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玉环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推动玉环经济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关键一年。一年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全岛新型城市化为主战略,以“拔钉破难优化服务”活动和“三县三城联创”活动为载体,以经济、社会、政府三大转型为主线,大干二季度、突破三季度、决战四季度,全县经济保持平稳发展,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和谐社会建设得到进一步推进。 一、综合 据初步核算,201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4.8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5.31亿元,增长0.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25.38亿元,增长5.1%;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24.2亿元,增长10.3%。三次产业结构为6.8:60.1:33.1。 人均GDP进一步提高。2012年,全县人均生产总值为88421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7%,人均GDP约合14007美元(按年平均汇率6.3125测算)。 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回升基础不稳,转型步伐不快,要素制约凸显。二是投资后劲仍需加强,缺乏大项目带动,工业性投入不足。三是财政收支平衡压力持续增长。四是城乡建设推进不快,交通道路设施还较薄弱,生态环保仍需加强。五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医疗、教育、文化等方面仍需改善,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步伐仍需加快。 二、农业 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6.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0.9%。其中,农业产值6.46亿元,增长0.3%;林业产值0.08亿元,增长1.2%;牧业产值1.85亿元,增长4.5%;渔业产值37.72亿元,增长0.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53亿元,增长2.6%。 种植业结构继续调整。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0609公顷,比上年减少0.3%,其中粮食播种面积4274公顷,增长0.6%;蔬菜播种面积4219公顷,下降3.8%;果用瓜997公顷,增长4.8%;花卉苗木111公顷,下降3.5%。 全县共有农业龙头企业81家,其中省级3家,市级27家,产值超亿元以上的有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05家,其中省级百强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省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13家、市级规模型农民专业合作社42家、市级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77家。无公害农产品20个,绿色食品7个,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面积3.2万亩。 “绿化玉环、美化家园”行动继续推进。2012年,全县共投入6000万元,累计完成绿化面积12012亩,种植各类乔木树种138万株,其中完成省市下达的重点防护林建设任务1100亩;年内共创建绿化示范村32个,绿化启动村59个,启动村数量为历年之最;创建成功省级森林村庄2个,市级森林村庄7个,市级绿化示范村15个。沙门镇森林城镇创建工作已通过市级预检,楚门镇创建总体规划已通过评审;已建成重点公益林(优质林分)面积11万亩,年内拨付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达247万元。 全年肉类总产量10064吨,比上年增长6.8%;其中猪肉产量6010吨,增长17.3%;禽蛋产量2882万吨,增长40.9%。 至年末全县海洋捕捞生产渔船1025艘,比上年减少24艘,其中捕捞渔船为539艘,比上年减少41艘;海洋捕捞专业劳力6116人,减少88人。全年水产品总产量24.96万吨,比上年下降3.8%,其中海洋捕捞产量16.12万吨,下降4.4%。养殖业发展空间缩小。海水养殖面积6189公顷,下降3.9%,产量8.63万吨,下降2.5%;淡水养殖面积603公顷,产量1817吨,下降15.6%。 全县水利建设完成投资2.15亿元。芳杜水库清淤工程开工,小流域治理深入实施,强塘工程五年计划完成,治理了水土流失5平方公里。完成芳清河系同善塘河、青沙河系南大岙河等河道疏浚工程,完成礁头闸上游、长屿闸上游出境断面及城区河道清淤工程,全年河道疏浚整治工程完成投资3974.3万元,完成河道疏浚整治66km。本年灌溉面积为6923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为5.02千公顷。全县年末共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7.22万千瓦,农村用电量8.72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2.1%;化肥施用量(折纯)2589吨,比上年下降18.3%。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2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1275.17亿元,比去年增长5.8%,工业增加值214.5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1%。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12.47亿元,增长3.7%。从主导产业来看,通用设备制造业实现产值158.46亿元,增长5.1%;汽车制造业实现产值为108.02亿元,下降0.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产值为118.12亿元,下降2.4%;家具制造业为20.68亿元,增长1.4%。 根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考核,十一项效益指标综合得分229分,按同口径比较,比上年增长1.7分。从具体指标情况看,总资产贡献率10.60%,比上年提高0.88个百分点;资产保值增值率99.24%,下降5.26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55.46%,上升2.62个百分点;流动资金周转次数1.86次,下降0.21次;成本费用利润率6.90%,增加1.47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98.08千元/人,提高13.47千元/人;工业产品销售率95.34%,降低1.95个百分点;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98.73%,下降0.97个百分点;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降低率13.22%,上升3.85个百分点;亏损率4.20%,下降1.41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24.96%,提高0.18个百分点。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为10.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5.4%。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6.4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0.3%,房屋竣工面积33.27万平方米,下降9.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县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投资)总额为91.42亿元,比上年增长27.0%。其中工业性投资36.18亿元,增长16.7%,第三产业投资55.22亿元,增长35.1%。全年累计完成项目投资为68.39亿元,增长21.5%,其中基础设施投资为18.71亿元,增长5.0%。 重点工程建设明显加快。2012年,省、市、县重点建设项目27项,完成投资24.94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7.3%。漩门三期围垦主体工程完工;福朋·喜来登酒店建成投用;台州港大麦屿港区对台直航客货滚装码头工程、桃花岭文化广场工程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大麦屿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县委党校迁建工程等项目开始动工建设;大麦屿风电场、宝马4S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全年房地产开发累计完成投资23.03亿元,增长46.8%。房屋施工面积142.3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3%;房屋竣工面积6.4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84.8%。商品房销售面积8.19万平方米,下降6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