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定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3-04-08 上海市嘉定区统计局

年内,我区公交企业共新增和更新了55辆公交车,空调车比例达到99.2%。新辟2条公交线路,调整和延伸19条公交线路,在18条公交线路上增加了运能,进一步方便市民公交出行。至年末,全区共有公交候车亭499座,公交线路67条,营运线路长度1320公里,区域内营运线路长度737公里。我区公交企业营运车辆502辆,全年区内公共交通客运量达8493.5万人次。现有出租汽车870辆,其中区域性出租车760辆,客运量2184.1万人次,营业收入2.1亿元。

邮政业务得到巩固和发展,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9亿元。收寄国际、国内函件2875万件,比上年增长14%;国内普通包裹19.6万件;代理快递包裹3.4万件,代理国际包裹1.1万件;发送各种报刊杂志3718万份。年末邮政代理储蓄余额56.7亿元。

电信业务保持稳定发展。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收入8.0亿元,比上年增长7.7%。电信CDMA移动用户数新增4.6万户,比上年增长18.1%。宽带用户数达到25.8万户,比上年增长10.9%。其中,家庭宽带城市光网用户比上年增加5.4万户,家庭城市光网用户的宽带速率最高可达30M。IPTV用户规模达到7.7万户,程控电话交换机总容量76.3万门,固定电话用户数42.2万户,其中住宅电话24.3万户。

六、金融业和国有资产

金融业务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28.7亿元,比上年可比增长25.4%。12月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715.7亿元,比年初增长12.6%,其中企业存款886.9亿元,比年初增长7.6%。金融机构贷款余额841.6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490.0亿元,比年初增长8.7%;短期贷款278.1亿元,比年初增长8.0%;个人住房贷款149.7亿元,比年初下降0.3%。

国有资产运营和监管的框架体系不断完善,明确了区管功能性公司、区域性公司、产业类公司、多元类公司和政策性公司“3×3+2+1”的总体架构。2012年,纳入年报合并范围的区属企业资产总额779.6亿元,同比增长12.4%;负债总额510.1亿元,同比增长12.5%;净资产269.4亿元,同比增长12.3%;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9.6亿元,同比增长2.9%;实缴税金4.8亿元,同比下降0.1%。

七、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小幅回落。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98.8亿元,比上年下降1.6%。其中工业投资117.0亿元,城市基础设施投资26.5亿元,社会事业投资18.4亿元。从产业投向看,第二产业投资117.0亿元,比上年增长6.3%;第三产业投资281.7亿元,比上年减少4.5%。按经济类型分,外商投资72.3亿元,港澳台投资24.5亿元,内资302.0亿元,其中私营企业投资110.5亿元。

重点推动新城“一核两翼”范围内保利、龙湖、金地、合景、新光等住宅、商业商务配套建设。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26.7亿元,比上年下降5.3%。其中住宅投资134.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8.3%。商品房新开工面积427.7万平方米(房管局口径),比上年下降20.2%;竣工面积408.6万平米,比上年增长31.0%。商品房现房销售面积105.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5.5%,销售额103.4亿元,比上年增长16.7%;期房销售面积128.8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5.9%,销售额186.1亿元,比上年下降9.7%。

继续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全年完成保障性住房投资额52亿元,比上年减少6.6%,占房地产投资总额的22.9%。施工面积334.3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16.6%,占全区施工面积的23.7%。其中,新开工面积118.8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41.3%,占全区新开工面积的27.8%。

加快区属动迁安置房建设,完成动迁安置房地块项目认定5幅,总建设用地21公顷,规划建设总量约48万平方米。分别是江桥华江B地块、菊园E03-2/E03-4地块、工业区城北路东/胜竹路北地块、工业区城北路西/树屏路南地块、黄渡大居17A-01地块。完成动迁安置房项目招标1幅,为江桥星火二期地块,建设用地13.4公顷,建设总量30.8万平方米。

八、市政建设和城市公用事业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完善内外交通网络,推动嘉闵高架北段、伊宁路上跨沪嘉快速立交等重大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促进三大组团有效对接、紧密联动。优化公交线网布局,坚持动态交通与静态交通相结合,开展11号线花园站和14号线前期工作,提高轨道交通网综合服务和辐射能力。推进高(快)速路建设,S6建成通车,完成S5二期改造工程,加快嘉闵高架路北段前期动迁。

城市公用事业发展良好。全年自来水用水量15809.5万吨,比上年增长2.7%,其中工业用水8255.0万吨,比上年减少1.7%;居民生活用水7554.5万吨,比上年增长8.0%。至年底全区天然气用户数达27.8万户,用气量16280.6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0.0%,其中居民用气量5293.4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5.0%;液化气供应总量3.3万吨,比上年增长1.5%。

九、对外经济

外资引资速度平稳,引资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年累计引进合同外资6.5亿美元,其中第三产业占比达到74.7%;累计批准新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数189个,成功引进股权投资和管理类企业240家,引进总部型外资企业4家。至2012年底,全区股权投资和管理类企业共545家,外资总部型企业达39家。

外贸出口维持小幅增长态势。全年完成外贸出口总额95.9亿美元,同比增长0.3%。其中,加工贸易出口45.2亿美元,同比下降4.6%;一般贸易出口50.6亿美元,同比增长5.1%。从我区三类企业出口情况来看,依旧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全年累计出口77.4亿美元,占全区出口总额的80.7%;自营进出口企业累计出口16.3亿美元,同比增长1.1%。从出口国别来看,出口北美洲24.3亿元,同比增长9.7%;出口日本18.2亿美元,同比增长2.5%;出口欧盟13.7亿美元,同比下降8.1%;出口东盟8.9亿美元,同比增长10.8%。全年进口总额80.2亿美元,同比下降10.4%。

十、旅游业

旅游业保持蓬勃发展势头。全年接待游客1322.9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66.2%;实现旅游直接收入20.9亿元,同比增长7.8%。全区星级宾馆11家,客房数1463间,年平均出租率55.2%。旅行社58家,全年接待游客93万人次。全区共有A级旅游景点6家,其中4A级景点4家,3A级景点2家。

挖掘特色旅游资源,拓展传统旅游市场。在举办好上海汽车文化节、上海马陆葡萄节、上海南翔小笼文化展和上海孔子文化节四大品牌节庆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整合资源,丰富节庆项目,全年共开展购物旅游节、全国荷花展和汽车音乐节等十多项百余个活动,呈现出“月月有活动,季季有节庆”的特色,形成了资源整合、产城融合、商旅联合、游客参与度高、市场消费拉动明显、城市形象宣传集聚的良好局面。今年我区首家五星标准的颖奕皇冠假日酒店和四星标准的中青旅纽宾凯酒店相继开业,大大提升了旅游配套服务能级,为推进旅游目的地建设打下扎实基础。旅游咨询服务网络已基本形成,安亭、南翔和嘉定新城等6个街镇完成了市政府实事工程??——旅游信息触摸屏的安装工作,进一步方便了市民游客的出游咨询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