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丹江口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13-03-30 十堰市丹江口市统计局

丹江口市统计局

(2013年3月20日)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本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全市认真贯彻落实各级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年初既定目标任务,坚持以服务南水北调为己任,坚持以交通建设为先导,大力统筹城乡发展,不断深化体制创新,牢固树立生态农业建设理念,不断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条件,以工业为第一抓手,壮大旅游产业,积极发展商贸服务业,着力加快项目建设,致力保障改善民生,全市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显着成效,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一、综合

2012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07395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9%。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07962万元,增长4.9%;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675779万元,增长18.2%;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23654万元,增长11.3%。三次产业结构由2011年的15.2:50.6:34.2调整为15.9:51.7:32.4,人均生产总值达28182元,比上年增加3785元。在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长18.4%,批发和零售业增长9.0%,住宿和餐饮业增长7.7%,房地产业增长1.1%,其它服务业增长0.7%。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为103.1,价格水平上涨3.1%。其中:食品价格上涨6.7%,烟酒价格上涨1.1%,衣着价格上涨1.6%,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3.4%,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价格上涨4.0%,交通和通讯价格上涨0.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2.2%,居住价格下跌1.0%,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上涨3.0%。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统计,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比上年末下降0.2个百分点。

二、农业

农业经济再创历史新高。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385811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其中种植业总产值158213万元;林业总产值9398万元;牧业总产值154186万元;渔业总产值62621万元。粮食种植面积44.67万亩,比上年减少0.3万亩,下降0.7%;油料播种面积9.67万亩,粮食总产量为116537吨,油料产量9879吨。

畜牧、水产业保持稳步增长。全年大牲畜出栏27971头,比上年增长1.3%;生猪出栏252522头,比上年增长2.2%。肉类总产量52010吨,比上年增长12.2%。猪、牛、羊肉产量分别为18937吨、3915吨、574吨;水产品产量达到55149吨,比上年增长2.1%。农村用电量8552万千瓦时,比上年下降1.1%;化肥施用量1.7万吨,增长7.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截至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到115家,比上年净增38家。完成工业增加值(现价)542503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2.1%。从登记注册类型来看,国有企业增加值79677万元,下降0.8%;集体企业增加值13870万元,增长96.4%;股份制企业增加值416558元,增长26.7%;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9161万元,下降8.4%;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加值23237万元,增长35.1%。轻工业增加值97519万元,增长25%;重工业增加值444984万元,增长21.5%,轻重工业结构比为18:82。规模以上企业用电量为437091千瓦时,同比增长2.8%。

工业产品结构改善,高新技术制造业增长较快,全年完成增加值10亿元,占GDP比重的7.7%。

工业产销衔接较好,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全市工业完成销售收入155亿元;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5.3%。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3.5亿元,利润总额7.2亿元。

建筑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年全市资质以内建筑企业24家,建筑业完成总产值139023万元,比上年增长70.8%。建筑单位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79万平方米,增长70.5%。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2年全市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29900万元,比上年增长39.4%,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73110万元,增长33.3%,商品房销售面积200057平方米,下降19.4%,实现商品房销售额48285万元,比上年下降9.9%。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按产业划分,全市一、二、三次产业投资分别为113656万元、220496万元和636531万元,分别增长690.4%、61.7%、23.4%。

全市112个重点建设项目已开工102个,开工率达91%;完成投资63.9亿元,同比增长39%,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重大项目47个,争取资金12.3亿元。东环路建设项目全线6个标段全部开工,目前已完成投资4.8亿元;丹土一级公路建设项目完成投资5.3亿元;库区旅游中心港项目完成投资3.6亿元;汉江干流丹江口城区段堤防工程项目已完成投资4000万元,建成堤防860米;5万吨铝棒项目完成投资12000万元,已进入正式生产阶段;电解铝液5万吨超宽幅高品质铝箔坯料项目已完成投资1.7亿元;六里坪工业园建设项目已完成投资9400万元,园区主干道路、污水管等基础建设已经完成;农夫山泉二期扩能项目已完成投资1.8亿元,新增的两条生产线已经正式投产;际华仕伊、丹传、环宇、新兴重工、宏茂冶金等一批项目已投产创收。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4097万元,比上年增长15.9%。分城乡看,城镇实现零售额321163万元,增长16.6%;乡村实现零售额172934万元,增长14.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41998万元,比上年增长14.3%;住宿和餐饮业13836万元,增长12%。

六、对外经济

全年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2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0.1%,其中出口总额2200万美元。招商引资新签合同项目81个,实际到位外资110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98.4%;实际到位内资31.2亿元,比上年增长14%。

七、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和旅游

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118115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1.9%;旅客周转量137725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30.3%。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为15654辆,比上年增长3481辆。

邮电通信业实现邮电业务收入18099万元,比上年增长11.7%。固定电话用户为71750户,增加2426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75200户。

全市国内旅游人数631.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5.6%。实现旅游总收入32.86亿元,比同期增长29.4%。

八、财政、金融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57927万元,比上年增长20.3%,剔除库区耕地占用税88396万元和库区耕地开垦费30339万元非正常性因素比上年增长14.7%。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96428万元,比上年增长24.4%,剔除库区耕地占用税和耕地开垦费非正常性因素比上年增长19.8%。在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142354万元,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是72.5%。剔除库区耕地占用税和耕地开垦费非正常性因素,税收收入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是69.4%。全年财政支出334917万元,比上年增长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