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金安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03-25 六安市金安区统计局

201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克服宏观环境不利的困难,同心同德、锐意进取,抢抓机遇,取得了发展加快、质量提升、后劲增强、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显着成效。全区国民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运行质量稳中有升,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12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2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53.7亿元,增长14.8%;第三产业增加值40.9亿元,增长10.6%。三次产业结构由2011年的20.6:44.8:34.6调整为22.3:44.1:33.6。

年末全区从业人员47.1万人,比上年增加0.2万人,增长0.4%。其中:第一产业19.0万人,同上年持平;第二产业19.5万人,比上年增加0.1万人,增长0.5%;第三产业8.6万人,比上年增加0.1万人,增长1.3%。年末城镇单位在岗职工2.1万人,与上年持平。

二、农业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2012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5.9亿元,比上年增长5.6%。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07.5千公顷。粮食总产量44.0万吨,增长4.8%。油料总产量3.25万吨,增长5.7%;棉花产量5707吨,增长10.4%;蔬菜总产量22.6万吨,增长2.8%;玉米产量3.1万吨,增长16.1%;小麦产量5.9万吨,增长4.2%。

全年生猪出栏33.9万头,增长2.5%,全年肉类总产量5.26万吨,比上年增长3.9%,水产品产量2.5万吨,同比增长1.7%。

全年造林面积1968公顷,增长82%。年末森林覆盖率17.52%。

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87.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3.6万吨,比上年增长20.0%。农村用电量23760万千瓦时,增长4.3%。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经济较快增长。2012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40.3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2.8亿元,增长18.5%。全区规模工业企业75家,比2011年末净增19家。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65.5%,与上年基本持平。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40.6亿元,增长12.5%;实现利税8.9亿元,增长19.1%。其中利润6.4亿元,增长10.0%。实现销售收入过亿元的规模工业企业33家,增加9家。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3.4亿元,比上年增长6.7%。资质内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1亿元,实现总产值20.9亿元,增长1.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8.8亿元,同比增长37.6%。其中:城镇投资69.9亿元,增长17.5%。各类在建项目257个,其中新开工项目224个。

房地产投资平稳增长。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8.8亿元,比上年增长66.0%。全年施工房屋面积158.5万平方米,增长34.8%;竣工房屋面积30.3万平方米,增长134.9%。商品房屋销售面积40.5万平方米,增长4.7%;实现销售额15.5亿元,增长6.9%。

五、贸易、旅游业

贸易、旅游市场持续繁荣。2012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9亿元,增长15.2%。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9733万美元,同比增长60.9%。

全年国内旅游接待总人数337万人次,增长32.0%;实现旅游总收入20.1亿元,增长48%。

六、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平稳增长,全年实现行业增加值5.1亿元,比上年增长7.6%。

全区境内公路里程2400公里。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240万人次,增长3.5%;公路客运周转量1.35亿人公里,增长2.5%。公路货运量1332万吨,增长5.6倍;公路货运周转量9.9亿吨公里,增长5.8%。

七、财政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收入81383万元,增长23.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9800万元,增长23.8%。

全年财政支出242372万元,增长22.98%。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28.7%,教育支出增长39.9%,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2.5%,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18.5%,科学技术支出增长17.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0.1%。

八、教育、文化、科学技术、卫生和体育

2012年末,全区共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8所,专任教师253个,在校生14889人,毕业生4590人。普通中学61所,专任教师3720人,在校生78517人,毕业生24207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45005人,初中在校学生33512人。小学182所,专任教师2936人,在校学生47431人,毕业生8258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2012年末,全区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年末馆藏图书13万册;专利申请339件,增长72.9%;授权专利量196件,增长98.9%。

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39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监督所1个,村卫生室299个,床位3856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542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916人,注册护士1711人。全区实际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66.7万人。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2年末,全区户籍人口85.6万人,比上年下降0.1%。其中男性44.6万人,女性41.0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2012年,全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5000元,增长15.0%。农民人均纯收入6685元,增长16.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69元,增长13.3%。

年末全区参加城镇基本养老、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21500人、30786人,分别增长4.5%和3.9%。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22800人,下降15.5%。

年末全区共有各类社会福利院床位数2826张,比上年增长11.9%。

十、环境保护和社会安全

环境保护工作继续加强。全年环境污染治理完成投资额2000万元,工业废水排放量达标率为92.0%,工业烟尘排放量达标率97.0%,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为72.0%,新建污水处理厂一座。

社会治安形势稳定。受理各类案件4142件,办结案件4316件,分别比上年下降1.03%和7.42%。受理刑事案件207件,审结205件,判处罪犯267人。受理民商事案件2944件,审结3062件。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全区生产总值与各产业增加值为初步核算数,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幅度按可比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是指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其主要指标均为统计快报数,基期对比数据也为快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