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富阳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03-01 杭州市富阳市统计局

富阳市统计局

(2013年2月)

2012年我市经济面临国内外需求减弱、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增大等一系列复杂严峻情况,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坚持“工业兴市”战略,紧抓项目推进,加强企业帮扶。下半年后,经济发展呈现“趋稳回升、稳中有进”良好局面,基本实现年初预期目标。

一、综合

经济总量。经初步测算,全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41.4亿元,增长8.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9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325.0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180.5亿元,增长8.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6.8:60.5:32.7调整为6.6:60.1:33.3。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82666元,增长8.2%。按2012年平均汇率计算折算为13096美元。

财政收支。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78.5亿元,增长1.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2.0亿元,增长2.6%。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8.0亿元,增长2.4%。

市场物价。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9%,服务项目价格上升1.6%。从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看,食品类上涨6.0%、烟酒及用品类上涨1.4%、衣着类上涨0.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1.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下降1.3%、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降0.7%、娱乐文化教育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7%、居住类价格上涨0.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3.2%。

二、农业、新农村建设

农业生产。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0.7亿元,增长8.1%。其中:农业产值28.0亿元,增长7.8%,林业产值7.3亿元,增长8.6%。牧业产值12.0亿元,增长8.1%,渔业产值3.0亿元,增长7.1%。粮食播种面积34.7万亩,下降0.6%。粮食产量14.8万吨,下降0.8%。猪牛羊禽等肉产量52734吨,禽蛋产量10116吨,蚕茧产量2064吨。

农业产业化。年末全市农业龙头企业达106家,其中杭州市级以上91家,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20家。各类名牌农产品59只,其中杭州市级以上32只。

农业生产条件。全年投入水利建设资金5.25亿元。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46.27万千瓦。年末耕地有效灌溉面积22.3千公顷。全市各类水库142座,除险加固病险水库12座、山塘66座。

新农村建设。全年投入“富春山居”美丽乡村建设资金45447万元,建成“富春山居”美丽乡村10个。完成市级重点整治村30个。培训农民16169人,实现转移就业2477人。实施19个村的饮用水工程建设,各级投入资金3650万元,解决3.14万人的饮水问题;确定联结项目284个,项目总投资4090万元,承诺资金1849万元,实际到位资金2508万元。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经济。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522.9亿元,增长9.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182.7亿元,增长12.7%,占工业总量的77.7%;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489.5亿元,增长10.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1156.8亿元,增长12.6%。规模工业产销率达97.8%,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

亿元企业。年末全市工业产值超亿元企业219家(按独立法人计算),其中超50亿元以上2家,超20亿元7家,超10亿元19家。亿元企业实现工业产值995.8亿元,占规模工业经济的84.2%。

企业效益。全市67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45.8亿元,增长9.2%。实现利税75.6亿元,下降11.1%;实现利润48.8亿元,下降14.6%。

工业功能区。全市10个工业功能区和1个开发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9亿元,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4.8亿元,合同入区企业780家,建成投产企业670家,实现工业产值919.2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0.4%。

建筑业。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1.4亿元,下降0.5%。全市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格的建筑企业96家,完成施工产值127.5亿元,增长4.3%;全市除农户建房以外全社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08.0万平方米,增长2.6%;竣工面积206.2平方米,下降35.6%。

四、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4.4亿元,增长22.5%。其中:工业投资103.7亿元,增长15.0%;基础设施投资44.3亿元,增长10.2%。从投资结构看,第一产业投资0.4亿元,下降81.1%;第二产业投资103.7亿元,增长15.0%;第三产业投资130.2亿元,增长31.6%。

房地产业。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71.1亿元,增长41.9%。房地产住宅施工面积199.1万平方米,下降7.5%。商品房销售面积32.8万平方米,下降3.3%,其中住宅销售27.5万平方米,增长0.5%,实现销售额41.0亿元,下降2.4%。

五、商贸、旅游

消费需求。大自然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成开业,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21.8亿元,增长17.3%。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12.4亿元,增长11.9%;零售业零售额93.2亿元,增长18.7%;住宿业零售额1.2亿元,增长4.7%;餐饮业零售额14.9亿元,增长14.1%。分区域看,城镇零售额83.0亿元,增长16.9%;农村零售额38.8亿元,增长18.1%。年末全市商品交易市场达43个,其中年成交额超亿元市场11个。

旅游业。市体育健身训练大楼建成启用,成功承办浙江省首届运动休闲旅游节。全市有旅行社17家。星级饭店16家,其中五星级2家。A级景区4个,其中4A级景区3个。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817.6万人次,增长15.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7.2亿元,增长21.1%。接待入境旅游者5.3万人次,创旅游外汇收入1474万美元,增长18.5%。各主要旅游景点接待游客397万人次,增长14.7%。旅游景点门票收入9842万元,增长23.2%。全市有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点)19个,共接待游客187万人次,营业收入达到10796万元。

六、对外经济

内外资利用。富春江冶炼与江铜集团、海正药业与辉瑞制药强强联手,天安?富春硅谷、龙门永安等项目签约入驻。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3个,合同利用外资37041万美元,增长2.5%;实到外资22234万美元,增长0.5%。在全部项目中,合同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9个。全年引进内资项目(杭外)55个,比上年减少5个,内资项目(富外杭内)40个,比上年增加14个;实到内资(杭外)35.6亿元,增长3.1%,实到内资(富外杭内)14.1亿元,下降1.7%。引进浙商创业创新(内资)资金18.9亿元,引进浙商创业创新(外资)资金3143万美元。

进出口。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224446万美元,增长3.6%。其中自营出口109546万美元,增长10.1%;自营进口114900万美元,下降2.0%。全年完成境外投资项目7个,总投资6805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