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桂阳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六、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 外需形势喜人。2012年全县外贸进出口总额29.76亿美元,增长1000倍。其中出口16.64亿美元,进口13.12亿美元。按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出口3652万美元,增长54.7%,加工贸易出口12.91亿美元;从出口的国家看,出口给中国香港25782万美元,美国100万美元。 招商引资取得新成绩。全县全年新引进外商投资企业项目8个,实际到位外资7362万美元,同比增长17.8%;新引进内资项目79个,实际到位内资23.71亿元,增长18.6%;外派劳务208人,增长22.4%。从行业引资看,工业引资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579万美元,工业实际利用外资占全部到位外资的75.8%;工业引进境内省外资金17.41亿元,增长38.7%,占全部到位内资的73.4%。 旅游业朝文化旅游及生态休闲产业方向蓬勃发展。年末全县共有国家级旅游景区2家,其中3A级景区1家。宝山国家矿山公园基本建成,被评为全省工业旅游示范点,并成功举办了首游式;奇秀休闲山庄、九竹园有机农庄、阳山湖农业生态园区等生态休闲业蓬勃发展。全年接待游客163.2万人次,增长20%;实现旅游总收入10.3亿元,增长20%。 七、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受矿山整治暂缓发展。全社会货物周转量15.36亿吨公里,下降20.8%;旅客周转量3.49亿人公里,同比下降13.1%。其中公路货物周转量15.32亿吨公里,下降20.6%;公路旅客周转量3.47亿人公里,同比下降11.8%。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县邮电业务总量26962万元,增长9.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4254万元,增长9.3%;电信业务总量22705万元,增长9.5%。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5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3.01万户,新增3.93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47.3户/百人;互联网用户3.22万户,新增1.72万户。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增长加快。全县财政总收入18.64亿元,增长20.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3.09亿元,增长27.4%,上划中央“两税”4.69亿元,增长5.7%,上划中省“两个所得税”0.86亿元,增长6.1%。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6.29亿元,增长11.8%;非税收入6.8亿元,增长46.4%。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63.5%。 存贷款余额较快增长。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5.72亿元,比年初增加17.15亿元,同比增长15.5%,其中个人存款余额96.65亿元,新增12.49亿元,同比增长14.8%;单位存款余额26.85亿元,新增3.09亿元,同比增长13.1%。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8.6亿元,新增11.91亿元,同比增长32.5%,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7.2亿元,减少0.57亿元,同比下降3.2%;中长期贷款余额31.41亿元,新增12.48亿元,同比增长65.9%。 保险事业趋向饱和。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0806万元,同比下降13.5%。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7323万元,下降18.1%;财产险保费收入3483万元,下降2.1%。各项赔付支出3429万元,增长81.3%,其中:人身险赔款支出408万元,增长89.2%;财产险赔款支出3021万元,增长38.8%,保险业务综合赔付率为31.7%。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能力不断创新。全县17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增加值19.8亿元,增长9.7%。全年取得各类科技成果33项;专利申请141件,其中发明专利7件,授权专利80件。 综合技术监督与服务进一步加强。全年开展食品质量监督抽查282批次;定期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126批次,工业产品定期抽查合格率86%;新发放工业品生产许可证1个,新发放食品生产许可证5个;年末各类气象台站1个,自动观测点63个,地震台站1个。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2012年,成功创建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县,在全身“三评合一”督导评估中我县被确定为优秀等级,全身中小学校督导工作暨督学责任区中我县被确定为优秀等级。全县建设义务教育合格学校19所,中心城区新增义务教育学位5800个。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毕业生升学率和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均达到100%,初中在校学生辍学率1.71%。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418人,在校学生2361人;普通高中招生2914人,在校生7069人,毕业生1815人;初中招生9752人,在校生26499人,毕业生9741人;普通小学招生12503人,在校生69344人,毕业生12600人;特殊教育招生4人,在校生62人,毕业生1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6116人。各类民办学校45所,民办学校在校学生13832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新建农家书屋146家,乡镇综合文化站26个,免费送戏下乡86场。年末全县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申报刘家岭壁画墓、银河千家坪古人类遗址等14处、27点文物单位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围绕省市艺术节,创作歌曲、舞蹈、小品、小戏等各类文艺作品12余个,获国家级奖5项,省级奖12项。隆重举办了“龙狮共舞”活动,精心策划举办“周新华教授感恩桂阳音乐会”、歌舞剧《以青山的名义》、“万人同歌舞、喜迎十八大”活动、“衡阳、郴州、永州三市瑶族盘王节坐歌堂活动”等喜迎十八大系列活动,成功举办城乡绿化攻坚募捐演出、非遗精品节目专场展演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20余场,吸引观众数万人次。 广播电视升级加快。年末全县拥有电视台1座,广播电台1座,调频转播发射台1座,电视转播发射台1座。年末有线电视用户7.9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29%;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100%。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县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2个,其中:医院4个,卫生院39个,妇幼保健院和疾控中心各1所;医院和卫生院床位数2237张,卫生技术人员2241人。卫生技术人员中,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673人,注册护士933人。 体育事业全面发展。年末全县共有体育场地211个,其中体育馆2座,运动场195个,游泳池4个,各种训练房6个。开展全民健身项目28项次,全民健身运动参加人数6500人。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25个。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耕地占补得到平衡。全县批准建设用地103.87公顷,建设占用耕地18.26公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62.05公顷。补充耕地70.52公顷,净增加耕地57.89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5.21公顷。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园区建设和承接产业转移等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得到保障,建设占用耕地基本实现占补平衡。 矿产资源勘探进一步加强。截止年末,全县已发现矿产40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25种。煤炭储量达4300万吨。全年实施地质勘查项目(含续作项目)28个,实施资源危机矿山找矿项目2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