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分地域看,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36.9亿元,比上年增长17.0%;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6.6亿元,比上年增长14.2%。 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3.9亿元,比上年增长18.6%;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11.1亿元,比上年增长13.0%;住宿业实现零售额1.9亿元,比上年增长30.4%;餐饮业实现零售额66.6亿元,比上年增长27.8%。 外贸出口快速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3055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5.4%。其中,出口总额2699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4.0%;进口总额355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1%。 招商成果继续扩大。全年引进到位国内资金553.4亿元,比上年增长21.0%。其中,引进到位国内省外资金460.2亿元,比上年增长30.7%。全年实际到位外资55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2.8%。新签约百威英博三期、美国GE分布式能源、中石油天然气开采输送等3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全年新建成通乡联网路121公里、通村水泥路703公里。内资遂高速公路、三岔湖旅游快速通道、成简快速通道A段、简阳雄州大道C段、简三公路升级改造等项目竣工通车,遂资眉、成安渝、成都二绕高速公路等项目加快推进。资阳、简阳汽车客运中心一级站建成营运。 交通运输业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公路运输完成客运周转量37.0亿人公里、货物周转量57.5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9.0%和20.1%;水路运输完成客运周转量826.5万人公里、货物周转量2357万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0.8%和26.6%。 邮电通信行业稳步发展。全年邮政业务收入3.1亿元,电信业务收入13.1亿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不包括分机)39.2万户,比上年下降7.8%;移动电话用户数229.0万户,比上年增长7.6%;国际互联网注册用户数21.1万户,比上年增长21.6%。 旅游业不断发展。全年接待国内游客比上年增长36.8%,旅游总收入比上年增长32.4%。接待入境游客2.7万人次,外汇收入513.8万美元。安岳石刻、雁江佛山橘海、乐至报国寺等重点旅游景区开发建设加快推进,简阳三岔湖国际会议度假中心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安岳圆觉洞成功创建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七、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全年地方公共财政收入40.7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其中,税收收入27.9亿元,增长37.2%,占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的68.6%,比上年提高5.9个百分点。地方公共财政支出154.0亿元,比上年增长18.5%。 金融运行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29.8亿元,比年初净增139.0亿元,增长17.6%;辖内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16.2亿元,比年初净增82.1亿元,增长24.6%。 全市23家保险机构全年实现保费收入24.7亿元,比上年下降15.1%。全年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6.3亿元,比上年增长6.1%。 辖区4家证券营业部拥有证券交易客户数4.4万户,全年交易量197.6亿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学前教育发展迅速,年末全市拥有省级示范幼儿园5所、市级示范幼儿园12所。“两基”继续巩固提高,小学学龄人口净入学率达到99.9%,普通初中学龄人口净入学率达到98.7%。本科、专科上线率为98.9%,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年末,全市有小学259所,专任教师9859人,在校学生26.7万人;普通中学311所,专任教师16742人,在校学生19.1万人。 科技事业全面发展。积极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全年共组织实施市级以上重点科技项目50项,国家级6项,省级52项。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新发展高新技术企业4户,年末高新技术企业达19户。全年组织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38个,完成专利申请量738件,获专利授权468件。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全年新建成711个农家书屋。新创作(编排)各类文艺作品(节目)300余件,其中有14件在省级刊物发表。年末,全市拥有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12个,省级46个。广播电视事业稳步发展,年末有线电视用户76.5万户,比上年增加2.7万户;数字机顶盒用户36.7万户,比上年增加16.4万户。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9.8%,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年末,全市有医院46个,妇幼保健院(所)5个,乡镇卫生院190个,床位18423张,执业医师4887人,注册护士4867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年共举办市级各项体育比赛活动36项次,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50处。组队参加全国群众性比赛2项次;参加省级群众性比赛8项次,获得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4个。学校体育稳步发展,组队参加省级青少年锦标赛14项次,共获得金牌10枚,银牌18枚,铜牌23枚。 十、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进一步加快。城市建成区面积新增10平方公里,其中资阳城区建成区面积扩展到40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2平方公里。资阳中心城市“一城三区”加快建设,城东迎宾大桥、中央大道北延线,城南成渝高速公路开口、四横五纵道路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进展明显,骨干路网达到70.5公里;突出抓好九曲河综合整治、城市风貌塑造、沥青路面改造和农贸市场建设,字库山公园一期建设任务圆满完成,城区供电、污水处理、医院、学校、公厕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面提速,城市品质加速提升。简阳东城、安岳龙台、乐至盐湖新区加快建设,一批重点小城镇建设扎实推进。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节能降耗情况良好,全年单位GDP能耗下降7.19%。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5户重点工业企业及4户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限期整治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城乡面貌明显改观,成功创建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城市。 十一、人口与就业 据市公安局统计,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505.9万人。据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统计,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1‰。 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新成绩。建立省级就业见习基地10个,安排608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实习。农民工培训工作得到继续加强,完成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2.1万人。大力实施就业再就业培训,共组织再就业培训4837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5106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640人,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323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 农村劳务输出持续增长。全年输出和转移农村劳动力162.2万人,比上年增加4.7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59.4亿元,比上年增长13.8%。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51元,比上年增加2892元,增长16.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708元,比上年增加990元,增长14.7%。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9.7%,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