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山城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03-14 鹤壁市山城区统计局

山城区统计局

2012年5月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创建科学发展示范区、在全省率先崛起的奋斗目标,加快构建新型产业基础和新型城市骨架,统筹产业、城乡、经济与生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十二五”实现了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为88.33亿元,比上年增长9.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1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为72.73亿元,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3.51亿元,增长6.5%。三次产业结构为2.38:82.33:15.29。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9.30万亩,比上年增长0.3%。其中,小麦种植面积4.55万亩,与去年持平;玉米种植面积3.4万亩,与去年持平;棉花种植面积0.30万亩,下降17.2%;油料种植面积0.75万亩,下降4.2%;蔬菜种植面积2.24万亩,下降3%。

全年粮食产量2.17万吨,比上年增产0.41%;油料产量263吨,下降12.6%;蔬菜产量7.69万吨,下降3%。肉类总产量0.64万吨,比上年下降3%;禽蛋产量1.30万吨,增长3.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区工业增加值39.49亿元(不含市直企业),比上年增长19.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5.5亿元,增长21.4%。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3.2亿元,增长14.8%,重工业32.3亿元,增长22.1%,轻、重工业比例为9:91。产品销售率97.7%,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0.7个百分点。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5.26亿元,增长25.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3.49亿元,增长83.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42亿元,增长4%;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3.41亿元,增长39.6%;专用设备制造业3.05亿元,增长14.5%;通用设备制造业2.87亿元,增长10.7%;橡胶制品业2.86亿元,增长0.6%;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79亿元,增长9.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1.78亿元,增长93.8%;塑料制品业1.38亿元,增长16.5%。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3.74亿元,比上年下降13.6%。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15.33亿元,增长42.8%;施工房屋面积96.58万平方米,增长18.2%;竣工房屋面积44.4万平方米,增长4.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43亿元,比上年增长28.2%。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7.18亿元,增长28.3%;农村投资0.25亿元,增长8.3%。全年施工项目64个,比上年下降33%,其中:新开工项目33个,比上年下降24%;亿元项目34个,增长11%,亿元项目投资额44.5亿元,增长90.3%。

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21.32亿元,增长107%;民间投资35.87亿元,增长8.4%。第一产业投资0.2亿元,下降84.3%;第二产业投资28.18亿元,下降0.8%;第三产业投资28.79亿元,增长110.4%。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42亿元,其中住宅投资1.01亿元,房屋施工面积16.18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3.95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3.2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3.18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0.89亿元。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4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其中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5.13亿元,增长19.4%;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4.41亿元,增长13.1%。

2011年共接待游客14.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14万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4%、16%。

六、财政

2011年,全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6128万元,增长37.3%;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01058万元,增长34.2%。

七、教育

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结构进一步优化。2011年全区共有学校57所,教师1565名,在校学生22740人。其中普通高中1所,教师64人,在校学生598人;科技中专1所,教师62名,在校学生912人;普通初中7所,教师388人,在校学生3200人;小学48所,教师1051人,在校学生18030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八、文化卫生和体育

山城区文化馆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一级馆,是我市唯一通过评审的县区。新建了红旗、鹿楼文化活动中心及4个文化活动室。新建农家书屋31个,全区63个行政村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

区疾控预防控制中心1个,现有卫生技术人员11名;区妇幼保健站1个,现有卫生技术人员2名;乡级卫生院2个,现有卫生技术人员56名。全区共有212个个体诊所,其中城市诊所62个,农村诊所150个(包括标准化村卫生室48个)。注册乡村医生240名,其中取得乡村医生资格147人,执业助理医师65人,执业医师28人。

举办了2011年全市农民篮球赛,承办了“枫岭杯”羽毛球赛、同力水泥职工篮球赛、瑞兴堡陶瓷营销系统迎新春篮球赛、教育系统庆祝建党90周年暨第五届教职工篮球赛、“宝马杯”河南省“万村千乡”第四届农民篮球赛(鹤壁赛区)等各类赛事。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总人口235416,常住人口234271,人口出生率9.03‰,死亡率4.28‰,自热增长率4.72‰,城镇化率85.26%。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351.4元,比上年增长21.5%;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266.7元,增长22.6%。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6.2%,比上年下降3.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43.9元,比上年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922.66元。

全年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有24224人,农村居民3208人,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5013万元,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384万元。接受城镇医疗救助16186人次,发放医疗救助资金296.6万元;农村医疗救助3530人次,发放医疗救助资金50.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