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汉寿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04-19 常德市汉寿县统计局

2012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稳增长、办实事、促和谐”工作部署,县域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工业强县、城镇兴县、旅游活县、幸福汉寿”的发展战略稳步推进。

一、综合

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57.88亿元,增长12.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79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54.62亿元,增长16.4%;第三产业增加值66.47亿元,增长14.2%。三次产业构成比为23.3:34.6:42.1,比上年,一产业下降2.4个百分点,二产业上升1.0个百分点,三产业上升1.4个百分点。

省实事项目投入39935万元,市实事项目投入39535万元,实事项目全面完成。建设农村公路39.7公里;农村公路危桥改造24座;省干线公路危桥(S205线朝阳桥)已完成桥体下部构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5座;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5.9万人。解决广播电视盲村用户收视问题1508户;建设农家书屋230家。新增廉租住房756套;新增公共租赁住房450套;租赁补贴805户;城市棚户区改造200户;林区危旧房改造20户;垦区危旧房改造1000户;敞开式小区设施配套工程2个;敞开式小区规范管理工程2个。农村危房改造2030户;扩改建乡镇敬老院2所;农村五保户分散供养标准提高到2050元;城市低保月人均救助水平提高到259元;农村低保月人均救助水平提高到112元。新增城镇就业5218人;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行政村配电网改造19个。建设义务教育合格学校5所;新扩建普惠性公办幼儿园9所;建设普惠性民办幼儿园5所;建设普惠性小区配套幼儿园1所。建设农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1个。新建农村沼气池1506口。农贸市场提质改造工程2个。建设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垃圾转运站2个;配置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大型清运车8台;配备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垃圾清运人员571人。建立油菜标准化生产示范片1万亩;建立绿色油菜生产基地20万亩;推进棉花高产,创建“良种良法”种植面积11万亩;无公害油茶面积21万亩;50头生猪养殖企业有70%实行标准化养殖;食用油生产加工企业和使用食用油生产加工企业原材料合格率达到100%,产品出厂合格率100%;进入市场流通的食用油100%取得合格证明,食用油经营户100%建立台账,散装食用油油容器、标识100%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县城学校和幼儿园食堂、三星级以上酒店和大型餐饮企业80%使用预包装优质油;以油炸食品为主要经营品种的连锁经营、规模较大的快餐店80%使用预包装优质油;严厉打击非法生产使用“地沟油”“潲水油”及其他劣质食用油的黑窝点,做到了举报1起打击1起;学校、幼儿园、机关食堂、三星级以上酒店、大型餐饮企业100%建立餐饮废弃物台账;小餐饮废弃物台账达到40%;制定示范创建标准,组织评选活动,加强放心食用油示范点建设单位5个。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1.94亿元,增长4.2%。其中,种植业产值28.76亿元,增长3.23%,林业产值0.56亿元,下降0.58%,畜牧业产值23.06亿元,增长0.89%,渔业产值8.09亿元,增长19.9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47亿元,增长5.2%。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58.68万亩,下降0.02%。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58.86万亩,增长0.8%,总产量61.76万吨,增长2.39%。油料播种面积60.8万亩,增长0.65%,总产量6.96万吨,增长5.18%。棉花播种面积13.51万亩,增长8.12%,总产量1.24万吨,增长10.56%。麻类播种面积1.52万亩,下降45.64%,总产量0.29万吨,下降44.48%。蔬菜播种面积16.65万亩,增长4.43%,蔬菜总产量29.97万吨,增长5.13%。水果总产量6.28万吨,增长6.54%。全年出栏生猪91.21万头,增长4.13%,肉牛1.11万头,增长6.73%,肉羊4.36万头,增长8.73%,家禽出笼772.6万羽,增长3.81%,禽蛋产量3.14万吨,增长39.2%。肉类总产量7.45万吨,增长3.49%。水产品总产量6.87万吨,增长7.2%,其中:珍珠产量81吨,下降9.03%,龟鳖产量1394吨,增长1.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部工业增加值40.77亿元,增长16.8%。9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增长27.7%,增加值增长18.1%

规模工业全年生产大米23.49万吨,增长24.7%;罐头9800吨,增长19.7%;机制纸及纸板13599吨,下降54.0%;人造板3.42万立方米,下降57.0%;纱1.31万吨,下降21.6%;布273.0万米,下降35.3%;混合饲料7.88万吨,增长67.4%;矿山设备1.46万吨,增长55.5%;水泥43.42万吨,增长6.6%;铝合金1219吨,增长5.2%;农用氮化学肥料(折纯)0.47万吨,下降72.4%。混凝土搅拌车1685台,增长2.5%;电缆4.12万千米,增长114.1%;通信及电子网络电缆3.54万对千米,增长124.4%。

规模工业实现销售产值136.23亿元,增长29.1%,产销率为97.9%。完成出口交货值4.35亿元,增长20.5%。规模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18.4亿元,增长24.25%,上交税金1.95亿元,增长87.5%,实现利润5.67亿元,增长16.16%。亏损企业8家,增加1家,亏损企业亏损额1837万元,增加亏损1189万元。

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3.84亿元,增长15.3%。资质建筑企业完成建安产值19.2亿元,增长29.8%,施工面积180.78万平方米,增长24.32%,竣工面积84.06万平方米,增长47.02%,年末建筑从业人员10921人,增长100.45%。

四、固定资产投资

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项目及房地产完成投资86.64亿元,比上年增长42.7%。其中:城镇项目投资70.5亿元,增长34.5%,农村投资8.42亿元,增长213.4%,房地产开发投资7.72亿元,增长37.4%。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1.66亿元,增长5.73%,第二产业投资46.52亿元,增长38.04%,第三产业投资30.75亿元,增长55.15%。

房地产开发企业21个,施工面积88.86万平方米,增长19.05%,其中住宅71.52万平方米,增长11.98%。商品房屋销售面积32.05万平方米,增长3.99%,商品房销售额8.27亿元,增长21.26%。

五、贸易和招商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61亿元,增长15.8%,其中批发零售贸易38.68亿元,增长14.9%,住宿、餐饮业销售额5.93亿元,增长22.0%。实现批发零售贸易增加值8.55亿元,增长13.5%,实现住宿、餐饮业增加值4.37亿元,增长13.8%。

全县共引进内资项目170个,引进县外境内资金19.08亿元;引进外资项目2个,到位资金3659万美元;实现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

六、交通、邮政和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