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市敦煌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全市拥有保险公司16家,其中财险公司9家、寿险公司7家。全年累计实现保费收入2.62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为0.61亿元,增长39.6%;人寿险保费收入2.01亿元,增长15.5%。 八、科技、教育 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建设,完成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加强对专利申报的辅导工作,促进了专利申报工作。申报专利211项,其中发明专利117项,实用新型94项。组织召开了全市科技进步奖评审会,评出敦煌市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推荐申报酒泉市科技发明奖1项、科技进步奖6项,获酒泉市发明一等奖1项,获酒泉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组织相关企业和技术部门进行成果鉴定项目7项。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合并搬迁敦煌中学、成立北街小学,新建5所农村中心幼儿院,改建4所农村学校,实施了“公交派校车”措施。全市城乡幼儿入园率达到100%,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率达到98.4%;义务教育阶段“四率”高水平保持在国颁标准以上,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8.3%,进城务工人员和流动人口子女全部安排在城区和城郊学校就近入学,入学率为100%;2012年全市初中毕业升入高中阶段升学率达到94.5%,高考上线率、二本以上上线率、重点上线率分别达到92.2%、32.8%和9.5%,有2名考生分别被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录取。 九、文化体育、卫生 广泛开展文化体育活动。以第二届“敦煌行.丝路之路国际旅游节”为契机,举办了2012“音乐敦煌”演出节,月牙泉之夜明星演唱会等大型文化活动,承办了全国沙滩手球锦标赛、全国沙滩排球巡回赛(敦煌站)、全国桥牌邀请赛等国家级赛事。组建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建成敦煌数字影院,敦煌博物馆新馆。争取上级文化部门捐赠图书360万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覆盖8个乡镇4个社区;建成农家书屋64家;开办敦煌文化大讲坛堂12场次;《窦侠父讲历史文化》光盘成功发行;新拍摄了《丝路》、《千年莫高》等8部影视作品;敦煌3D数字影院放映1200场、2313电影工程农村电影放映900场;电视台采编播各类新闻5861,广播电台采编播各类新闻7200条,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完成2000户。 大力发展卫生事业。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130个,其中:综合医院、中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站、托儿所、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1个,城镇社区卫生服务站6个,乡镇卫生院(兼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个,村卫生所64个,个体诊所及社会办医机构42个,共有病床625张。现有工作人员1460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27人,中级职称115人,初级职称605人。不断深化医疗卫生保险体制改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98.71%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公立医院实行基本药物和医用耗材“零差率”销售,120急救中心建成投入使用,积极创建省级中医示范市,引进建设中医养生园和藏医专科医院,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城复审验收。 十、人口、社会治安、环境卫生和人民生活 2012年,全市年末总人口达到141969人,比上年净增26人。人口出生率7.2‰,比上年下降0.07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5.26‰,比上年下降0.63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94‰,比上年上升0.56个千分点,计划生育率99.24%,比上年上升0.52个百分点。 年内全市刑事案件立案数2235起,破获580起,立案率比上年下降1.5%,破案率达56.1%,破案绝对率上升6.6%。治案案件发生2235起,比上年上升50.9%,治安案件查处率100%,戒毒所共强制戒毒44人次。 全市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56起,死亡13人,受伤18人,直接经济损失9.3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下降8.9%,死亡人数持平,受伤人数下降35.7%,直接经济损失下降83.7%。四项控制指均在酒泉市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之内。全市没有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 各项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地面水质达标率为100%,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和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均小于目标值。超额完成了酒泉市下达的污染减排任务。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人民生活有所改善。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939元,比上年增加3012元,增长16.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254元,比上年增加1551元,增长17.8%。城镇居民消费恩格尔系数为27.62%,比上年下降了0.6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消费恩格尔系数为26.27%,比上年下降0.05个百分点。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35.3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0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57.85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02平方米。 十一、劳动、社会保障 就业渠进一步拓宽。2012年,全市就业人员81096人,比上年末增加734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2682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58%。全市有职业介绍所6个,城乡个体劳动者17958人,比上年增加445人,增长1.64%,私营企业从业人员8901人,比上年增加57人,增长0.71%。全市国有、集体、其它经济类型全社会年末从业人数13799人,比上年增加403人,增长3.01%,其中:在岗职工13073人,同比增加441人,增长3.49%;国有经济在岗职工9949人,城镇集体经济398人,其它经济2726人。全市从业人员劳动报酬44748万元,比上年增长14.74%,在岗职工工资总额42916万元,比上年增长14.19%,在岗职工人均年工资额32830元,比上年增加3261元,增长10.33%。 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完成城乡低保提标工作,发放落实城乡低保金2682万元,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649万元。建成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站。全市五保供养对象达到了“应保尽保”。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2400元提高到2800元,供养人数达到了356人,累计发放供养资金103万元;现有敦煌市社会福利院、3所敬老院和3个农村五保家园,集中供养率达到了24%。完成社会保险、社会救助扩面提标工作,启动实施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累计完成参保缴费71788人,参保率达98%,征收养老基金1598万元,为13462人发放养老金493万元。建立了村干部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实施,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险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坚持把就业做为民生之本,新开发公益性岗位233个,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988人,发放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4.23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