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州古丈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04-19 湘西州古丈县统计局

2012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各种挑战,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牢牢把握“稳中求进,能快则快,又好又快”的工作总基调,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兴县,绿色产业富民”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全县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进步。

一、综合

2012年,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15.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1%,三次产业中,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2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4.19亿元,增长25.2%;第三产业增加值7.54亿元,增长11.0%;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11820元;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达到11.1%,比重比上年增加2个百分点,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2.3:26.0:51.7调整为23.1:27.5:49.4。

涉及全县21项为民办实事项目,通过考核验收,全面完成。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经济发展有差距。县域经济总量依然较小,质量和效益不高,2012年全县GDP占全州经济总量仅3.8%,占全省经济总量仅0.07%;财力较弱,人均财政收入仅为全省、全州平均水平的29%和70%。二是产业基础较薄弱。现代农业发展缓慢;工业结构单一,矿业发展方式粗放,精深加工不足;旅游产业发展层次不高,配套设施不完善,商贸、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三是民生改善有差距。贫困面大,贫困程度较深,全县还有44个国家重点贫困村,城乡居民收入较低。四是发展环境欠优化。政务环境、融资环境和施工环境经济有待进一步优化。五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基础设施项目和民生事业项目资金配套压力大,财政运转较困难。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2012年,县委、县政府继续加大对“三农”工作的力度,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以新农村建设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总抓手和着力点,突出发展特色农业,力促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和谐,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同步增长。全年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为5.29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农业产值35540万元,增长9.2%,林业产值3769万元,下降23.2%,牧业产值11731万元,增长2.0%,渔业产值1327万元,增长24.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504万元,增长4%。全县粮食播种面积9.21千公顷,下降0.22%。粮食总产量36160吨,同比增长1.28%,其中,稻谷产量26822吨,同比增长0.67%。

农业产业化有新成效。在抓好粮食、畜牧水产、林业等产业的基础上,全力推进“两叶一果”工程,经济效益稳步提高。茶叶产业加快推进,2012年全县新扩茶园3.15万亩,成活率90%以上,人均面积全省第一。全年茶叶生产加工总量达2946吨,实现产值2.12亿元,增长29.3%。以英妹子、茶叶总厂为龙头的茶叶加工企业已达28家,县内外销售网点达到68个。同时,以红石林实景作背景,成功举办了中国(古丈)第二届茶文化节——“红石林杯”茶歌大奖赛,“古丈毛尖”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高。烟叶产业来势较好,全县完成烟叶种植面积2.14万亩,实现收购烟叶5.9万担,实现产值7259万元,同比增长46.2%。柑橘产业稳步发展,启动实施了橘园病虫害综合防治试点,柑橘培管、品改和病虫害防治得到全面加强,全年柑橘总产量达4.5万吨,实现产值4050万元。

新农村建设扎实开展。积极推行第一支书制度,坚持县级干部带头联村定点和单位包村、干部挂户的对口扶贫工作责任制。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整村推进扶贫、“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深入开展。投入专项扶贫资金3617万元,圆满完成了“十二五”新一轮建整扶贫任务。

三、工业和建筑业

新型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工业主导地位不断加强。2012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7.55亿元,实现增加值2.83亿元,比上年增长26.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97亿元,实现增加值1.54亿元,增长28.1%,工业经济增速位居全州第一。全县工业企业、工业项目实现税收和基金收入共计7514万元,增长126.5%。全县重点工业项目加快推进,1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亿元,并于2012年9月顺利投产运营,实现产值1.3亿元;宏源、汉瑞精钒加工、华仁3万吨电解锰和惠闽石材等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5亿元。

建筑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达1.37亿元,增长22.3%。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保持高速增长。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5亿元,增长30.9%,增速位居全州第三。其中城镇投资完成6.4亿元,下降0.3%,非农户投资完成3.8亿元,增长173.4%,跨地区项目投资完成0.3亿元,下降56.8%。

重点项目进展顺利。交通方面:永吉高速古丈段征地拆迁、河迁公路改造、河蓬公路及古沅二期公路改造、农村通畅工程等项目累计共完成投资人1.67亿元。水利方面:古阳河水库、全国小农水重点县、农村安全饮水、中小河流治理、小Ⅱ型水库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等项目加快推进,累计共完成投资4320万元。城镇建设方面:天润茶都商业中心、德润体育文化中心、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自来水厂改扩建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共完成投资2.78亿元,新型城镇化建设进一步加快。工业招商项目实现投资3.3亿元,项目投资结构不断优化。

五、贸易和物价

城乡市场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4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其中:批发业1.17亿元,零售贸易业1.44亿元,住宿餐饮业0.93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3.1%、12.3%、30.2%。在总计中:城市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26355万元,增长15.1%;农村9092万元,增长22.0%。

招商引资工作有新突破。全年共实施招商引资内联项目23个,合同引资578948万元,实际到位资金6.33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11.12%,同比增长34.5%。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温和上涨。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2%,其中消费品价格指数为102.8%,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为100.5%。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为102.2%,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99.1%,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为101.7%。

六、旅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