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紫云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提高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为着力点,紧紧围绕县委确定的“围绕一个主题”、主攻“两个方向”、突出“三个重点”、狠抓“四个落实”、确保“五个支撑”、实施“六项战略”的总体思路,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据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91155万元,同比增长14.6%。其中:第一产业的增加值为43125万元,同比增长6.9%;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4899万元,同比增长17.1%;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3131万元,同比增长25%;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由2006年的50.65:15.74:33.61变化为47.31:16.34:36.35。一产下降3.34个百分点;二产上升0.6个百分点;三产上升2.74百分点。全县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598元,同比增加306元,增长13.35%。 二、农业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重点,促进农村经济工作持续稳步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产业化步伐加快,优质烤烟生产、畜禽饲养水平进一步提高,组织农民劳务输出的力度加大,促进农民收入稳步增加。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1832万元,同比增长6.68%。其中:农业产值26714万元,同比减少1%;林业产值4928万元,同比增长3.16%;牧业产值38128万元,同比增长15.2%;渔业产值878万元,同比增长17.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184万元,同比增长8.69%。 全县拥有耕地面积238558亩,其中:田99425亩,地139133亩。人均耕地面积0.68亩,与上年持平,粮食作物播面379874亩,同比下降2.21%。人均占有粮331公斤。 林业生态建设。完成造林2.7万亩,封山育林2.6万亩。 畜牧业生产发展速度加快。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大,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的结构由上年的42.21、7.75、47.03、1.18、1.83变化为37.19、6.86、53.08、1.22、1.65。种植业、林业、农林牧服务渔分别下降5.02、0.89、0.18个百分点,畜牧业、渔业分别上升6.05、0.04个百分点。 渔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水产品产量750吨,同比增长20.97%。 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动力11.5万千瓦,同比增长27.78%;农用化肥施用量(实物量)达18139吨,同比减少11.6%;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116吨,同比减少7.2%,完成坡改梯面积2035亩,新增灌溉面积3000亩,改善灌溉面积5000亩,恢复灌溉面积556亩,新增解决人口饮水困难人数15500人。 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全年实现乡镇企业总产值59970万元,实现营业收入61510万元,同比增长18.58%,实现企业增加值17273万元。同比增长11.22%。 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全县实现乡乡通公路,223个行政村通公路192个,村通公路率为86.1%,全县各类项目的实施开始整体推进。全年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2329万元,实施扶贫项目115个,全年解决越过温饱贫困人口1300人。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两旺,提升了工业经济的总量,加快工业经济持续发展。全年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44263万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34318万元,工业增加值6676万元,同比增长17.27%;完成销售产值34767万元,产销率为103.31%;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产值完成9945万元。 全县规模以上企业8户,有1户亏损,亏损总额62万元,盈利7户,盈利2631万元,入库税金2226万元,同比增长30.2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437万元,同比增长18.74%;从投资的性质看,基本建设投资6964万元,同比增长29.95%;更新改造5093万元,同比减少25.46%;房地产投资7456万元,同比增长18.52%。 五、国内贸易 随着市场的发展变化,乡镇集市贸易和黄果树商业街、外环路商铺、华联超市、恒鑫超市等相继营业,进一步疏通流通渠道,拓宽消费的领域。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购买力显着增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1837万元,同比增长15.32%,其中:县的零售额15513万元,同比增长17.21%;县以下的零售额16324万元,同比增长13.58%。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能力增强。完成通村公路建设150公里。全年货物周转量3611万吨公里,同比增长19.33%,旅客周转量7004万人公里,同比减少10.03%。 邮电通讯业稳步发展。全年邮政业务收入236万元,同比增长15.68%;电信业务收入为3402万元,同比增长16.78%,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达28558户(其中:座机23481户,小灵通5077户),比上年增加9358户,电话普及率811部/万人;移动电话用户上升到49000户,同比增长46.26%,互联网用户增至1586户,同比增长58.6%。 旅游发展势头强劲。通过举办黄果树瀑布节格凸河山地极限挑战赛,加大格凸河风景名胜区的推介力度,同时推出一批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等形式多样的乡村旅游,吸引了省内外游客。全年共接待省内外游客4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5093万元,同比增长36.35%。 七、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7173万元,同比增长26.9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074万元,同比增长33.25%;人均地方财政收入144.64元,同比增长32.9%;财政支出33727万元,同比增长19.06%。人均财政支出961.43元。同比增长18.36%; 金融运行稳定。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0982万元,比年初增加20025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43264万元,比年初增加8534万元,各项贷款余额51969万元,比年初增加12122万元。保险机构增加,人民群众的保险意识增强,各项保险的业务进一步扩大。 八、文教卫生 年末全县业余文化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广播电视收转站316座,全县电视覆盖率达81.5%,年末全县各类学校178所,在校学生为74388人,其中:小学在校学生53405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8342人,职业中学在校学生2292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27%。 全县拥有卫生机构19个,其中:医院14个,共有病床360张,医疗卫生技术人员373人。 九、人口 全县年末常住人口为351700人,其中:男184325人,女167375人,性别比为110:100,当年出生人口3651人,死亡171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04‰;人口出生率为11.54‰,死亡率为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