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全年进口铁矿砂278.4万吨,比上年下降12.5%,进口金额35183万美元,下降34.8%;进口机电产品67万美元,下降90.5%。 全年全市新设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1家;按全口径统计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3.19亿美元,增长166%。全年全市对外经济合作新签合同额0.82亿美元。 八、交通、邮电和旅游 年末全市公路线路里程16746.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66.7公里,比上年末增加486.1公里。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22.9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0.7万辆),比上年末下降3.9%,其中私人汽车19.4万辆,下降0.95%。本年新注册汽车3.8万辆,增长2.5%。年末轿车保有量13.2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7.4%,其中私人轿车11.8万辆,增长20%。 全年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6.6亿元,增长19.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1亿元,增长9.2%;电信业务总量24.5亿元,增长22.9%。 全年全市接待海外旅游者1339.3万人次,接待国内旅游者1334人次,分别增长37.57%和37.64%;旅游外汇收入1731.7万美元,国内旅游收入108.9亿元,旅游总收入110亿元,分别增长22.4%、43.8%和43.5%。 九、金融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587.5亿元,比年初增加229亿元,比年初增长16.8%。各项贷款余额762.1亿元,比年初增加240.6亿元,增长13.8%。 年末全市农村金融合作机构(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村镇银行)人民币贷款余额390.3亿元,比年初增加68.9亿元,增长21.4%;人民币存款余额646.7亿元,比年初增加99.9亿元,比年初增长18.3%。 全年全市保费收入28.8亿元,增长5.9%。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18.65亿元,下降4.8%;健康险业务保费收入7854.9万元,增长30.4%;意外险业务保费收入5306.1万元,增长4.3%;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8.8亿元,增长7.3%。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2.53%。2012年春季学期市直职业中专、各县(市、区)职业高中在校生的免学费资金全部到位,其中市级财政配套119.91万元,县级财政配套342.39万元。全市全年普通高中贫困学生助学金总额高达2641.95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585.17万元,省级资金327.6万元,市级资金129.42万元,县级资金599.76万元,资助学生19770名。 全年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1202件和277件,分别增长30.4%和48.1%;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511件和27件,分别增长28.4%和3.8%。全年全市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18项,技术合同成交总额5690万元,增长17%。全年新登记科技成果4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认定企业技术中心2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1家。按照国家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年末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家。 全市有气象台站14个。全市气象系统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的单位14个,防雹、增雨累计受益面积140万平方公里。全市有天气预报服务Intel网站14个,卫星云图接收站14个。 吕梁市地震局在全市有专业综合地震台站2个,全年M3.0—M3.9级地震1次,M4.0—4.9级地震0次,最大震级M3.4级。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公用图书馆14个,博物馆4个,群众艺术馆14个,档案馆14个。广播电台7座,电视台13座。目前共有4个图书馆和6个文化馆达到了国家等级馆要求,全市所有的“两馆”都实现了免费开放;148个乡镇的综合文化站已全部建成;20户以下村村通,完成了20793套设备的安装调试任务。年末有线电视用户32.3万户,全市广播电视混合覆盖率达到98.04%;农村电影放映场次37308场,受益群众390万人次,覆盖率达99%,实现了“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的放映目标。各文艺院团积极开展“文化惠民、送戏下乡”活动,下乡演出达到4000余场。市局围绕“三大活动”,组织“和谐吕梁”专场文艺晚会10场。市直文艺表演院团送戏下乡572场,观众人数近140万人次。全市非遗项目总计达到116个,有183人分别被命名为国家、省、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 《红肚兜》、《杏花酒翁》先后荣获“全国戏剧文化奖”。《刘胡兰》和神话木偶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获“第七届全国儿童剧优秀剧目展演”优秀演出奖;《刘胡兰》、《杏花酒翁》被确定为庆祝党的十八大召开“山西省十大新创优秀剧目”晋京演出;《刘胡兰》和综艺专场《旗帜更鲜艳》参加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举办的“欢庆十八大”山西省优秀节目展演活动,获得观众好评。《廉吏于成龙》参加了以“弘扬清风正气、促进转型跨越”为主题的全省廉政文化精品剧目展演活动,获优秀剧目奖,在全省巡回演出。舞蹈《走四方》成功入围第十六届“群星奖”决赛。还推出了广播剧《村官梁宝》、歌舞剧《山里娃》等一批新创剧目。 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6家。继2011年底完成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任务和2396个“农家书屋”建设后,今年完成了716个“农家书屋”建设,实现了村级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的全覆盖。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3866个,其中妇幼保健院(所、站)14个。全市卫生机构(含诊所)共有床位1.05万张。全市卫生机构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4万人。全市13个县(市、区)的181个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3112个行政村卫生室继续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现了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全覆盖,并全部实施零差率销售,完成率达100%。 全年共举办体育赛事16次、文艺演出3次、政务会议3次、展览展销9次。全年我市组织70多名运动员分别参加山西省田径锦标赛和乒乓球锦标赛,取得了银牌1枚、铜牌11枚的成绩。全市销售中国体育彩票7619万元,比上年增长20.76%。全市3112个行政村全部完成了体育场地建设和建档工作。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2012年人口抽样调查,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377.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98万人,增长0.53%。全年全市出生人口4.2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1.25‰;死亡人口2.27万人,死亡率为6.05‰;自然增长率为5.2‰。出生人口性别比(女性为100)为107.08。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06元,比上年增长14.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9425元,增长1.8%。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364元,增长13.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305元,增长3.7%。城镇占调查总户数20%的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9423元,增长13.2%;农村占人口20%的低收入者收入1532元,增长8%。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32.1%,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