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介休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06-20 晋中市介休市统计局

2012年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一年,全市在面临经济持续低迷、企业效益下滑的复杂形势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科学谋划、迎难而上,积极进取、奋力拼搏,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51亿元,比上年增长9.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亿元,增长7.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3%;第二产业增加值100.9亿元,增长9.9%,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6.8%;第三产业增加值45.1亿元,增长9.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9.9%。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6531元,按2012年平均汇率计算为5787美元。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8%,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2%。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0%。

二、农业

全年全市农作物种植面积26650.8公顷,比上年减少1502.2公顷。其中,粮食种植面积26153.04公顷,比上年减少1488.88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6.47公顷,比上年减少3.73公顷;棉花种植面积0.73公顷,比上年减少0.21公顷。在粮食种植面积中,玉米种植面积15253.89公顷,比上年增加606.08公顷;小麦种植面积5545.86公顷,比上年减少1833.04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138088吨,增加6586.2吨,增产5%。其中,夏粮23980.58吨,减产17.6%;秋粮114107.93吨,增产11.4%。

全年完成造林833公顷,增长6.8%。新育苗面积154公顷,零星植树108万株。畜牧业生产整体状况良好。全年全市肉类总产量16844.86吨,比上年增长3.3%。其中猪肉产量12282吨,比上年增长1.4%;牛肉产量495吨,比上年增长80%;羊肉产量863.8吨,比上年增长29.5%;禽肉产量3204吨,比上年减少1%;奶类产量6525吨,比上年减少0.5;禽蛋产量6219吨,比上年减少24.3%。年末大牲畜存栏4532头,比上年减少11%;猪存栏95167头,比上年增长12.9%;鸡存栏110.63万只,比上年增加22%;羊存栏61236只,比上年增加4%;兔存栏1820只,比上年减少51%。

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30.5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7%。机械播种面积24460公顷,比上年减少8%;机械收获面积16068公顷,比上年增长4.3%。全市农机化经营总收入22530万元,比上年增长8.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8家,增加7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1%。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产量764.1万吨,增长1%;发电量11.25亿千瓦时,增长35.9%;焦炭产量598.57万吨,增长63.9%;钢材产量101.1万吨,增长92.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1.9亿元,减少5.2%。其中,煤炭、焦炭、冶金和电力工业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4.4亿元、64.95亿元、1.3亿元和0.29亿元,分别增长-11.3%、15.1%、-18.6%和-25.5%。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6.3亿元,下降39.6%;实现利润-2.1亿元,下降498.7%。

全年全市资质以内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187909千元,同比增长75.5%;实现利润44197千元,同比增长35.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58290万元,增长37.2%。其中,国有投资198145万元,增长76.8%;非国有投资560145万元,增长27.1%。

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建筑工程完成投资441825万元,增长54.7%;安装工程完成投资64139万元,增长49.6%;设备购置完成投资171561万元,减少17.6%。

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14905万元,增长153.3%;第二产业投资428795万元,增长9.4%;第三产业投资314590万元,增长103.3%。在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428795万元,增长9.4%。其中,煤炭工业投资183715万元,减少19.7%;非煤产业投资245080万元,增长49.9%。

全年在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26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14个,计划总投资2345969万元,完成投资268062万元。

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76073万元,同比增长103.8%;其中,住宅投资49593万元,同比增长77.7%。

五、能源

全年全市4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折标准煤305.77万吨,下降5.1%。

全年全市销售煤炭606.35万吨,下降3%,外运煤炭占原煤产量61.8%。在外运煤炭中,铁路运输457.54万吨,下降8%;向省外运输焦炭478.85万吨,增长108%,外运焦炭占焦炭产量80%。

全年全市全社会用电总量9.68亿千瓦小时。其中,第一产业用电0.33亿千瓦小时,占全社会用电量3.4%;第二产业用电6.24亿千瓦小时,占64.5%;第三产业用电1.17亿千瓦小时,占12.1%;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94亿千瓦小时,占20%。

六、国内外经济贸易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4亿元,增长16.1%。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7亿元,增长15.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3.4亿元,增长16.8%。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57.5亿元,增长16.2%;餐饮收入额2.9亿元,增长7.4%。

全年全市进出口总额19999.4万美元,同比增长1458.4%。进口额19394.3万美元,其中铁矿石出口19394.3万美元。出口额605万美元,同比减少52.9%,其中焦炭出口166万美元;碳素出口165万美元;陶瓷出口155万美元。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年末全市公路线路里程117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6公里,铁路营业里程51公里。

年末全市民用车辆拥有量54019辆(其中包括摩托车、拖拉机和挂车共4561辆),比上年末增长2.6%,其中个人汽车45100辆,增长3.7%。年末汽车拥有量49458辆,增长3.3%,其中个人汽车43419辆,增长4.4%。机动车驾驶人员91030人,其中汽车驾驶员87775人。

全年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1107万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771万元,增长5.5%;电信业务总量28336万元,增长12%。年末固定电话用户96753户,其中,农村电话用户29332户,移动电话用户147559户。全市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62015户。

全年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406万人次,海外游客1.55万人次,分别比去年增长54.3%、20%。全年国内旅游收入35.2亿元,旅游创汇465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6.8%、22%。

八、财政、金融

全年全市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280186万元,同比增长1.86%。其中国税局组织税收收入累计完成111184万元,同比减少13.36%;地税局组织税收收入累计完成118303万元,同比增长9.69%;财政组织非税收入累计完成50699万元,同比增长30.45%。2012年全市一般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22920万元,同比增长9.46%。其中税收收入累计完成72221万元,同比减少1.65%;非税收入累计完成50699万元,同比增长3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