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城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阳泉市城区统计局 (2013年3月15号) 201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决策部署,在多变的经济环境中努力谋求发展,奋力拼搏、扎实工作,实现了工业平稳增长、三产良好发展的局面。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131.4亿元,比上年增长9.1%。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23.9亿元,下降2.3%,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8.2%;第三产业增加值107.5亿元,增长11.9%,占地区生产总值的81.8%。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加值13.1亿元,增长18.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1.0亿元,增长9.3%;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9.9亿元,增长10.9%;房地产业增加值5.2亿元,增长2.2%。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7643元,按2012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10866美元。 价格: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6.4%。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9%。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为99.0%,其中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98.8%,生活资料价格指数为107.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为100.2%。 就业:年末全区就业人员13万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166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达到817人,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人数189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5%。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全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9家,完成工业总产值31.6亿元,同比下降3.31%;完成工业增加值12.1亿元,同比增长1.0%。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产量297万吨,同比增长1.5%。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亿元,下降2.0%。实现利税6.8亿元,下降10.3%;实现利润3.5亿元,下降24.1%。 建筑业:全年全区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8亿元,比上年下降14.7%。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亿元,下降56%;上缴税金3亿元,下降15.4%。 三、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7亿元,比上年下降24.1%。其中:按产业分,第二产业投资14.2亿元,增长101.1%;第三产业投资41.5亿元,下降37.5%。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国有投资25亿元,下降7.5%;非国有投资30.7亿元,下降33.8%。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建成投产项目72个,项目建成投产率为79.1%;新增固定资产31.4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76%。 房地产开发: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4.2亿元,同比下降45.1%。按工程用途分,商品住宅投资9.2亿元,下降46.6%;办公楼投资0.81亿元,下降52.5%;商业营业用房投资3.2亿元,下降36.1%。 四、能源 能源生产:全年全区一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212万吨,比上年下降3.6%;二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29万吨,下降9.4%。 能源外调:全年全区向省外运输煤炭190.5万吨,比上年增长13.5%。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零售:全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8亿元,比上年增长15.7%。 六、对外经济 进出口贸易:全年全区海关进出口总额1851万美元,比上年下降20%。 招商引资:全年全区实际到位的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2955万美元;协议利用外资107.2亿元。 七、财政 财政:全年全区财政总收入49645万元,比上年增长7.48%。一般预算收入27020万元,增长8.5%。其中,税收收入25322万元,增长8.49%,国内增值税和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共计完成税收17637万元,分别增长3.9%、14.6%、8.5%、8.2%、和2.5%。 一般预算支出执行45324万元,比上年增长17.6%。其中教育支出增长26.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6.1%,医疗卫生支出增长5.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下降2.0%,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15.9%,公共安全支出增长29.8%。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教育事业稳定健康发展。各学段教育实现均衡发展。2012年全区拥有10所普通小学,8所普通中学,1所特殊教育学校。 科学技术:全年全区共申请专利190件,科技研究开发经费516万元,比上年增长17.5%,达到了财政决算支出的1.7%。区级科技项目9项,组织申报了省、市两级科技项目13多项。 九、文化、卫生 文化:全区共有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31331册。其中:图书20952册,报纸、周刊10379册。 卫生: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178个,其中妇幼保健院(所、站)2个。全区卫生机构(含诊所)共有床位2797张。卫生技术人员3337人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据2012年人口抽样调查,年末全区常住人口为194441人,比上年末增加531人。全年全区出生人口1655人,人口出生率为8.52‰;死亡人口960人,死亡率为4.94‰;自然增长率为3.58‰。男性97651人,女性96790人,人口性别比为100.89。全区城镇化率达到100%。 人民生活: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144元,比上年增长14.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3242元,增长19.6%。城镇占调查总户数20%的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6649元,降低5.2%。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9458元,增长8.5%。 社会保障: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4162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66874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6405人。 全年全区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6720人,发放城市低保资金1864.8万元,发放廉租住房补贴437.4万元。 年末全区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50个,其中居委会社区服务站44个。全年直接接受社会捐赠款12.1万元。 十一、环境和安全生产 环境:全年全区环境空气质量Ⅱ级以上天数总计达到338天,优良率达92.3%。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安全生产:全年全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0人。 公报注释: 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分项与合计不等的情况。 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全部法人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起点是指项目计划总投资500万元;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是指年销售额2000万元及以上批发企业和年销售额500万元及以上零售企业。 5.根据国家统计局规定,节能降耗指标单独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