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京口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07-04 镇江市京口区统计局

2012年京口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对标找差、创先争优”要求,围绕“整体城市化、率先现代化”目标,创新实干,克难奋进,保持了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一、综合

经济平稳较快增长。2012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55.56亿元,按可比价比上年增长12.6%。第一产业增加值2.51亿元,比上年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118.29亿元,比上年增长10.2%,第三产业增加值234.76亿元,比上年增长14.1%。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0.7:33.3:66,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财政收入增长稳定。2012年,全区实现完成财政总收入21.97亿元,增长8.7%。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8亿元,增长18.4%。

二、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产值稳定增长。全年全区共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5亿元,增长5%,其中:农业总产值1.74亿元,增长2.4%;林业总产值0.06亿元,增长11.4%;牧业总产值0.81亿元,增长13.9%;渔业总产值0.18亿元,下降3.7%;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1.06亿元,增长4.3%。粮食播种面积2.23千公顷,下降10.1%;粮食总产量14359吨,下降4%;油料播种面积0.35千公顷,下降5.4%;油料总产量917吨,增长12.8%;蔬菜总产量24410吨,增长0.2%。全年出栏肉猪2.30万头,与上年基本持平,羊出栏0.01万只,比上年下降69.3%;家禽出栏76.3万羽,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年肉类总产量0.32万吨,比上年下降0.2%;禽蛋产量43吨,比上年下降4.4%;水产品产量710吨,比上年下降11.3%。

高效农业步伐加快。现有高效农业面积0.64千公顷,其中设施农业0.19千公顷。现有“三品”基地0.84千公顷,有36个农产品获“三品”质量认证。引进“三资”开发农业4.3亿元,新民洲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推进,全区共有各类合作社51家,入社农户率达到96%。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2年全区63家规模工业企业累计实现总产值336.83亿元,同比增长6.4%;实现销售收入320.48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利税23.91亿元,同比增长3.7%。全区25家骨干企业完成销售307.28亿元,同比增长4.2%,占到全部销售的91.2%,对拉动全区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2012年末全区拥有建筑资质企业68家,其中一级资质企业5家,二级资质企业19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73.8亿元。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9.2亿元,增长11.4%。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继续扩大。2012年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年产5万吨航空及交通运输用大规格高强度铝合金板、苏宁广场、财富广场、帝宝花园酒店、新民洲码头二期、飞驰冷藏车、江苏航空信息产业园等一批符合转型升级的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区域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8.86亿元,同比增长22.9%。完成工业投资77.28亿元,同比增长29.3%;完成服务业投资141.58亿元,同比增长20.8%,其中,完成服务业产业投资65.53亿元,同比增长28.5%,完成新兴产业投资57.34亿元,同比增长78%。

房地产投资、销售两旺。中建大观天下、招商北固湾等一批大体量精品楼盘相继开发,区域形象不断优化。全年完成房地产投资29.28亿元,同比增长42.9%,其中住宅投资24.8亿元,同比增长33.4%。完成商品房施工面积196.5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2%;其中,住宅面积162.14万平方米;完成商品房竣工面积30.47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29.46万平方米;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47.86万平方米,增长42.6%,其中:住宅面积44.72万平方米,增长51.7%;实现商品房销售额31.57亿元,增长33.7%,其中:住宅销售额28.41亿元,增长36.7%。

五、国内贸易与开放型经济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0.7亿元,比上年增长15.9%,按行业分:批发业零售额31.45亿元,增长23.3%;零售业零售额132.73亿元,增长13.7%;住宿业零售额1.4亿元,增长11.7%;餐饮业零售额25.07亿元,增长18.8%。按规模分: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131.89亿元,增长18.4%;限额以下单位零售额58.8亿元,增长10.6%。

开放型经济稳步推进。2012年全区合同利用外资26335万美元,同比增长16.7%;实际利用外资19648万美元,同比增长3.8%。对外贸易平稳增长,全年全区实现进出口总额7.63亿美元,同比增长28.2%,其中,出口3.57亿美元,同比下降16.1%。

六、科学技术

2012年,全区共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46.38亿元,占区域规模工业产值的比重达43.46%。R&D投入9.4亿元,占地区GDP比重2.65%,继续保持全市第一

2012年全区组织申报并认定了20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争取拨款类科技计划58项,其中国家、省级各类科技项目31项,获拨款1450万元,市级各类科技计划27项,获市级拨款526万元。2012年底,京口区按新标准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共计24家。1家企业被列入省知识产权专利实施计划,2家企业被列入市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20多家企业申报了市知识产权重点突破计划。通过知识产权战略计划和重点突破计划的推进,全区专利申请量有了新的突破。2012年,专利申请总量1562件,授权总量1007件,专利申请和授权总量比上年同期增长14.94%和32.15%,其中发明专利申请423件,比上年同期增长43.88%,PCT专利申请11件,全年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7.03

七、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整体城市化加快。城乡改造深入推进。累计拆迁48万平方米,高效完成粮山一组二组、东吴绿地广场等项目征收拆迁任务,启动科技金融集聚区、制药厂地块征收工作。建成安置房26.4万平方米,京岘家园安置房提前两个月封顶。新民洲农民新社区交付使用,新民大道通车,建成新民洲公交首末站。雩龙公路北段竣工,南段开工建设。城管水平有了新提高。实施垃圾一级清运体系改革,在全省首创实行环卫工人休息日制度,建成象山花园环卫公寓。完成桃花坞三区等老小区改造15万平方米,打造物业管理亮点示范小区12个。完成学府路街景综合整治。新建象山花园、米山雅居菜市场,改造东风菜市场,建成新民洲邻里中心。实施谏壁街区、丹徒老街区环境综合整治,获得好评。全面完成村庄环境整治任务。加强户外广告管理,开展占道经营、渣土扬尘等专项整治,“大城管”考核保持领先。生态环境逐步优化。新增绿化造林面积1138亩,建成绿化示范村10个,林木覆盖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35.08%和42.5%。落实节能减排要求,关停搬迁小化工企业3家,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