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呼兰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2013-06-28 哈尔滨市呼兰区统计局

九、城乡建设与公用事业

全年投资1.22亿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深圳大街等10条道路7.2公里,修建园区便道8条3.7公里。冬府路拓宽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对兰河大街等41条道路进行整修维护,总面积达到12.8万平方米。呼兰河大桥维修加固改造工程顺利启动。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10万平方米,改造棚户区14.9万平方米,落实廉租住房补贴886户382.7万元;呼兰河公园续建工程基本完成。新增城区绿化面积16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11盏。建成停车场15处,划定停车泊位1260个。增设更新公交站亭站牌132个,增改公交线路2条。购进垃圾压缩车16台、干扫车2台。改造农村泥草房5500户27.5万平方米。改造农村公路16条84公里;改建农村公路危桥19座。新上长岭镇集中供水工程,解决2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实施学院路街道小耿家屯等撤屯并村项目7个、大用镇沈八村等农民新居项目2个。

哈师大附中利民小区土建工程全部结束;创建标准化学校6所,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1所,改建公办幼儿园4所。建成9个市级体育示范社区。区中医院、妇幼保健院晋升为省二级甲等医院,完成大用镇卫生院医疗楼主体建设。城市低保标准由每月360元提高到41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年1500元提高到1718元。新建4个公办敬老服务中心。

全区集中供热面积达1585万平方米,增长21.9%,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5.0%。全年全社会用电量62280.2万千瓦时,增长2.3%,其中工业用电量26233.7万千瓦时,减少6.9%;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9667.1万千瓦时,增长9.6%;乡村居民用电量10832.1万千瓦时,增长9.8%。全区供气管道总长度370公里,天燃气用户5.9万户。

十、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

全年受理专利申请539件;授予专利权408件,增长1.5倍。

教育事业

全区现有普通高校16所,在校生11.6万人;成人高校3所,在校生2.1万人;具有研究生培养资质的科研机构1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所,在校生1.2万;普通高中6所,普通初中24所,普通小学49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89所。

文化事业

全区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全区有线电视用户11.8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6.5万户。呼兰电视台全年公共电视节目播出时间6106小时。全区电视覆盖率100%。

卫生事业

全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15个,其中医院9个、卫生院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个。卫生机构床位数2897张。卫生技术人员4371人,其中执业医师818人,注册护士880人。

体育事业

先后获得全省百万青少年上冰雪先进单位、哈尔滨市全民健身百日系列活动优秀组织等荣誉称号。全年共培训三级体育社会指导员157人。在哈尔滨市第十八届运动会上供获得各类奖牌83枚。为2个体育示范社区配备健身器材,为乡镇街道增设健身路径8套。

十一、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

年末户籍总人口622477人,比上年增加148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70106人。

居民收入

据抽样调查,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63.6元,增长12.4%;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9817元,增长14.6%。

社会保障

全区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22823人。全区享受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22431人,增加1169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1.3万人,其中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4.9万人。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100人。

社会福利

全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1808人,增长30.0%;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22137人,增长18.7%。

说明:

1、公报中所列数据均为2012年当年数。

2、绝对数按当年价计算,增幅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