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21.31万辆,增长43.2%。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4.56亿元,增长13.4%。年末固定电话用户64.67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300.21万户,比上年增加35.66万户,增长13.5%,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到30.91万户,比上年增长20.7%。 全年入境旅游人数2.0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7.1%;国际旅游外汇收入901.37万美元,增长49.6%;旅游总收入58.14亿元,增长38.4%。星级饭店5个,拥有星级饭店客房433间。 七、金融和保险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1014.77亿元,增长19.2%,其中,储蓄存款665.08亿元,增长18.7%。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63.32亿元,增长22.2%。 全年全市保险机构保险费收入30.32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9.01亿元,人寿险保费收入21.31亿元。赔款和给付支出8.17亿元。其中,财产险赔款和给付支出4.41亿元,人寿险赔款和给付支出3.76亿元。 八、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 年末普通高等学校3所,毕业生数0.88万人,招生数0.97万人,在校学生数3.36万人。高中阶段教育学校44所,在校生11.1万人,招生4.42万人,毕业生3.48万人。中等职业学校25所,招生2.86万人,在校生5.18万人,毕业生1.76万人。初中阶段教育学校219所,招生6.19万人,在校生19.14万人,毕业生8.42万人。小学1067所,招生6.86万人,在校生35.62万人,毕业生6.69万人。幼儿园413所,在园幼儿15.46万人。特殊教育学校5所,在校学生0.08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99%,小学在校生辍学率1.13%,普通初中辍学率3.1%。 全年专利申请量1631件,比上年增长95.3%;发明专利申请量571件,增长119.6%;专利授权664件,增长103.7%;发明专利授权量28件,增长17.0%。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R&D活动的54个,比上年增加13个,R&D经费内部支出2.36亿元,增长58.4%;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2.17亿元,增长60.4%。 年末全市等级运动员333人,等级裁判员1200人,社会体育指导员3033人。省及省级以上比赛共获得金牌30枚,银牌33枚,铜牌37枚。体育场馆8个,全民健身路径177套。 年末全市文化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8个,博物馆6个,公共图书馆5个。图书馆藏书量245千册(张)。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县级广播电视台4座。年末有线电视入户率为13.7%,广播覆盖率为92.2%,电视覆盖率为93.8%。全年送电影下乡活动放映影片31718场。《宿州文化春秋》组织再版,《宿州民间文学》编辑出版。成功举办“第六届群众文化活动月”、“宿州市第六届艺术节”,圆满完成文化惠民任务。 九、卫生和社会服务 全市拥有卫生机构1774个。其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688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0个,其他卫生机构4个。医院、卫生院170个。全市实有床位1.66万张,其中医院1.03万张,乡镇卫生院0.55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74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0.72万人,注册护士0.65万人。 各类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215个,福利收养性单位床位1.51万张。全市城镇社区服务设施239处,其中,社区服务中心24个。 年末累计保障城镇低保对象53.62万人次,农村低保对象264.06万人次,救助城乡生活困难重病患者29.56万人次,支出医疗救助资金7195.36万元,五保供养对象3.5万人,新建农村敬老院25所。 全年销售福利彩票2.24亿元,筹集福利彩票公益金0.24亿元。 十、人口和人民生活 年末全市总人口651.66万人,比上年增加2.43万人。常住人口537.8万人,比上年增加1.2万人。城镇化率34.8%,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8.88万人,出生率为13.65‰;死亡人口4.81万人,死亡率为7.4‰;自然增长率为6.25‰。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9.9。18岁以下人口139.17万人,占总人口的21.4%,比上年末减少0.4个百分点;18-35岁人口193.39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02万人,占总人口的29.7%,比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35-60周岁人口221.09万人,占总人口的33.9%,与上年持平;60岁以上人口98.02万人,占总人口的15.0%,比上年末提高0.6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31元,增长13.5%;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1.46%,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5.09平方米,比上年增加4.7平方米。 农民人均纯收入6635元,增长16.0%;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470元,增长18.6%,其中食品支出增长25.3%,衣着支出增长16.2%。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0.6%,比上年增加2.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拥有住房面积35.7平方米。 年末人均储蓄存款10206元,比上年增加1575元,增长18.2%。 年末城镇职工参加养老保险的有26.09万人,增长13.9%;城乡居民参加养老保险335.42万人,增长87.1%;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人数达530.8万人,参合率达97.6%。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水资源总量25.12亿立方米。全年降水量780.6毫米。 全年平均气温为15.6℃。 全市当年造林面积8909公顷,四旁(零星)植树938万株。 全年全社会综合能源消费量(等价值)645.44万吨标准煤,增长9.08%,单位GDP能耗0.7753吨标准煤/万元,下降3.08%。 全年废水排放总量15889万吨,废水中COD排放总量10.78万吨;废水中氨氮排放总量1.03万吨,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总量3.55万吨,废气中氮氧化物排放总量6.84万吨。全年化学需氧量较上年削减3.97%,氨氮较上年削减5.03%,二氧化硫较上年削减1.98%,氮氧化物较上年削减5.94%。 环境空气质量二级。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7.54%,空气污染指数API年均值为63。新汴河、沱河、浍河水质基本达到功能区标准,满足水质目标要求。 城市区域声环境等效声级均值和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均值分别为51.1dB(A)和65.2dB(A)。符合区域《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 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水量达标率均为100%。 全市省级生态乡镇7个,省级生态村43个。 年末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18万吨,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8.34%,增长16.5%。城市集中供热面积18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到26.28%。 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共死亡231人,比上年下降3.8%。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252。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14人,下降12%;道路交通死亡人数为214人,下降3%。全年火灾事故死亡4人,火灾事故损失额249.29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