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龙湖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全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幸福龙湖为目标,以加快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调结构、促发展、强管理、惠民生,有效推进全区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 一、综合 据初步核算,全区实现生产总值(GDP)200.12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71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94.75亿元,增长9.9%,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83.69亿元,增长10.3%;第三产业增加值99.66亿元,增长8.7%。全区三次产业比例为2.85:47.35:49.80,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0.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0.14个百分点。 年末全区城镇单位从业人员6.78万人,其中在岗职工6.67万人。全年实现新增就业10102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567人,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405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535人,开发公益性岗位322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8%以内。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65亿元,增长4.8%。其中农业产值5.97亿元,增长6.8%;牧业产值3.88亿元,增长3.8%;渔业产值0.57亿元,下降3.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23亿元,下降1.7%。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28894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3062亩,其中稻谷面积31477亩,旱粮5224亩,薯类6361亩。经济作物面积2460亩,其中花生1380亩。其他作物蔬菜面积83372亩。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3257千瓦,化肥施用量(实物量)10389吨,农村用电量14406万千瓦时;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6994亩,占常用耕地面积的69.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06.26亿元,增长10.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7户,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13.01亿元,增长11.1%;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77.1%,比重比上年下降5.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7.65亿元,增长10.9%。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企业增长59.8%,股份合作企业增长14.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0.5%,集体企业增长7.2%,股份制企业增长4.2%。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298.99亿元,增长6.8%,其中出口交货值84.55亿元,增长6.6%;工业产品销售率95.5%,下降2.5个百分点。 全区建筑企业完成施工产值48.31亿元,增长1.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86.47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80.25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87.89亿元,增加23.07亿元,增长35.6%。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42.70亿元,增长43.5%,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为156个,其中本年度新开工项目122个。本年度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有116个,其中投资额在2000万元以上的有83个,投资额在4000万元以上的有33个。 五、国内贸易 全年批发零售业实现商品销售总额407.54亿元,增长1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2.66亿元,增长13.6%,其中商品零售额150.98亿元,增长13.7%。全年汽车销售额61.10亿元,增长4.2%。大型超市3个,全年零售额10.02亿元,增长6.8%;餐饮业零售额11.68亿元,增长12.2%。汽车销售、大型超市和餐饮零售额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0.5%。民营企业零售额131.97亿元,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1.1%。 六、对外经济贸易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4.10亿美元,下降0.6%。进口总额9.58亿美元,下降3.2%。出口总额14.52亿美元,增长1.3%;其中一般贸易出口8.57亿美元,增长8.0%;加工贸易出口5.95亿美元,下降7.1%。 全年累计引进外资项目8宗,下降57.9%。协议投资总额5716万美元,下降4.9%;其中新签三资企业项目3宗,下降50.0%,协议投资总额1635万美元,增长160.8%。增资项目5宗,增资额4081万美元,下降24.2%。外商直接投资3179万美元,下降61.9%。 七、财政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51.64亿元,增长7.5%;工商税收收入49.10亿元,增长6.7%,其中国税收入22.24亿元,增长5.9%;地税收入26.85亿元,增长7.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24亿元,增长13.2%,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5.10亿元,下降4.0%。 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年区财政在正常投入科技经费200万元的基础上,安排专项资金107万元,扶持企业科技创新。新组建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家,达到16家;新增市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6家,达到29家。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通过复审9家,达到65家。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1家,达到4家。新增省民科企业5家,达到79家;新增市民科企业12家,达到114家。国家、省科技计划项目立项21个,资金扶持1762万元;市科技计划项目立项29个,资金扶持519万元;区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24个,资金扶持200万元。申报省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1家,市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2家,市专利技术孵化项目2项。目前,我区拥有国家知识产权试点企业1家,省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5家,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7家,市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19家,省专利技术实施计划项目7项,市专利技术实施孵化项目17项。全区专利申请量1985件,授权量1231件,比增75%。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428件,比增24%,授权量48件,比增60%。获市专利金奖1项,外观设计优秀奖1项,优秀专利发明人2名。获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省专利金奖1项,市专利金奖3项,市专利优秀奖8项,优秀专利发明人11人。 全区拥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在校学生5198人;普通中学21所,在校学生32443人(其中:初中生21559人,高中生10884人);小学67所,在校学生47191人,幼儿园111所,在园幼儿22070人。全区等级学校32所,其中:省一级4所,市一级12所,区一级16所;规范化学校65所。等级幼儿园11所,其中:省一级2所,市一级4所,区一级5所。全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毛入学率119.81%;初中毕业升学率110.12%。 全区参加国内外重大体育比赛,共获奖牌359枚,其中:国际级金牌4枚、银牌1枚、铜牌2枚;国家级金牌6枚、银牌5枚;省级金牌4枚、银牌19枚、铜牌17枚;市级金牌104枚、银牌113枚、铜牌84枚。组队参加市体育局主办的广东省首届百县(区)(汕头赛区)足球联赛获第一名,并获体育道德风尚奖;组队参加省体育局主办的广东省首届百县(区)足球联赛总决赛获第五名,也获体育道德风尚奖。 全区现有区级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综合文化站7个。区文化馆是国家“一级文化馆”,区图书馆是国家“二级图书馆”。全区7个街道(镇)综合文化站中,有特级站2个、一级站3个、二级站1个、达标站1个,达标率100%,全市排名第一。全区80%村、居(社区)都建设了“农家书屋”、“综合文化室”、文化广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全部实现了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和服务项目全部免费,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提供了重要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