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金堂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在世界经济复苏明显放缓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严峻形势下,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上下,紧密围绕“五大兴市”战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快中求好、做大总量、优化质量”的工作基调,着力实施“三大战略”,奋力推进“三区建设”,务实创新,锐意进取,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经初步测算,201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2.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3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93.7亿元,增长20.4%;第三产业增加值71.3亿元,增长11.6%。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关系为18.4:46.3:35.3。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GDP达28102元,增长22.8%。 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127.3亿元,同比增长16.4%,占全县GDP的比重为62.9%。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886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就业人数1.2万人;城乡失业人员再就业1101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04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4%。 二、农业 农业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态势,农村经济运行良好。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6.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8%。其中农业总产值33.5亿元,增长4.8%;林业总产值0.6亿元,增长2.1%;牧业总产值18.7亿元,增长5.2%;渔业总产值1.2亿元,增长2.6%。 全县粮食播种面积6.4万公顷,比上年减少217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34.3万吨,增长1.2%;油料产量4.4万吨,增长2.8%;水果产量20.1万吨,增长1.5%;蔬菜产量92.9万吨,增长3%。 养殖业稳定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10.5万吨,比上年增长2.4%;生猪出栏98.1万头,增长2.6%;肉牛出栏4.6万头,增长2%;肉羊出栏26.3万只,增长2.4%;小家禽出栏976.4万只,增长2.2%;蚕茧产量0.28万吨,增长2%。年末大牲畜存栏3.9万头,增长3%;生猪存栏50.6万头,增长3%。 实施二期天然林保护工程,管护1514亩国有林和146314亩集体公益林。完成龙泉山脉生态植被恢复工程新造林4.86万亩,幼林抚育10.4万亩。完成巩固退耕还林成果4.65万亩,保存率100%。全县义务植树150万株,完成165万株,占目标任务的110.0%,尽责率92%,成活率、保存率85%。加强森林防火宣传工作,全年火灾损失率控制在0.1‰以内。 全年水产品产量0.79万吨,比同期持平;淡水养殖面积1737公顷。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21.31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362台,农用载重汽车120辆,农用运输车567辆。全年机耕地作业面积4.5万公顷,机电灌溉作业面积3.9万公顷,机械收获面积1.6万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57.9亿元,比上年增长19.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08户,实现增加值48.6亿元,增长19.9%。 工业经济效益提高。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产值140.2亿元,增长43.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9.1亿元,增长38.1%。实现利税总额21.0亿元,增长103.7%;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9.7亿元,增长98.0%。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5.8亿元,比上年增长22%。年末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22个,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33.8亿元,增长20%。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引资 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3.6亿元,比上年增长22.2%。其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116.2亿元,增长4.4%;技术改造完成投资34.6亿元,增长77.3%;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52.8亿元,增长47.3%;工业完成投资59.1亿元,增长67.2%。 全县到位内资75.5亿元,增长29.7%;实际使用外资8955万美元,增长27%;新引进符合市考核口径的重大项目16个。全年三次产业新引进项目119个,其中:工业项目28个,农业项目83个,商贸旅游及其他项目8个;投资上亿元的项目39个,其中工业项目21个,农业项目11个,其他项目7个。实现出口创汇7228万美元,增长48.2%。 五、贸易业 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6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5.9亿元,增长9.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6亿元,增长101.2%。分消费形态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9.2亿元,增长10.9%;住宿、餐饮业零售额9.3亿元,增长17.2%。 六、交通和旅游 公路里程增加。年末,全县公路总里程2034.5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6.5公里,一级公路67.18公里,二级公路145.03公里,三级公路93.57公里,四级公路1579.29公里,等外路145.39公里。 全年实现旅游收入2.86亿元,增长40.2%;接待国内游客32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8.9%。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财政总收入31.1亿元,降低31.4%。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1.6亿元,增长20.7%;其中税收收入7.6亿元,增长13.0%。地方公共财政支出24.3亿元,增长3.4%。 金融运行平稳。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94.4亿元,比年初增加26.5亿元,增长15.8%。其中,单位存款余额55.7亿元,比年初降低0.2亿元,降低0.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36.6亿元,比年初增加25.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2.7%。各项贷款余额103.9亿元,比年初增加17.7亿元,增长20.6%。 保险市场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年保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2.84亿元,各类保险赔偿与给付支出0.15亿元。 八、文化、体育、卫生和教育 建成6个文化服务示范点、6个农民工子女艺术培训基地、4个乡镇综合文化示范站、22个村文化示范活动室、20个农家书屋示范点。建成42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1处乒乓球广场,为农民集中居住区配置体育健身设施5套。新建30个村广播室,开通16个新建聚居区有线广播和光纤电视,完成2个“村村通”发射台数字化改造,发展地面数字电视用户6168户,发展农村光纤电视用户3000户。 举办“文化四季风·民俗闹春、音乐消夏、欢歌庆秋、劲舞暖冬”、“百姓故事会”等文化活动1565场。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66次,全面推广普及太极运动,组织开展太极拳活动15次。推进农村电影“四进”工程(即进村组、进社区、进校园、进中心养老院),已放映农村电影2600场(包括300场爱国主义教育电影)。 5月15日-17日,2012年全国百城千村健身气功交流活动现场会在我县举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