亿元,增长3.2%;利税总额103.52亿元,增长6.1%,其中利润总额61.30亿元,增长3.7%。工业产品产销衔接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97.1%。

建筑业。全区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0.01亿元,占GDP总量的6.0%。资质以上建筑企业达到264家,其中一级资质22家、二级资质82家,实现产值188.67亿元,下降8.6%。全年共核发施工许可证433项,建筑面积1428.37万平方米;项目竣工验收备案345项,建筑面积685.41万平方米;共办理质量监督注册登记447项,建筑面积1428.41万平方米;共办理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注册手续445项;完成招投标项目735个,中标价209.12亿元。

六、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2.12亿元,增长23.9%。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0.75亿元,增长56.3%,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21.06亿元,增长13.6%,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90.32亿元,增长27.4%,一、二、三产业投资的比例由上年的0.1∶25.8∶74.1调整为0.2∶23.6∶76.2,第三产业比重提高了2.1个百分点(见表2)。

房地产业。全年房地产业完成开发投资190.32亿元,增长17.5%。其中,普通住宅完成投资151.33亿元,增长16.9%。商品房施工面积1739万平方米,增长0.8%,其中住宅1312万平方米,下降1.6%。新开工面积267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95万平方米,分别下降46.2%和45.2%。商品房成交均价10187元/平方米,同比下降15.6%。

七、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38.99亿元,增长13.8%。其中,批发零售业212.56亿元,增长13.1%;住宿餐饮业26.43亿元,增长19.2%(见表3)。全区商品交易市场共实现成交额602.48亿元,增长4.3%。其中,消费品市场100个,实现成交额443.93亿元,增长12.7%。

八、对外经济

外贸出口。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51.25亿美元,增长6.2%,其中进口4.18亿美元,下降17.4%;出口47.07亿美元,增长8.9%。从出口地区看,新兴市场增长较快。欧盟、美国、中东、独联体、东盟分别增长2.8%、7.2%、15.0%、22.1%、25.4%;从出口产品看,传统产品增长平稳。纺织品、机电、农产品分别增长9.1%、8.0%、6.3%,日用品及休闲用品出口3.57亿美元,增长14.1%,高新产品出口2.16亿美元,增长29.9%(见表4)。

对外合作。全年新批境外投资企业(机构)23家,增资企业2家,完成中方境外投资总额约3660万美元。全年新认定服务外包企业19家,完成服务外包签约合同金额13371万美元,合同执行10284万美元;离岸合同金额5869万美元,离岸执行金额5423万美元。

利用外资。全年新引进外资企业75家,合同利用外资10.68亿美元,增长6.7%,实际利用外资7.56亿美元,增长24.3%。“以民引外”成效明显,新批75个项目中,24个是“以民引外”项目,合同利用外资1.2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1亿美元。

引进内资。全年引进市外内资项目147个,到帐资金63亿元,增长1.1%。

九、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截至年末,全区民用汽车拥有21.38万辆,增长22.2%,其中载客汽车17.44万辆,增长25.2%。境内等级公路里程2242.2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127.52公里,分别增长2.1%和44.5%。全年公路客运量12457.93万人次,增长10.5%;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2515万吨,下降3.7%;水运货运量2314.87万吨,下降14.2%。

邮电通讯。全年邮电业务总量为16.30亿元,增长12.0%。截至年末,全区固定电话用户数29.56万户,下降6.1%。移动电话用户数165.57万部,国际互联网宽带用户数26.69万户,分别增长14.0%和13.7%。

旅游业。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904.97万人次,增长17.4%;实现旅游总收入89.29亿元,增长19.0%,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883.15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86.11亿元,分别增长17.1%和18.8%;接待入境旅游者21.82万人次,增长28.7%,实现旅游外汇收入5061万美元,增长27.4%。截至年末,全区有星级宾馆25家,其中五星级3家、四星级3家、三星级11家、二星级8家。

十、金融和保险

金融。截至年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466.5亿元,比年初增长11.5%。其中,居民储蓄余额626.25亿元,比年初增长16.2%;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132.01亿元,比年初增长9.9%。

保险。全区现有各类保险机构40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5.27亿元,增长11.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8.62亿元,增长16.2%;人身险保费收入6.65亿元,增长5.2%。保险赔付款金额5.16亿元,增长35.4%,其中财产险赔付款4.63亿元,增长35.0%;人身险赔付款0.53亿元,增长15.2%。

十一、教育和科技

教育。年末,全区幼儿园80所,1247个班,在园幼儿40621人,3-5周岁幼儿入园率99.56%。小学43所,在校生77318人,增长4.1%。初中35所,在校生29100人,专任教师2477人。普通高中10所,在校生12999人,专任教师981人。全区小学入学率达到100%,初中、高中毕业生升学率分别达到100%、8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