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州延吉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旅游业蓬勃发展。延吉市继续创新旅游宣传方式和手段,在加快“中国朝鲜族第一家园”、“延边国际时尚中心”等项目建设的同时,相继举办了“中国朝鲜族民俗饮食展”、“第三届延吉冰川啤酒节”、“第二届中国朝鲜族秋夕民俗节”、“2011中俄新年狂欢节”、“首届中国朝鲜族上元节”等活动,为延吉市旅游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含一日游)431.7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1%。其中,接待国内游客402.05万人次,增长16.4%;接待入境游客29.71万人次,增长12.5%。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70.25亿元,增长27.7%;旅游外汇总收入8913万美元,增长35.0%。 2011年末,延吉市拥有星级宾馆16家。其中,五星级宾馆1家,四星级宾馆4家,三星级宾馆7家。旅行社95家。其中,出境组团社10家。 八、金融和保险业 年末延吉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391.73亿元,比年初增加53.42亿元;延吉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66.76亿元,比年初增加8.7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为71.37亿元,增加0.33亿元;中长期贷款为93.75亿元,增加9.46亿元,占全部贷款的56.2%。 年末延吉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258.01亿元,比年初增加19.50亿元。人均储蓄存款余额49951元,增长7.4%。其中,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为246.62亿元,增加23.33亿元,增长10.4%。 延吉市拥有各类保险公司20家,新增3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4.80亿元,比上年下降15.3%。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13.02亿元,下降18.3%;财产险保费收入1.78亿元,增长15.6%。全年各类保险赔款给付支出1.50亿元,下降5.1%。其中,人身险赔款0.72亿元,增长16.1%;财产险赔款0.78亿元,下降18.8%。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延吉市拥有1所高等学校,招收研究生1133人,在校研究生3568人,毕业研究生913人,分别比上年增长3.5%、6.5%和8.9%。大学在校学生22239人。其中,本科生17031人,比上年减少853人;毕业生3900人,减少1842人。普通中学27所,在校学生25240人,下降6.8%。其中,普通高中招生3557人,下降9.3%;在校生11229人,下降7.3%;毕业生4357人,增长0.6%。初中招生4555人,下降5.6%;在校学生14011人,下降6.5%;毕业生5212人,下降3.9%。中等专业学校6所,在校学生4473人,下降8.8%。小学25所,在校学生26627人,增长1.4%。幼儿园在园儿童12583人,下降4.8%。盲聋哑学校在校生117人。 全年扶持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项目20项。其中,列入国家级项目3项,省级项目8项,州级项目9项。延吉市有8项科研成果获得省科技进步奖。受理专利申请量212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117项,发明专利60项,外观设计专利35项。全年专利授权174项。其中,实用新型124项,外观设计33项,发明授权17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延吉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3个,艺术表演场馆3个,文化站10个,公共图书馆2个,体育场馆2个,博物馆2个。广播电台2座,广播节目6套;电视台2座,电视节目4套;中波转播发射台2座,调频转播发射台3座,电视转播发射台3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6%。 年末延吉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519个,拥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5106人,比上年增长3.3%。其中,执业医师2043人,助理医师53人,注册护士2150人。卫生机构拥有病床3690张。平均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99人,病床71张。 全年共举办各种市级青少年体育赛事10次。选派优秀运动员参加省级以上比赛6次,州级比赛8次,共获省级比赛第一名8次。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就业和社会保障 年末延吉市户籍总人口52.00万人,比上年增加690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4.87万人,占总人口的86.3%;农业人口7.13万人,占13.7%。人口出生率8.34‰,死亡率5.82‰,自然增长率2.52‰。在总人口中,朝鲜族人口29.98万人,占总人口的57.7%。 全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9558元,比上年增长12.0%;农民人均纯收入9201元,增长17.0%。2011年末,延吉市单位从业人员80830人。其中,在岗职工73703人。延吉市单位从业人员工资总额27.33亿元,增长28.6%。其中,在岗职工工资总额24.49亿元,增长21.5%。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年末延吉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14.19万人,比上年增长5.0%。其中,参保职工9.22万人,增长0.2%;参保的离退休人员4.97万人,增长15.2%。在参保的职工中,企业参保职工4.45万人,下降0.2%;事业单位0.4万人,下降0.6%;其他人员4.4万人,增长0.7%。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达7.66万人,下降0.8%。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3.99万人,比上年增加0.96万人,增长2.2%。其中,城镇职工参保人数20.66万人,增长0.7%;城镇居民参保人数23.33万人,增长3.6%。工伤保险人数8.69万人,生育保险人数10.52万人。 延吉市共有农村福利服务中心4个,收养238人;国办光荣院1个,在院职工人数41人,收养227人;延吉市民政社会福利机构56所,在院收养人数1456人。延吉市享受城镇低保人数1.77万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584人。 年末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6.34万人,参合率达87.2%,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得到医疗补偿的人数为2.38万人,补偿总金额1378.4万元,增长52.8%。其中,普通门诊补偿1.03万人,补偿金额40.3万元;门诊慢性病补偿0.79万人,补偿金额79.9万元;住院补偿0.55万人,补偿金额1258.1万元。 十二、城市建设、环境和能源消耗 全年投资4.1亿元,完成“暖房子”改造工程;投资1.6亿元,完成河南热网工程;投资4500万元,完成朝阳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投资2200万元,完成新区污水管网改扩建工程;分别投资2000万元,完成延吉大桥工程后续建设和公园路拓宽工程;投资1500万元,进行煤气管网改造工程;投资1000万元,进行小街小巷的改造工程。铺设天然气管线11.67公里;改造市区供水管网14.74公里;铺设新区污水管网8.69公里;新建路灯501盏。 延吉市园林绿地面积达1551公顷,比上年增加116公顷。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2.19%,提高1.07个百分点;绿化覆盖率46.54%,提高1.07个百分点;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85平方米。 延吉市自来水日供水能力14.7万立方米,自来水年售水量2303.5万立方米,自来水用水普及率95.93%。2011年末,延吉市天然气管道长度达243.29公里,当年新铺设天然气管道11.67公里,天然气供气总量404.09万立方米,新增天然气管道用户3018户。全年液化气供气总量11360吨,新增居民液化气用户1000户。延吉市供热总面积2750万平方米。其中,集中供热面积2490万平方米。污水处理厂全年污水处理总量3510万立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