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南谯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3-03-25 滁州市南谯区统计局

六、交通和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2亿元,比上年增长8.5%。年末全区境内公路通车里程13776.6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17.5公里,全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4.01亿元。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年完成财政收入10.32亿元,比上年增长39.1%。其中,完成地方财政收入7.5亿元,增长37.9%,完成中央级财政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10.9%。从收入来源结构看,各项税收完成8.05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占财政总收入的78%,占比下降9.96个百分点。全年财政支出13.3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其中,教育支出2.7亿元,增长23.4%;农林水事务支出3.5亿元,增长19.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5亿元,增长26%;医疗卫生支出1.1亿元,增长1.1%;用于民生方面支出11亿元,占总支出的85%。

金融服务业快速发展。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1.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8亿元,增长18.3%,其中居民存款37亿元,较同期增加8.2亿元,增长28.5%;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0亿元,较同期增加9.3亿元,增长22%,涉农贷款余额28.4亿元,较去年增加6.6亿元,增长30%。金融服务业全年累计实现增加值1.48亿元,增长17%。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年末,全区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554人,其中农业技术人员63人,农业科技与服务单位53家。全年专利申请数352件,比上年增加148%,全年授权专利数139件,比上年增长139.7%,其中发明4件。全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4家,与去年持平。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4.75亿元,同比增长28.2%,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2%。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5500万元,比上年增长6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0.96%。

全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幼儿园13所,入园儿童6889人;小学28所,比上年末减少16所,专任教师1037人,在校生11872人;普通中学17所,专任教师1060人,在校生11089人,减少6.6%。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区拥有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量3万册,体育场馆1个,剧场影剧院1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8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项。全区广播电视台1个,有线电视惠及用户5000户,有线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5.3%。

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2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8个,疾病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卫生监督管理所1个。全区医院卫生院拥有床位905张,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930人,执业医生430人。全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到20万人,参合率98.5%。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0.7‰,比上年上升1.18个千分点;死亡率5.84‰,上升1.79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4.86‰,下降0.61个千分点。年末户籍人口26.2万人,比上年增加0.2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3万人,较上年增加1064人,非农业人口5.9万人,较上年增加1526人。年末常住人口25.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2.36万人,乡村人口13.24万人,城镇化率达48.32%,比上年提高0.89个百分点。

全年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46564元,增长20.1%,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779.72元,同比增长15.3%,其中工资性收入3374.65元,同比增长10.2%;家庭经营收入4709.86元,同比增长19.3%;财产性收入297.80元,同比增长4.2%;转移性收入397.40元,同比增长24.2%。全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306元,其中食品类支出2592元,衣着类支出972元,居住类支出类896元,医疗保健支出246元。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1.1%,与上年持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4.21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91平方米。

年末全区参加城镇基本养老、医疗保险人数分别为10085人和17335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9916人,全年为485名失业人员发放了不同期限失业保险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6.1万人,其中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参保人数15.1万人。

年末3576个城市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8945个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1786个农村居民得到政府五保救济。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年末全区森林面积30417公顷,当年人工造林面积1533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150万立方米,森林蓄积量126万立方米。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1人,与去年持平。全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6起,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6人。全年发生火灾事故49起,比上年增加32起,造成经济损失84.6197万元,较上年增加63.94万元。

初步核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32.48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3.38%。其中第一产业能源消费量0.75万吨标煤,增长5.26%,第二产业能源消费量25.92万吨标煤,增长1.09%,第三产业能源消费量1.89万吨标煤,增长12.06%,居民生活用能3.92万吨标煤,增长16.03%。全区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为0.6092吨标煤/万元,较上年下降8.19%。

注:(1)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幅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口径自2011年由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提高到2000万以上。

(4)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口径为50万元以上项目和房地产投资提高到500万元。

(5)部门数据由各相关部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