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3-04-19 漳州市统计局

八、财政和金融

财政总收入205.48亿元,比上年增收30.95亿元,增长17.7%。其中,上划中央收入73.77亿元,增长18.2%;地方级财政收入131.71亿元,比上年增收19.61亿元,增长17.5%。全年财政支出220.93亿元,增长21.1%,其中,教育支出41.12亿元,增长22.8%,科学技术支出3.01亿元,增长16.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3.41亿元,增长23.0%,医疗卫生支出18.66亿元,增长18.6%,农林水事务支出29.32亿元,增长18.9%。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525.74亿元,增长19.4%;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212.63亿元,增长20.3%。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拥有各级各类学校3508所,全年招生26.73万人,年末在校生92.49万人。其中,普通高等学校7所,全年招生1.92万人,年末在校生6.25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2.11万人,年末在校生5.68万人;普通高中招生2.85万人,年末在校生8.55万人;初中招生6.02万人,年末在校生17.42万人;小学招生5.97万人,年末在校生33.37万人;幼儿园入园7.74万人,年末在园幼儿18.14万人。校安工程已全部开工,开工面积173.8万平方米,新改扩建50所公办幼儿园。

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92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7家,南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获批更名为漳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全市授权专利突破2000件,达到2035件,专利授权量增长率达22.5%。其中发明专利137项,实用新型专利1078项,外观设计专利820项。

年末共有省级质量技术检测中心3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0个,法定产品质量检验机构4个。

2012年末全市共有综合台站2个,测震台6个,强震台10个,海峡台阵1个16个子台,烈度速报台13个,GPS连续观测台站6个,流动地磁13个,流动重力33个,水准5个,前兆观测台站5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共有群艺馆12个,文化馆11个,博物馆、纪念馆12个,图书馆10个,专业艺术团体10个,电影放映单位26个。全市拥有广播电台11套,电视台2套;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1%,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1%。到2012年全市有2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新改扩建乡镇综合文化站114个、农家书屋1650家。建成一批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数字电影院、乡镇文化综合站,实现全市行政村农家书屋全覆盖。市档案馆晋升为国家二级综合档案馆。

年末共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4412个,其中医院66个,卫生院106个。卫生机构床位数14418张,卫生技术人员15434人,其中医生0.58万人,注册护士0.62万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全市共有教练员102人,运动员3059人;2012年建成418个农民健身工程,行政村健身工程覆盖率达95.2%。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482.47万人,总户数134.30万户;常住人口490.0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7.7‰。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51元,增长13.3%,农民人均纯收入10389元,增长13.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6231元,增长13.4%,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582元,增长14.0%;城镇与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43.3%和46.4%。

社保扩面任务提前完成,发放社保卡420万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大病医疗费用统筹基金支付比例进一步提高。出台《关于全面推进医疗卫生资源建设的若干意见》,漳州市第三医院投入使用,建成468所村卫生所。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稳步推进,新农合参合率达99.99%。深入实施“生育文明·幸福家庭”促进计划,人口计生综合水平位居全省第二位。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5840套,基本建成12201套。老龄工作扎实推进,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站259个,其中,建成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站243个,建成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16个,实现全市社区全覆盖。

十二、资源、环境、安全生产

初步核算,2012年全年能源消费总量908.85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6.7%。全社会用电量增长9.4%。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51%。

全市城市新增建成区绿地面积128公顷,绿地率39.5%;新增公园绿地面积73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39平方米。

国家级“生态市”和“森林城市”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建立生态公益林储备库试点,节能减排指标控制在省下达任务范围内。九龙江流域(漳州段)Ⅰ-Ⅲ类水质达标率96.9%,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深入实施“安全生产年”活动,安全生产四项控制指标全面下降。2012年,全市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926起,比上年下降18.6%;死亡316人,下降11.0%;受伤749人,下降28.3%;直接经济损失1660.47万元,下降22.4%。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安全生产事故死亡率为0.157,下降21.1%;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10万人死亡率为0.58,下降20.5%;10万人口火灾死亡率为0;特种设备万台死亡率为0;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733起,死亡297人,受伤741人,直接经济损失214.33万元;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2.94人,下降9.3%。

注:1、本公报所列数据为2012年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及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本公报“规模以上”工业系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批发零售贸易与住宿餐饮业部分“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与住宿餐饮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企业(含外贸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企业和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餐饮企业。

4、2012年起固定资产投资实行新口径,固定资产投资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剔除农户投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