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丰泽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3-07-06 泉州市丰泽区统计局

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及时有效处置辖区内发生的手足口病、出血热、输入性登革热病例,全区未发生聚集性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全区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207371针次、接种率99.6%。含麻疫苗、脊灰疫苗的查漏补种3076针次、3722针次,补种率分别达97.53%、97.66%。结核病新发涂阳病人86例,超额完成任务。完年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和血清筛查382份。启动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孕产妇和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率分别达到两纲要求,高危孕产妇管理率100%,孕产妇死亡率0;婴儿死亡率4.14‰。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率100%,新生入园体检6959人次,口腔和眼保健2.04万人次。城区低保妇女常见妇科病免费检查329人,完成任务100%。婚检4058人、检查率98.12%,患病检出率28.5%。

体育:元旦、春节、元宵节期间,举办篮球赛、男子气排球赛、老年人地掷球赛、登山比赛和第二届“裕昇杯”羽毛球邀请赛。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套广播体操比赛、丰泽区庆“五一”环西湖跑比赛、“通仙杯”丰泽区庆“五一”篮球邀请赛、区直机关乒乓球团体邀请赛、丰泽区第三届社区运动会暨“舞动丰泽”第二届群众广场健身舞比赛。完成区体育总会、区老体协换届工作。组队参加泉州市少年儿童体育锦标赛排球、游泳、乒乓球、羽毛球比赛,获得游泳项目1个第一名、5个第三名、6个第三名,排球项目男子组及女子组第四名。组队参加福建省少年儿童武术套路锦标赛,夺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完成6个福建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点建设工作,定期维护辖区内健身路径、篮球场等体育设施,完善区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功能布局。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人口:2012年末,全区常住人口54.2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44万人,人口出生率11.2‰,死亡率4.5‰,人口自然增长率6.7‰。

居民生活:2012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7799元,比上年增长27.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037元,比上年增长12.3%,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159元,比上年增长7.9%。城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1.3平方米,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27。年末每百户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173台、洗衣机99台、电冰箱114台、空调器253台、家用电脑119台、微波炉90台、淋浴热水器138台。

社会保障:健全“五险统征”机制,参加职工养老、失业、医疗(职工/居民)、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分别达到10.86万人、6.78万人、10/9.68万人、8.64万人和8.53万人;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实现收支平衡,略有节余,基金管理安全,有序运行。全面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制度,实行“两保合一,失地叠加”,全区参保登记居民达55789人,从制度上实现了“全民社保”。

就业:全区完成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3786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34人,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人数72人;通过人力资源市场扩大就业渠道,引导外来务工人员有序就业12.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0.83%。

社会福利:确定低保标准为每人每月380元,比上年提高60元,低保对象811户1664人,全年累计发放保障金470万元,发放春节前生活补贴67.2万元;全年接收社会遗弃婴儿36名;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全年共有415获得医疗救助63.38万元;建立临时救助制度,全年共有79人获得临时救助12.8万元;建立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制度,全区347名重度残疾人享受救助金20万元;向困难居民群众发放款物55万元,受惠群众约4500人次。

十二、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保护:全面做好省级生态区创建工作,通过创模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核验收,继续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开展“油烟污染”、“石材建筑饰面加工”、“噪声污染”三项专项行动和“重金属污染专项整治”等活动,加强北高干渠饮用水源监督治理力度。2012年环保投资指数为3.5,全年完成1个流域水环境污染整治项目,投入治理资金3383.6万元。全区办理水、声、气污染物排放申报登记的企业分别为409家、28家和83家,如期完成市政府下达的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削减1.7%1.1%0.2%0.1%的减排指标。辖区环境质量保持优良,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一、二级天数为365天,占总天数99.7%;巩固面积27.56平方公里的1、2类环境噪声达标区;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100%;辖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三类水质达标率为100%;城市地表水水质基本达到功能区要求;医疗废水和医疗废物得到有效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安全生产:全区共发生各类事故311起,同比上升29%;死亡35人,同比上升6%;受伤171人,同比下降13%;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68.48万元,同比下降4%,安全生产四项指标呈“两升两降”。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数为0.08,实际发生数为0.092,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数为6.19,实际发生数为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