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北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03-13 重庆市江北区统计局

2012年,在全球经济复杂多变,国内经济速度放缓,国际需求不旺,国内内需动力不足的宏观大背景下,江北区在区委、区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区党代会精神,以“1595”总体发展思路为统领,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沉心静气,攻坚克难,开拓进取,江北区总体实现了平稳发展,部分指标位居前列。2012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27.8亿元,增长13.7%;地方财政收入达80.5亿元,总额继续位居主城第一;固定资产投资额实现443.6亿元,总额位居主城第二;实际利用内资420.6亿元,总额位居全市第二。

一、综合

在持续6年17%以上的高位增长后,2012年,受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影响,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7.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3.7%。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9亿元,增长-28.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83.7亿元,增长14.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2.4%,拉动GDP增长4.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150.9亿元,增长15.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7.4%,拉动GDP增长3.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42.2亿元,增长13.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8.7%,拉动GDP增长9.5个百分点,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48.2亿元,增长16.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4.4%,拉动GDP增长4.7个百分点,金融业增加值49.9亿元,增长41.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4.7%,拉动GDP增长3.4个百分点。

近年来,我区把握经济转型升级趋势,全力转变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07年的1.0:39.5:59.5调整为2012年的0.3:34.8:64.9,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后劲进一步提升。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9亿元,增长-28.6%。实现农业总产值27276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9%,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分别实现产值7018万元、1882万元、15401万元、1862万元、1113万元。

由于两江新区鱼复园区建设征地,全区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有所下降。2012年常用耕地面积37.37平方公里,下降4.5%;全年粮食产量5117吨,下降37.4%;蔬菜产量9148吨,下降41.9%;肉类产量1809吨,下降37.2%;牛奶产量18083吨,下降10.2%;生猪出栏12651头,下降50.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区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家,产值亿元以上的企业49家,10亿元以上的企业8家,100亿元以上的企业2家,分别为长安江北公司和海尔工业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602.5亿元,增长16.3%。其中,港城工业园实现产值254.2亿元,鱼复工业园实现产值140.4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42.2%、23.3%。

行业结构调整继续深化。行业大类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等8个行业的产值增速超过全区平均水平。其中,汽车制造业实现产值220.2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36.5%,拉动总产值增长7.2个百分点,贡献率达44.0%;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实现产值163.6亿元,占全区的27.2%,拉动总产值增长4.1个百分点,贡献率达25.2%。

工业经济效益稳定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62.2亿元,增长25%;利润总额35.1亿元,增长47.4%;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77.2%,提升13.9个百分点。全年亏损企业21家,亏损额达1.2亿元,增长114.7%。

全区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2.8亿元,增长10.3%,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0%,拉动GDP增长0.6个百分点。全年纳入企业一套表的资质以内建筑业企业121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51.5亿元,增长21.2%,施工面积1210万平方米,增长25.7%,竣工面积391万平方米,增长85.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400亿元大关,全年完成投资额443.6亿元,增长20.1%,总量位居主城第2位。分产业看,一、二、三产业完成投资4亿元、95.6亿元、344亿元,分别增长-17.3%、80.6%、10.5%,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分别为0.9%、21.6%、77.5%。分行业看,房地产业完成投资280.7亿元,增长11.8%,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63.3%;工业投资95.6亿元,增长80.6%,占全区投资总额的比重达21.6%,其中港城和鱼复两大工业园区分别完成工业投资25亿元和61.1亿元,占全区工业投资比重分别为26.2%、63.9%。建设与改造投资162.9亿元,增长38.6%,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36.7%。以交通运输、水利、文体娱乐为主的基础设施完成投资62.2亿元,增长33.2%,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14%。全年共确定重点项目111个,完成投资307.7亿元(含筹建),增长5.8%,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69.4%。

全年实现房地产业增加值29.1亿元,增长6.8%,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1%,拉动GDP增长0.4个百分点。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额280.7亿元,增长11.8%,总额在全市位居第2位;商品房施工面积2012万平方米,增长14.3%;商品房竣工面积268万平方米,增长10.9%;商品房屋销售面积332万平方米,增长0.6%,销售量在全市位居第3位;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按建筑面积计算)6981元/平方米,比上年上涨870元/平方米,增长14.2%。

五、国内贸易

全年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分别实现148.2亿元、27.6亿元,增长16.2%、7.1%,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4.4%、2.9%,拉动GDP增长4.7个、0.4个百分点。全区实现商品销售总额2670.9亿元,增长29%,总额及增幅均位居主城第1位;实现住宿餐饮业营业额48.7亿元,增长19.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0.7亿元,增长1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311.2亿元,增长16.6%;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9.5亿元,增长21.6%。

观音桥商圈繁荣发展。2012年观音桥商圈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788.9亿元,增长30.5%,占全区商品销售总额的比重达66.9%;实现社零总额300.3亿元,增长18%,占全区社零总额的比重达88.1%。

六、外引内联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6.5亿美元,增长-44.2%。进出口总额125.4亿美元,增长413.8%,总额、增幅均位居全市第2位,其中,出口113.4亿美元,增长593.7%;进口12亿美元,增长48.6%。全区实际利用内资项目2273个,增长51%,实际利用内资420.6亿元,增长1.2%,总额位居主城第2位。其中合同资金在1000万以上的大型内资项目利用内资387.8亿元,下降3.3%;1000万以下的项目利用内资32.8亿元,增长121.8%。

七、交通运输、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0.9亿元,增长4.4%,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2%,拉动GDP增长0.3个百分点。全年实现客运量5043万人,增长12.4%;货运量4643万吨,增长3.1%,客运周转量162030万人公里,增长25.3%,货运周转量368279万吨公里,增长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