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寻乌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外向型经济水平快速提升。2012年共签约外资项目3个,签约资金1367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43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16.19%。全年出口创汇金额为743.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5.88%。 个体、私营企业不断壮大。2012年末个体、私营企业户数达10282户,比上年增加1434户;从业人员27853人,比上年增加2543人。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随着工业经济的回升、投资规模的扩大、消费市场的拓展、财税部门的合力征收,财政收支跃上新台阶,突破4亿大关。2012年财政总收入达43068万元,比上年增长30.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9623万元,比上年增长39.7%。(1)从收入性质看:税收收入35710万元,比上年增长25.2%,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82.8%。(2)从征收部门看:国税部门完成16202万元,增长23.5%,地税部门完成19508万元,增长26.7%,财政部门完成7358万元,增长63.1%。财政总支出142298万元,增长35.2%。惠及民生类支出再创新高。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等民生类支出80870万元,增长22.6%,民生类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达到56.8%。其中,住房保障、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分别增长189.3%、下降12.8%和增长4.5%。 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不断扩大。随着机构网点的扩充、银行产品的增加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为企业发展、民生工程等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撑。2012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519193万元,比年初增长25.20%,其中,个人存款余额312517万元,增长25.22%。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258553万元,比年初增长28.48%,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36593万元,比年初增长41.17%,中长期贷款余额121960万元,比年初增16.72%,存贷比为49.8%。 保险业长足发展。2012年保险业务中保费收入19205万元,比上年增长251.35%;保险赔款案件4174件,比上年增加61件;赔款金额1932万元,比上年增长58.75%。 八、教育、文化、体育、卫生和广播电视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12年全县普通中学22所,与上年持平;小学145所,比上年减少1所。中小学校在校学生48075人、专任教师2907人,分别比上年下降2.72%和6.95%。初中、小学生入学率均达100%。初中辍学率1.34%,比上年减少0.66个百分点。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与上年持平。在园幼儿12976人,比上年下降3.52%。 文化事业日新月异。2012年末全县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博物馆(纪念馆)1个,剧院1个,文化站15个;采茶剧团1个。全年发行图书230.3万册,比上年增长26.88%。 2012年我县体育健儿获全省县级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二等奖及赛会优秀组织奖,2012年度省业余训练先进单位;承办了赣州市体育场馆建设经验交流会,并成功举办了寻乌县第二届全民运动会。 卫生医疗事业稳中有进。2012年末全县拥有卫生机构数24个,与上年持平;卫生技术人员484人,比上年增长3.20%,其中,执业医师248人,比上年增长5.98%。 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共15个,与上年持平。 我县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2012年广播覆盖率为90.0%,比上年增加3个百分点;电视覆盖率为98.5%,比上年增加0.5个百分点;有线电视用户27277户,比上年增长2.04%。 九、人口与人民生活 据公安人口统计年报,2012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为316446人,比上年下降0.21%;其中,农业人口264072人,比上年下降0.31%。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3901人。年内出生人口2503人,比上年增长37.83%;出生率为7.90‰,比上年增加2.17个千分点。年内死亡人口1848人,比上年增长175.82%;死亡率为5.83‰,比上年增加3.72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07‰。 据统计,2012年城镇单位年末从业人员11961人,比上年增长3.97;其中,在岗职工11463人,比上年增长3.34%。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39402万元,比上年增长26.87%;其中,在岗职工工资总额38443万元,比上年增长27.00%。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3519元/人,比上年增加7463元。农民收入明显增加,据贫困监测调查数据显示,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330元,比上年增加563元,增长14.95%。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得到巩固。2012年末全县城镇参加社保职工13821人,比上年增长0.32%;当年征缴社保费4800万元,比上年增长0.42%。农村社保参保人数150189人,比上年增长5.43%;当年征缴社保费1209.7万元,比上年增长4.57%。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0150人,比上年增长1.5%;失业保险基金支出169.5万元,比上年增长276.67%。 注:1、本公报所列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工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人均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 3、本公报部分数据系有关部门(行业)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