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年,全区特色旅游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悦榕庄度假酒店即将营业,两江风帆、心景?汤天下温泉酒店主体竣工。缙云山西南局夏季办公地及邓小平等伟人旧居全面修缮开放,峡防局旧址暨卢作孚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静观花木生态旅游区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景区。“北碚一日游”纳入台湾旅游组团产品。成功举办第十届“腊梅文化旅游节”和首届“宜居北碚节”。金刀峡偏岩古镇成功入选重庆十大最美古镇。全区主要旅游景点191处,星级酒店9家,全年接待游客1848.0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5.17亿元,分别增长30.3%、32.9%。其中,国内游客1847.719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55.16亿元,分别增长30.3%和33.0%。 七、国内贸易 2012年,全区商品市场环境明显改善,泰吉滨江、龙湖商业街等商贸项目进展顺利。成功举办首届嘉陵风情步行街啤酒文化节和第二届购物美食节。小天鹅、武陵山珍、徐生记等知名特色餐饮相继开业,餐饮热点不断涌现。以嘉陵风情步行街为核心的缙云商圈更加繁荣,天生丽街、旺德旺城、泰吉滨江等社区商圈不断完善。马丁、中美家仕、红彤等高档汽车贸易企业相继落户蔡家组团。天府、三圣等9个镇农贸市场完成整治。全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21.48亿元,同比增长17.6%。按行业分,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01.85亿元,增长16.9%;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9.63亿元,增长21.3%。商贸业实现增加值25.55亿元,同比增长12.0%。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15.6%,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增长70.3%,石油及制品类增长55.7%,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54.2%,中西药品类增长50.1%,家具类增长42.3%,汽车类增长41.7%,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40.7%,金银珠宝类增长40.3%。 八、对外经济 随着两江新区的加速建设以及区位优势的提升,我区开放型经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2012年全区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全年引进重大项目34个。其中,中铁大桥局、富士电机等世界五百强企业7家,京东方集团等中国五百强企业3家。全区实际利用外资达4.47亿美元,增长2.9%。实际利用内资326.54亿元,同比增长32.3%。其中,千万以上项目88个,共利用内资326.05亿元。 全年,全区新增出口企业10家,完成货物进出口额(海关数)4.57亿美元,同比下降28.8%。其中,出口额4.41亿美元,同比下降28.0%。 九、财政与金融 2012年,全区地方财政收入达36.92亿元,同比增长22.6%,居主城第1位。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6.81亿元,同比增长22.8%。实现区级税收20.74亿元,增长11.5%。其中,营业税、增值税、所得税3大主体税种合计完成6.02亿元,增长20.1%。 地方财政支出55.20亿元,同比增长25.6%。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教育、社保和就业、医疗卫生、城乡社区事务等分别支出4.26亿元、8.74亿元、5.55亿元、3.06亿元和14.7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0%、42.1%、19.1%、29.1%和65.9%。 2012年末,我区成功引进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光大证券公司等7家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数达36家。其中,银行14家,保险公司14家,证券公司2家,担保公司2家,小额贷款公司4家。全区银行人民币存款余额408.85亿元,比年初增长11.6%。人民币贷款余额303.40亿元,比年初增长16.4%。本外币存款余额411.10亿元,比年初增长11.9%。其中,个人贷款261.43亿元,比年初增长18.4%。本外币贷款余额305.92亿元,比年初增长14.9%。其中,单位贷款215.82亿元,比年初增长16.8%。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2012年,全区围绕“科教强区”战略,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加大企业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投入。全年,全区新增“XIEMA及图”等驰名商标3件,驰名商标总量达6件。全年共实施国家级科研项目282项,同比增长125.6%,市级项目176项。市级、区级科技成果登记共279项,同比增长146.9%。其中,市级科技成果登记数169项,总量居全市首位。专利申请量达3843件,同比增长29.4%。其中,发明专利1779件,同比增长14.0%,实用新型专利1788件,同比增长44.1%,外观设计专利276件,同比增长62.3%。获得专利授权1522件,同比增长115.6%。其中,发明专利182件,实用新型专利1173件,外观设计专利167件。 2012年,全区3所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15929人,在校54178人,毕业13791人,研究生招生3593人,在校10863人,毕业3242人。4所中等职业学校招生3804人,在校11300人,毕业2215人。22所普通中学招生10361人,在校32773人,毕业11551人。59所小学招生4138人,在校25228人,毕业4491人。全区高考重本上线1181人,较上年增加88人。 十一、文化、卫生、体育 2012年,全区协调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强区建设起步迅速,开局良好。图书馆改造完工并免费向市民开放,自然博物馆新馆开始布展。17个镇街文化站通过市一级文化站评估定级,建成518个农村文化中心户和58个社区书屋,完成118个农家书屋提档升级工程。成功举办海峡两岸电视艺术节。成功举办第二十二届“缙云之声”合唱节。开展“文化村村行”、“文化进社区”、文化三下乡等文艺演出活动114场次,放映惠民电影1677场次。完成广播电视数字化转换1万户。全区年末有线电视用户达18万户,118个行政村全部实现有线电视联网,有线电视通村率达100%,通社率达100%。年末全区拥有文化馆(站)13个,拥有博物馆2个,公共图书馆藏书达60.84万册。 2012年,全区卫生事业取得新突破。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区复审和全国中医药社区先进单位复核,区中医院创建为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院。“四苗”全程合格接种率和乙肝疫苗全程合格接种率均达98.57%。婴儿死亡率为4.34‰。年末全区拥有卫生机构46个,其中医院17个,卫生院12个。卫生机构床位3480张,其中医院床位2965张,15卫生院床位434张。拥有卫生机构人员4836人,同比增长12.4%,其中执业医师1492人,减少2.2%。 2012年,全区举办区级运动会42场,参加运动员2.1万人次。等级裁判员1156人,比上年增加735人。等级运动员34人,全区体育人口共计33.4万人。缙云文化体育公园体育场建成投用、体育馆主体完工。获得市四运会区县成人组团体总分第一、奖牌数第一。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就业和社会保障 2012年,全区出生人口4195人,人口出生率为6.92‰,人口自然增长率0.54‰。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63.4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5.34万人。常住人口74.52万人,同比增长3.4%。其中,城镇人口达57.66万人,同比增长5.9%。城镇化率77.38%,比上年提高1.87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