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桃源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04-19 常德市桃源县统计局

2012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总揽,以加快转型升级、突出工业强县、主攻项目建设为主线,积极应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极端天气频繁和复杂多变的经济运行环境,科学谋划,务实创新,全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发展目标,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在“打造现代产业、建设幸福桃源”、努力构建全面小康社会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综合

初步核算,2012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960257万元,比上年增长11.1%。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567151万元,增长4.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1.8%;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718174万元,增长15.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6.4%;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674932万元,增长14.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1.8%。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1.4:35.7:32.9调整为28.9:36.7:34.4。

省市“为民办实事”指标全面完成。新建农村公路73公里,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6座,新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5万人,新解决广播电视盲村用户收视问题4264户,建设农家书屋112家,改造农村危房700户,新完成行政村配电网改造工程11个,新增通电话自然村27个,金融服务所有乡镇全覆盖,新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1个,新建农村沼气池1500个,农村环境整治工程之建设垃圾转运站7个、建设垃圾填埋场8个、配置大型清运车辆2台、配备垃圾清运人员150人,扩改建乡镇敬老院6所,农村五保户年分散供养标准人均达到2000元,农村低保月人均救助标准达到101元,城市低保月人均救助标准达到243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新增城镇就业5668人,保障性安居工程之租赁补贴完成120户、廉租住房建设完成510套、公共租赁住房完成480套、城市棚户改造完成511户、林区危旧房改造完成102户,新建改造农贸市场2个,敞开式小区配套管理工程之设施配套完成2个、规范管理完成2个,危桥改造工程之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完成9座、干线公路危桥改造完成5座,新完成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9所,学前教育普惠工程之新建扩建公办幼儿园完成12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完成4所、小区配套幼儿园完成1所,食用油放心工程之建立油菜标准化生产万亩示范片2个、建立绿色油菜生产基地25万亩、推进棉花高产创建“良种良法”面积15万亩、无公害油茶面积35.1万亩、50头以上生猪养殖企业70%实行标准化养殖等项目全面达标。

当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经济总量不大,县域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支撑力不强,经济增长后劲不足;县级财政缺乏调控与抗风险能力,县乡村债务化解难度大;城乡居民增收、就业等方面压力较大,地区、城乡与行业之间收入差距大,维稳形势不容乐观;生产要素和环境制约明显,创新发展、转型发展、持续发展任务艰巨。

农业

2012年,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行价)903347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4%;其中农业产值417196万元,增长1.7%;林业产值33288万元,增长5.7%;牧业产值404208万元,增长2.2%;渔业产值36675万元,增长19.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1980万元,增长0.4%。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67151万元,增长4.0%。

全县粮食种植面积215.94万亩,比上年增长5.7%,其中稻谷种植187.22万亩,增长1.0%。油料种植83.45万亩,减少2.6%,其中油菜种植80.15万亩,增长1.1%。棉花种植21.30万亩,减少2.3%。苎麻种植1.10万亩,减少83.1%。烟叶种植1.50万亩,持平。甘蔗种植0.60万亩,减少50.0%。蔬菜种植22.91万亩,减少3.2%。

全年粮食总产量776526吨,比上年增产2.8%,其中稻谷产量715557吨,减产0.7%。油料产量107764吨,减产5.6%,其中油菜籽产量102592吨,减产1.4%。棉花产量22365吨,增产8.0%。苎麻产量1609吨,减产81.8%。烟叶产量1785吨,增产3.7%。甘蔗产量12000吨,减产49.9%。蔬菜产量256536吨,减产1.7%。茶叶产量4780吨,增产2.1%。水果产量166217万吨,减产4.7%,其中柑桔产量110000吨,增产1.1%。

全年共造林55800亩,零星植树300万株,完成退耕还林8000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4736亩,完成中幼林抚育60000亩,新造优质油茶7000亩,油茶低产林改造7800亩。采伐木材55280立方米,比上年减少15.8%;竹材采伐256万根,增长0.3%;油茶籽产量6965吨,增长1.4%;油桐籽产量562吨,增长0.2%。

全年生猪发展173.75万头,比上年增长1.8%,其中出栏113.48万头,增长1.4%,存栏60.27万头,增长2.4%。牛发展18.98万头,增长5.4%,其中出栏4.92万头,增长24.9%,存栏14.06万头,持平。羊发展137.46万只,增长3.1%,其中出栏82.60万只,增长4.9%,存栏54.86万只,增长0.7%。家禽发展4270.07万羽,增长1.0%,其中出笼3000.15万羽,增长0.5%,存笼1269.92万羽,增长2.2%。禽蛋产量75600吨,增长2.1%。牛奶产量160吨,减少59.5%。全年肉类总产量137739吨,增长2.3%。

全年淡水养殖面积140016亩,与上年基本持平;水产品产量40240吨,增长7.3%;其中鲜鱼产量35255吨,减少1.8%。

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83.15万千瓦,比上年减少12.5%。拥有农用运输车2068台,持平。拥有拖拉机5083台,减少16.8%。全县化肥施用量125762吨,减少2.2%。农药施用量1042吨,减少2.3%。农村用电量14672万千瓦时,增长3.0%。

工业和建筑业

2012年,全县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624693万元,比上年增长15.3%。规模工业企业户数达到52家,比上年增加7家。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641778万元,增长16.8%;其中新产品产值51892万元,增长13.9%。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82122万元,增长15.9%;其中,轻工业增加值70770万元,增长12.1%;重工业增加值411352万元,增长16.5%。非公有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55080万元,增长16.4%。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3755万元,增长17.2%。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国有工业3629万元,增长24.9%;股份制企业300979万元,增长19.7%;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66843万元,增长11.3%;其他经济类型企业10671万元,下降3.8%。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1615229万元,产销率98.38%;应交增值税64267万元,增加35206万元;实现利润83578万元,增加17313万元;工业亏损企业6个,增加5个,亏损额1066万元,增加902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铝锭329990吨,比上年增长2.4%;生产水泥96.22万吨,增长1.7%;生产罐头21250吨,增长101.0%;生产食用植物油23862吨,增长39.4%;生产饲料159442吨,增长28.7%;生产棉布3197万米,增长84.5%;生产棉纱15219吨,下降2.2%;生产精制茶8938吨,增长23.0%;生产化学肥料79342吨,基本持平。发电量574707万度,增长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