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路桥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全区共有星级饭店5家,客房638间,床位数950个,旅行社12家。 七、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较为疲软。2012年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32.90亿美元,比上年下降5.1%,其中进口总额15.80亿美元,下降4.9%,出口总额17.11亿美元,下降5.2%。在出口总额中,三资企业出口1.50亿美元,下降9.2%;生产企业出口14.10亿美元,下降4.5%;外贸企业出口1.51亿美元,下降7.7%。2012年我区有进出口实绩企业407家,比上年增加8家,其中进出口超1000万美元企业有68家,比上年增加3家。出口国家和地区已达172个。 实际利用外资2500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7.1%。 八、财政与金融 财政收入微幅增长。2012年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54.28亿元,比上年增长1.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9.18亿元,增长1.3%,其中税收收入26.14亿元,下降3.6%。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3.46亿元,增长10.8%。 金融机构存贷款规模继续扩大。2012年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642.8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7%。当年新增存款51.16亿元。其中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387.44亿元,增长12.3%。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612.30亿元,增长3.5%。当年新增贷款20.62亿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实现新发展。2012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4.37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占GDP比重1.1%,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规上企业达到71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26.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2%。用于科技事业的财政一般预算拨款7584万元,增长8.7%。新增国家级科技项目7项,包括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2项、国家火炬计划5项;新增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4项。新增专利申请1838件、授权1421件,其中新增发明专利授权量67件,比去年增长42.6%,专利结构进一步优化。 教育事业保持稳定。全区现有幼儿园170所,在园幼儿27669人,与上年基本持平;普通小学44所,在校生48099人,比上年增加2695人;初中12所,在校生16810人,比上年增加411人,高中5所,在校生7980人,比上年增加75人。2012年高考上线人数2531人,其中文理科重点线人数达246人,比上年增加9人。 教育设施投入进一步加大。区中心幼儿园、金清镇中心小学迁建(一期)等项目顺利推进;镇(街道)公办中心幼儿园建成率100%,省等级幼儿园覆盖率74.3%。 全年教育经费预算6.60亿元,比上年增长22.2%。 十、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事业继续发展。启动实施村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并完成96个社区的建设任务,区图书馆筹备开馆,成功举办商都文化艺术节等大型活动,送演出140多场、电影2600多场、图书1.2万多册、健身器材400多件。 体育事业继续推进。完成21个小康体育村的创建任务,全区小康体育村达到163个。路桥中学游泳池完成改造整修,并对外开放。 公共卫生服务日渐完善。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区第二人民医院新院投入使用,区中医院迁建工程开工建设,创建省级规范化卫生院3家。年末全区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43家,床位1625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759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085人,注册护士938人。年末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6.15人,全区拥有卫生防疫人员35人。 十一、能源消耗、环境保护 节能降耗工作进一步加强。全社会用电量24.3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1%。第一产业0.22亿千瓦时,降低1.1%;第二产业16.62亿千瓦时,与上年持平,其中,工业16.21亿千瓦时,降低0.5%;第三产业3.08亿千瓦时,增长10.1%;居民生活4.44亿千瓦时,增长5.0%。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等价能耗为32.89万吨标准煤,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降低率为7.48%,万元GDP综合能耗降低率为5.90%。 城市环境不断改善。扎实推进“铁腕治水大会战”,圆满完成八大项目整治;完成河道疏浚80公里,新增截污管线30公里、农户污水处理1767户,路桥滨海污水处理工程建成投运;56家工业企业完成废水排放达标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有354天,占全年总天数的96.7%。路桥自来水厂沉淀池建设顺利推进,农村供水管网改造基本完成。 “美丽乡村”建设迈出新步伐。村庄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完成中心村培育4个,整治村25个,农房改造3756户;“清洁家园、和谐乡村”活动成效明显,行政村垃圾收集处理率100%,建成田园式生态公园18个。 十二、人口、就业、社会保障和人民生活 人口平稳增长。2012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448729人,其中男性人口225590人,女性人口223139人。全年共出生5309人,死亡2638人,人口出生率为11.8‰,比上年提升1.1个千分点,死亡率为5.9‰,与上年提升0.1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95‰,比上年提升1.06个千分点。 就业服务进一步加强。充分就业社区创建率100%,完成农民素质培训2248人,新增城镇就业岗位9018个,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176人。 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2012年末,全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40285人,新增12994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83957人,新增7026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4062人,新增15493人;工伤参保职工达223883人,新增8008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57406人,新增9012人。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全区拥有福利院18家,床位2596张。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025人,其中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700人。全区农村五保供养人数353人。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730元,比上年增长10.1%。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7829元,增长10.7%。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倍数由上年的2.30缩小到2.28。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9.2%,基尼系数为0.325;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8.6%,基尼系数为0.346。年末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为47.36平方米和52.56平方米,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和农村居民家庭分别拥有生活用汽车62辆和48辆。全年城镇以上单位职工平均工资48852元,增长24.4%。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人均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 3.全社会用电量为路桥供电局供电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