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全民健身活动取得新突破。全年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28个,社区健身路径工程31个,建成乡镇健身广场12个,争取国家体育总局“雪炭”工程1个(麟游县)、“四个一”工程1个(扶风县),投资500多万元建成市五环体育公园,投资300多万元正在建设滨河健身长廊。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73.67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9.63‰,死亡率为6.1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48‰。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8万人,争取就业资金2.1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6%以内。全年农民工总数为90.16万人,其中本地农民工36.93万人,外出农民工53.23万人。全年劳务输出技能培训17.5万人。实现免费就业创业培训5.3万人,宝鸡市荣膺创业先进市殊荣,市人社局被评为全国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77元,比上年增长15.4%,剔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2.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7499元,增长14.6%。农民人均纯收入7373元,增长16.3%,剔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2.9%。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934元,增长12.6%。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1.7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3.0平方米。 年末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51.94万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52.03万人,失业保险参保32.19万人,工伤保险参保35.77万人,生育保险参保23.44万人。年末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50.28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49.20万人,参保率96.3%。 全市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业人数267.07万人,平均参合率98.85%,新农合基金补助436.5万人次,其中住院补助38.23万人次,大病救助农合基金补助4319人次。 年末全市社会福利院3个,光荣院3个,共有福利床位1991张,收养各类优抚、“三无”对象1096人。儿童福利机构2个,床位435张。全市收养孤儿734人,其中集中供养315人。救助站11个,救助人次数8069。婚姻登记机构9个,登记结婚28182对,离婚3742对。殡葬管理、服务机构8个。社区指导、服务中心13个,社区服务站161个。 全市共有80947名城市居民,190509名农村居民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补贴。农村养老服务机构77个,床位4646张,6589名农村五保户得到政府救济,其中集中收养3211人。全市医疗救助42014人次,其中城市4027人次,农村37987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新合作医疗11263人次。建立实施临时救助,共有8593户得到帮助,优抚对象享受抚恤补助总人数达22147人。 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启动实施国家秦巴山和六盘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强力推进缩差共富“六大扶贫工程”,深入持续突破西山,加快以北部乔山地区、南部秦岭山区和西部关山山区三大区域为重点的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全年共实现7.465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 十一、城市建设 年末城市道路长度489公里,人均道路面积15.2平方米,路灯总盏数达到5.68万盏。城市公交营运车辆751台,运营线路40条,线路总长度510公里,年客运量2.03亿人次,万人拥有公交车辆11标台。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83.2%;城市居民用气总户数31.1万户,燃气普及率98.75%;城市供水管网总长665公里,用水普及率10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12%,绿地率38.0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4平方米。 十二、环境、资源和安全生产 全年COD排放量4.99万吨,比上年削减4.2%,SO2排放总量4.22万吨,削减13.2%。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和二级以上天数为315天,占全年监测天数的86%。市区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市区污水处理率93.4%,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全年平均气温为8.2~13.4℃,各地较常年偏高-0.3~0.3℃。年极端最低气温:川塬区:-16.2~-10.6℃,山区:-21.0~-15.1℃。年极端最高气温:川塬区:35.9~37.7℃,山区:30.6~34.6℃。全年总降水量为508.7~763.0mm,总日照时数1591~2018小时。全年宝鸡市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暴雨(雪)、大雾、低温冻害、高温、雷暴、大风、冰雹、连阴雨等,市气象台共发布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号34次。 全年用水量7.13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0.9%,其中:生活用水量1.46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7.7%,;工业用水0.84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9.1%;农业用水4.83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9.3%。 实施渭河综合整治,新修加固堤防88.4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925.2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面积的65.7%。 全年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防护林工程等林业重点工程造林41.78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9.78万亩,封山育林16万亩,飞播造林6万亩。1392万亩森林资源得到全面有效保护。全民义务植树935万株,育苗面积18165亩。森林公园接待游客62.5万人次,森林旅游综合收入4230万元。全市森林覆盖率53.78%。 宝鸡市耕地保有量543.92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493.46万亩。全年投资沟道造地2.17万亩。 年末全市境内共有矿产地202处,发现各类矿种资源45种,其中列入陕西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矿种26种,矿区94处,已探明矿产资源储量潜在价值列全市前三位的矿种有:水泥用灰岩、磷、煤。全市共有各类采矿企业338户,共设置探矿权87个,全年勘察投入1.55亿元,勘察登记总面积2616平方公里。 全年全市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1612起,比上年上升6.5%,死亡181人,上升0.56%。其中道路交通事故死亡166人,与上年持平,火灾无死亡人员,工矿商贸死亡13人,与上年持平。 注释 1、本资料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从2011年开始,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的工业企业起点标准从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 4、从2011年开始,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起点标准从计划总投资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投资统计制度将统计范围从城镇扩大到城镇和农村企事业组织,并定义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5、从2010年开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采用新的分组,将经营单位所在地分组由“城市”、“县及县以下”改为“城镇”、“乡村”,新设按“商品零售额”和“餐饮收入额”两种消费形态的分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