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州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03-22 海北州统计局

2012年,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带来的全州工业经济回落、重点企业效益下滑、固定资产投资放缓、城乡消费不足等问题和新形势下维护社会稳定的诸多挑战,全州上下认真贯彻“十八”大、省十二次党代会、州十一次党代会、全州经济运行分析会、州政府全体(扩大)会议精神,丰富完善“23455”的思路定位和“力争八个方面实现藏区领先”的发展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总基调,围绕“保增长”首要经济工作任务,全力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惠民生、促和谐,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一、经济总量

2012年,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州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5.9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6.3%,增速分别高出全国、全省平均水平8.5和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98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58.33亿元、增长20.8%,第三产业增加值23.66亿元、增长14%。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5.4%、69.8%和24.8%,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9、11.4和4个百分点,全州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15.2:59:25.8转变为14.6:60.8:24.6。全州人均GDP达33360元、增加5967元,增长14.9%。

二、农牧业

2012年,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不断转变,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加快发展。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增速分别高出全国、全省平均水平0.8和0.1个百分点。全州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9.79万亩,比上年下降0.5%,其中:粮食21.36万亩,增加1.7万亩;油菜41.92万亩,减少1.15万亩。粮油草菜种植比例由上年的24.5:53.7:20.8:1调整为26.8:52.5:19.9:0.8。全年粮油总产分别达5.03万吨和4.54万吨,粮油亩产达到236公斤和111公斤,比上年分别提高5公斤和4公斤,粮油亩产仅次于2009年历史最好水平。粮油的良种化面积达96.5%、97.8%,良种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截止2012年底,全州年末存栏各类牲畜335.51万头(只),其中:羊280.6万只,占全州存栏各类牲畜的83.6%;牛50.68万头,占15.1%;其它牲畜4.23万头(只),占1.3%。全州繁活各类仔畜170.66万头(只),增加2.98万头(只),繁活率由上年的85.89%提高到86.77%,提高0.87个百分点;成幼畜损亡4.66万头(只),同比减少0.18万头(只),损亡率由1.44%下降到1.39%,下降0.05个百分点;总增牲畜166万头(只),总增率为49.47%,提高0.95个百分点;牲畜出栏176.79万头(只),出栏率由上年的50.22%提高到52.69%,提高2.47个百分点;牲畜出售161.45万头(只),商品率由上年的45.39%提高到48.12%,提高2.73个百分点。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2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带来的经济下滑,我州认真落实省政府支持工业企业发展十项举措、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六十条政策措施,扎实开展“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活动,工业经济稳步回升。全部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5.8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4.7%,占GDP的比重从上年的44.9%提升到47.7%,上升2.8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9.7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59.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43.25亿元、增长25%,增速分别高出全国、全省平均水平15和10个百分点。

全州继续加快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四县工业集中区道路、电网、给水、供热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集中发展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州工业增加值的62%,集中发展区的拉动作用进一步显现。

2012年,全州共有11家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59亿元、增长87.1%,实现建筑业营业收入3.53亿元、增长1.2倍。2012年,全州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2.51亿元、增长10.6%,拉动GDP增长1.6个百分点,贡献率达10%,占GDP比重达1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投资73.02亿元,比上年增长37.1%,增速分别高出全国、全省平均水平16.5和3.2个百分点,其中:州县属投资72.76亿元、增长42.1%。在州县属投资中,分产业看:第一产业14.32亿元、增长110.9%,第二产业28.27亿元、增长16.4%,第三产业30.17亿元、增长49.9%,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投资增速14.7、7.8和19.6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8亿元,增长33.1%;农村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96亿元,增长79.1%。分投资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42.78亿元,增长34.8%;民间投资29.53亿元,增长55.5%;港澳台及外商投资0.45亿元,下降6.5%。

全州用于民生领域的投资增长较快,卫生事业完成投资0.39亿元、增长56.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完成投资1.36亿元、增长82.9%,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4.24亿元、增长49.1%。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1亿元、增长16.7%,增速分别高出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4和0.6个百分点。按经营地统计:城镇零售额11.25亿元、增长16.3%,农村牧区零售额1.85亿元、增长18.9%;按经济类型统计:国有集体经济2.06亿元、增长21.6%,非公有制经济11.04亿元、增长15.8%,占零售额的比重达84.2%,拉动消费品增速13.4个百分点;按消费形态统计: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0.27亿元和10.59亿元,分别增长10.2%、17.6%,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0.35亿元和1.89亿元,分别增长14.5%、12.8%。

六、物价

2012年,州委、州政府加大保障市场供应,力保物价总体稳定。12月份,省定监测点海晏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5.5%,环比上涨1.3个百分点;1-12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1%,低于全国2.6%、全省3.1%的平均水平。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公路运输业完成客运量58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6%,旅客周转量29160万人公里、增长6%;公路货运量593万吨、增长7.1%,货运周转量252007万吨公里、增长6.5%。

全年完成邮电业营业收入16888万元、增长6.8%。其中:电信3930万元、增长2%,移动8893万元、增长5.9%,邮政1044万元、增长12.6%,联通2998万元、增长14.6%,铁通23万元、增长9.3%。

2012年旅游总人数335万人次、增长18.8%,旅游总收入5.1亿元、增长35.3%。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随着财税部门加强征管、优化收入结构,预算收支呈现良好态势。全年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9亿元,完成预算的113.6%,增收1.15亿元,同比增长30.6%。分税种看:主体税种实现收入3.41亿元、增长30.4%,拉动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1.2个百分点,贡献率达69.3%。其中:企业所得税增长36.1%,营业税增长35.6%,增值税增长8.9%;小税种实现收入0.76亿元、增长14.7%;非税收收入0.73亿元、增长54.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4.55亿元、增长24.4%,增支10.7亿元。其中:用于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公共安全、城乡社区、农林水、节能环保等方面支出达到40.17亿元、增长41%,高出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增速16.6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