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盟多伦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
2012年,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各级各部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积极推进和深化各项改革,发挥资源优势,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经济增长基础更加稳固,运行质量明显提高,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一、综合 经济总量继续扩大。全年地区生产总值67.4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9.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31亿元,增长6.8%;第二产业增加值49.24亿元,增长23.3%;第三产业增加值10.85亿元,增长11.1%。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中一、二、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11.9:71.0:17.1调整为10.8:73:16.2,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6828元,比上年增长12.4%。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60174万元,比上年增长20.3%。其中,税收收入51997万元,增长12.4%;非税收入8177万元,增长117.0%。全年财政支出110816万元,比上年下降25.5%。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1151万元,增长11.9%;农林水事务支出13938万元,增长1.1%;教育支出12896万元,下降21.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7083万元,增长25.2%;节能环保支出10282万元,下降60.1%;医疗卫生支出4384万元,下降17.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还不稳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较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较少,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产业关联度不强;财政收支矛盾仍较突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仍然偏低。 二、农业 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76.1万亩,与上年持平。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6.5万亩,与上年持平;受灾害气候影响全县粮食总产量41207吨,比上年减产48320吨,下降54.0%。全县油料播种面积1.3万亩,增长3.5%;油料产量317吨,下降42.5%。全县蔬菜播种面积7万亩,比上年增长2.8%;蔬菜总产量15.8万吨,比上年下降12.7%。 2012年全县牧业年度大小畜总头数18.9万头(只),比上年增加1.3万头(只),增长7.4%。其中,大畜14.4万头(只),下降6.6%;小畜4.5万只,增长108.4%。生猪3.6万头,与上年持平。全县牧业年度牛存栏14.1万头,比上年减少6.6%。全县牧业年度大小畜出栏10.6万头(只),出栏率60.5%,繁殖成活率88.9%。 全县年末大小畜存栏14.5万头(只),比上年同期增加0.7万头(只),增长4.9%。其中,大畜12.1万头,下降0.4%;小畜2.7万只,增长43.1%。年末牛存栏11.8万头,下降0.4%。全年年末生猪存栏2.4万头,增长1.3%。年内出栏大小畜9.9万头(只),出栏率71.4%,繁殖成活率89.3%。 全年肉类总产量1.8万吨,奶类总产量9.7万吨,禽蛋类产量2050吨,年末实有家禽23万只,全县畜禽产品产量与上年基本持平。 林业生态建设继续加强。全年共完成人工造林40万亩,全县封育面积52.2万亩,全年共完成四旁植树50万株,义务植树42.6万株。 农牧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9.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0%;全县共有拖拉机8027台,增长2.3%;农用排灌机1652台,与上年持平;机耕面积74.9万亩,下降1.3;机播面积74万亩,增长1.4%;全年农村用电量1010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7%;农业化肥施用量2458吨(折纯),增长6.9%;农药使用量65吨,增长1.6%;农用柴油使用量4788吨,增长4.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县工业增加值完成44.9亿元,比上年增长25.2%(可比价)。 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计23户,完成工业总产值88.96亿元,比上年增长27.8%,其中,重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6.36亿元,增长29.3%,轻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60亿元,下降8.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8.5亿元,增长26.9%(可比价)。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主要产品产量:铁矿石(原矿)231.2万吨、原煤119.6万吨、煤化工全年生产各类产品折合聚丙烯13.9万吨、发电量82053万度、水泥79.3万吨、商品混凝土76.95万立方米、乳粉6185吨。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81.75亿元,比上年增长17.8%;产品销售率91.9%,比上年下降7.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8亿元,下降12.2%。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3亿元,比上年增长6.7%(可比价)。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共完成47.86亿元,比上年增长6.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9亿元,增长55.1%;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9.2亿元,下降41.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5.8亿元,增长154.6%,一二三产业占固定资产投资的份额分别为6.1%、40.1%和53.8%。全县共有投资项目111个,本年已经完工和投入使用项目共计76个,新增固定资产25.8亿元。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66亿元,比上年增长15.9%。按行业分,全县批发业累计完成1.22亿元,增长13.6%;零售业累计完成8.37亿元,增长16.2%;住宿业累计完成779万元,增长14.7%;餐饮业累计完成0.99亿元,增长15.9%。按销售地区分,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7.38亿元,增长17.5%;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3.28亿元,增长12.3%,城乡消费市场同步繁荣发展。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全年客运周转量5357万人公里,货运周转量11.9亿吨公里,客货运综合周转量达到12亿吨公里。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7000多户,移动电话用户7万多户。全县已通电话的乡镇5个,行政村64个。全县有邮政局1处,邮政支局3处。全年接待旅游人数6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和16.1%。 七、金融保险业 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7家,各类保险机构8家。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5.6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储蓄存款16.4亿元,增长34.3%。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8.7亿元,比上年增长29.4%。其中,短期贷款6.2亿元,增长20.1%;中长期贷款12.5亿元,增长34.6%。 八、教育、文化、卫生 全县有成人中专学校1所。全县有职业高中1所,在校学生1884人,本年招收学生562人,本年毕业826人。全县有县镇普通中学3所,其中,高中1所,初中2所。高中在校学生1735人,本年招生640人,毕业532人;初中在校学生3074人,本年招生980人,毕业1186人。全县有小学校14所,其中,县镇5所,农村9所,在校学生5708人,本年招收学生1072人,毕业841人。全县共有教育部门办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1251人,其中在学前班736人。 全县共有电影放映队4个,新华书店1处,文化馆、图书馆、乌兰牧骑、文艺演出场所各1个。全年电影放映888场次,其中,农村768场次。文艺演出107场次,其中农村56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