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3-03-26 阳江市统计局

年末全市共有体育场馆4座,组织14个项目300多名运动员参加全国和省级各项锦标赛,共夺得5枚金牌和2枚银牌。在残奥会上,我市残奥运动员夺得场地自行车女子500米个人计时C1—3级冠军并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成功举办广东省青少年帆船(帆板)锦标赛,我市代表队勇夺团体总分第二优异成绩。

十一、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和安全生产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72元,同比增长13.0%。农民人均纯收入9415元,增长19.0%。城乡居民宜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年末全市参加失业保险18.5万人,同比增长3.7%;社会养老保险42万人,增长20.9%;工伤保险20.8万人,增长11.8%;生育保险15.8万人,增长10.8%;基本医疗保险23.9万人,增长5.7%。全年征收社会保险基金15.0亿元,增长7.3%。年末全市基金结余额26.1亿元,增长17.7%。

年末全市有各类社会福利院5间,床位1205张;敬老院49间,在院人数1509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巩固中提高,低保保障面扩大,全市得到最低生活保障人数8.22万人。城镇社区服务和农村服务网络日趋完善。

全年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168人/亿元,比省下达的0.217人/亿元任务指标低0.049人/亿元。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死亡率为1.54人/十万人。

十二、人口和环境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47万人,同比增长1.0%。全年出生率16.29‰,死亡率7.73‰,自然增长率8.56‰。

年末全市环境保护系统机构27个,人员400人。全市共建成烟尘控制区4个,面积92.1平方公里。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4个,面积80.0平方公里。

全年空气质量达到优良等级;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85.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全市拥有自然保护区22个,总面积461.3平方公里。本年环评制度执行率100%。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预测数。

2、地区生产总值、三大产业增加值、工农业总产值和人均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行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和可比价格两种方法计算。

3、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各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4、“倍数”的表述:运用倍数时,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如:从100增加到200可表述为:(1)增长1倍;(2)是原来的2倍;(3)翻一番。从100增加到300可表述为:(1)增长2倍;(2)是原来的3倍。从100增加到400可表述为:(1)增长3倍;(2)是原来的4倍;(3)翻两番。

5、“番”的表述:翻一番,就是从100增加到200;翻两番,就是从100增加到400;翻三番,就是从100增加到800。“番”是按几何级数计算的,“倍”是按算术级计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