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04-01 南昌市统计局

南昌市统计局

2013年3月29日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是南昌全面打造核心增长极的开局之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为实现绿色崛起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进程迈出了新步伐。

一、综合

据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000.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5%。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9:57.9:37.2。人均生产总值58715元,增长11.6%。在全市生产总值中,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719.18亿元,增长13.1%,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57.0%提高到57.3%。

全年财政总收入500.16亿元,按同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21.6%。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40.02亿元,增长28.3%。从收入完成情况看,完成增值税15.19亿元,增长8.2%;营业税87.08亿元,增长29.3%;企业所得税25.78亿元,增长47.7%。县域财力显着增强,全年财政总收入超10亿元的县区达到10个,其中南昌县超60亿元、西湖区超50亿元,东湖区、高新开发区超40亿元。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45.51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其中,教育支出63.32亿元,增长23.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7.77亿元,增长11.4%;城乡社区事务支出45.71亿元,增长25.6%;医疗卫生支出31.03亿元,增长17.3%;农林水事务支出25.74亿元,增长20.3%;交通运输支出37.22亿元,增长53.0%;科学技术支出4.48亿元,增长20.5%;环境保护支出4.57亿元,增长17.2%。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上年上涨2.9%。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3.3%;服务价格上涨1.8%。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4%,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2%。

二、农业

农业生产:全年完成农林牧渔及服务业现价总产值249.35亿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农业产值93.01亿元,增长2.5%;林业产值2.87亿元,增长6.5%;牧业产值93.81亿元,增长5.7%;渔业产值54.88亿元,增长6.0%;服务业产值4.78亿元,增长7.2%。

农牧产品产量:全年粮食种植面积558.72万亩,比上年增长0.4%;油料种植面积129.95万亩,增长4.8%;棉花种植面积3.38万亩,增长22.9%;蔬菜种植面积58.26万亩,增长15.9%。全年粮食总产量243.65万吨,比上年增长2.8%;油料总产量12.57万吨,增长5.1%;肉类总产量36.03万吨,增长5.7%;生猪出栏数342.76万头,增长5.7%;家禽出笼4802.84万羽,增长5.7%;禽蛋总产量16.65万吨,增长5.3%;牛奶产量5.78万吨,增长18.0%。

渔业:全年水产品总产量36.9万吨,比上年增长3.0%。其中特种水产品产量10.71万吨,增长1.9%。

林业:全年造林6732公顷,比上年增长12.3%;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1.96%。

生产条件:全市已建成中小型水库492座,引水工程207处,机电排灌面积137.41千公顷,年末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91.06千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469.9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9.9%。年内完成机耕面积334.58千公顷、机播面积75.38千公顷;机械收获面积277.03千公顷。

农业产业化: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371家,比上年增长15.6%。其中国家级12家,占全省总量的30%;省级77家、市级282家,分别比上年新增25家、50家。371家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757.1亿元,比上年增长24.7%;农产品市场交易额188.1亿元,增长28%;实现利润33亿元,增长2.4%;农业产业化从业人员14.05万人,带动农户104.5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645个,增长12.5%;合作组织成员3.46万户,增长18.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2012年,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67.26亿元,比上年增长14.8%。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10.2%;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15.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15.6%;股份合作企业增加值增长29.0%;私营企业增加值增长18.7%。全市34个工业大类中农副食品加工业、造纸和纸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纺织业、医药制造业等18个行业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工业经济效益: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5%,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204.91亿元,增长23.2%;实现利税391.14亿元,增长19.9%。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92.49%。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55.03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的行业达到14个,较上年增加3个,分别是:农副食品加工业(463.80亿元);汽车制造业(449.96亿元);医药制品业(242.26亿元);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229.00亿元);纺织服装、服饰业(198.62亿元)、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73.54亿元);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64.04亿元);非金属矿物制造业(143.72亿元);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33.84亿元);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132.81亿元);烟草制品业(125.66亿元);专用设备制造业(121.10亿元);金属制造业(116.71亿元);通用设备制造业(102.57亿元)。

工业园区:2012年,全市省及省以上工业园区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676.04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716.34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实现利税292.24亿元,增长23.4%,其中税金138.63亿元,增长17.2%。全市入园工业企业在数量和规模上都比上年有所提升,入园工业企业户数达1411户,比上年增加20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717户,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70.7%。全市前20强工业企业中有18户落户园区,工业园区作为全市工业经济的主战场地位越来越显着。

建筑业:2012年,全市共有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471家,全年完成施工产值1335.16亿元,比上年增长32.5%;施工面积8319.73万平方米,增长18.9%;竣工面积3129.66万平方米,增长10.3%。以建筑业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35.45万元/人,增长26.2%。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2012年,全市500万元及以上项目共完成投资额2623.03亿元,比上年增长31.0%,其中,工业投资1118.33亿元,增长32.1%;房地产开发投资344.36亿元,增长23.0%。全年全市投资施工项目6636个,其中新开工项目5350个。

投资结构:2012年,全市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4.99亿元,比上年增长23.5%;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153.22亿元,增长32.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434.82亿元,增长30.3%。三次产业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比重由上年的1.4:43.6:55.0调整为1.3:44.0: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