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紧紧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和“抓机遇、提速度、上台阶”的总要求,全力以赴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经济呈现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352.62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3.19亿元,增长9.0%。第二产业增加值137.02亿元,增长16.6%,其中工业增加值114.46亿元,增长15.7%;建筑业增加值22.56亿元,增长22.2%。第三产业增加值162.41亿元,增长16.5%。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15.6:39.4:45.0调整为15.1:38.9:46.0。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2.07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其中,农业产值40.80亿元,增长15.3%;林业产值2.19亿元,增长3.9%;牧业产值36.84亿元,增长10.5%;渔业产值1.69亿元,增长15.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54亿元,增长5.8%。 粮食在上年因灾减产的情况下实现恢复性增长。全年粮食总产量65.15万吨,增长22.3%。蔬菜产量84.03万吨,增长10.0%。油菜籽产量7.35万吨,增长25.4%。烤烟产量1.23万吨,增长23.1%。 2012年完成造林面积20557公顷。 全年肉类总产量13.83万吨,比上年增长6.0%;生猪出栏117.46万头,增长3.1%,牛出栏10.75万头,增长4.0%;年末大牲畜存栏55.60万头,下降0.8%;年末生猪存栏120.31万头,增长4.0%。 全年水产品产量10675吨,比上年增长26.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3.96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其中,从登记注册类型看,公有制实现增加值39.87亿元,增长6.1%;非公有制实现增加值44.09亿元,增长32.6%。 主要工业行业中,除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外,其余各行业均比上年增长20%以上。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等行业增长较快,分别比上年增长76.8%、70.1%、34.8%。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实现增长,水泥、原铝(电解铝)、合成氨、中成药、全社会原煤、发电量分别比上年增长81.1%、59.1%、20.5%、19.7%、16.3%、8.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0.43亿元,增长18.4%;盈亏相抵后的利润总额13.01亿元,增长60.8%;亏损企业亏损额为5.17亿元,下降13.5%。 年末共有资质等级建筑企业23户,全年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8.24亿元,增长36.4%。房屋施工面积127.12万平方米,其中竣工面积38.44万平方米。企业劳动生产率(按产值计算)达到12.86万元/人。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0.06亿元,比上年增长64.4%。纳入地方统计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2.16亿元,增长66.3%。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17.31亿元,增长65.1%;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4.84亿元,增长68.6%。 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8.16亿元,增长80.1%。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85.54亿元,增长109.4%;更新改造投资48.38亿元,增长40.9%;其他投资2.83亿元,增长73.7%;房地产开发投资61.40亿元,增长49.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8.74亿元,增长95.2%;第二产业投资97.86亿元,增长43.3%;第三产业投资191.55亿元,增长106.5%。 五、贸易和物价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53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其中城镇76.25亿元,增长16.8%;乡村21.28亿元,增长13.9%。 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74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6.2%,其中:进口完成1035万美元,增长54.9%;出口完成16365万美元,增长14.3%。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5%。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构成的八大类商品变化来看,食品价格上涨3.0%;烟酒价格上涨3.8%;衣着价格上涨13.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1.0%;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3.0%;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1.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0.7%;居住类价格下降1.4%。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公路、水运完成货物周转量187871万吨公里,增长63.7%;完成旅客周转量257006万人公里,增长3.6%。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13.36亿元,增长35.3%。城乡电话座机达21.83万部,下降13.4%。全市移动电话用户达143.91万户,增长9.1%。年末互联网用户达132600户,增长6.8%。 全年旅游总人数2243.9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8.0%,其中国内旅游人数2226.21万人次,增长28.3%。旅游总收入195.04亿元,增长30%,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93.06亿元,增长30.3%。 七、财政、金融、保险 全年财政总收入完成59.17亿元,比上年增长33.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7.50亿元,增长41.5%。财政支出完成163.48亿元,增长31.4%;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31.37亿元,增长30.0%。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83.14亿元,比年初增长12.9%,其中储蓄存款246.39亿元,比年初增长19.8%。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50.23亿元,比年初增长30.4%。 全年原保险保费收入6.03亿元,比上年增长8.1%;赔付支出2.61亿元,同比增长20.6%。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普通高等学校2所,在校学生13127人;职业教育学校13所,在校学生13887人;普通中学148所,在校学生159798人;小学904所,在校学生243484人。 全年共争取到国家科技部和省科技厅立项7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3项,省级项目61项)。共争取上级科技引导资金3623万元,增长28.7%。完成专利申请801件,增长77.2%,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20件,增长139.1%。“利用中低品位MnO2矿进行烟气脱硫制备MnSO4·H20的方法”发明专利首次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军用无人机侦查机体系建设与关键技术”科技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填补了我市两项历史空白。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7个,公共图书馆6个,拥有图书藏量42万册。有电视转播发射台6座、调频转播发射台4座。全市电视覆盖率达92.9%,广播覆盖率达91.3%。年末有线电视用户达到19.81万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