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对外经济
全市新批合同外资项目135项,新批合同外资金额20.57亿美元,增长0.03%;实际利用外资(按验资口径)14.31亿美元,增长6.9%。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314.29亿美元,增长11.9%,其中:进口总额120.92亿美元,增长21.1%;出口总额193.37亿美元,增长6.8%,产品主要出口美国、欧盟、东盟、日本、荷兰等地。对台贸易平稳增长,全年对台贸易额20.56亿元,增长7.9%,其中进口15.49亿元,增长8.4%;出口5.07亿元,增长6.4%。
全年新批境外投资项目39项,新批境外协议投资总额3.51亿美元,增长2.8%,其中中方协议投资额3.24亿美元,增长31.4%。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4786.75万美元,增长35.9%,年末劳务合作在外人员6422人,增长50.3%。
交通、邮电
立体化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全年新增高速公路里程67.44公里,福永高速公路通车标志福州实现“县县通高速”;新增高速铁路里程117公里,向莆铁路开通拉近闽赣两省城市间距离;航线覆盖点日益增多,新开辟福州-南昌-重庆、福州-暹粒、福州-深圳-曼谷等20条航线。年末全市境内公路总里程10948.6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488.14公里;高速铁路总里程274.9公里;福州港生产性泊位131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45个;福州空港国内航线(含港澳台)69条、国际航线8条。交通运输能力不断增强。货物运量中,公路货运量12234.06万吨,增长14.6%;水路货运量7294.5万吨,增长11.8%;民航货邮吞吐量11.02万吨,增长13.7%,其中货邮出港量6.50万吨,增长14.4%。旅客运量中,公路客运量18531.21万人次,增长0.7%;水路客运量100.32万人次,增长0.9%;民航旅客吞吐量892.59万人次,增长13.7%,其中旅客出港量458.90万人次,增长13.9%。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10504.87万吨,增长12.1%,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4859.77万吨,增长17.9%;集装箱吞吐量197.79万标箱,增长8.4%。全年对台客运直航进出旅客14.44万人次,增长4.1%;对台直航集装箱吞吐量33.27万标箱,增长6.1%;榕台空中直航旅客吞吐量30.18万人次,下降4.0%,货邮吞吐量0.66万吨,增长22.8%。
邮电业务平稳发展,全市完成邮政业务总量5.65亿元,增长6.95%,实现邮政业务收入7.18亿元,增长13.0%;完成电信业务总量108.9亿元,增长7.9%,实现电信业务收入106.9亿元,增长7.2%。年末全市共有邮政局(所)232处;固定电话交换机容量300.37万门,比上年末减少26.88万门;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635.60万门,与上年持平;固定电话用户213.9万户,比上年末增加7.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901.5万户,比上年末增加67.2万户,其中3G电话用户294.6万户,比上年末增加108.2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97.1万户,比上年末增加26.2万户。
金融、证券和保险
年末全市共有金融机构(不含保险和证券机构)54家,比上年末增加8家,其中: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41家,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1家,其他金融机构12家;各类金融机构营业网点1354个,比上年末增加62个;共有3家外资金融机构在福州设立分行。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本外币,下同)8950.1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2%,其中:储蓄存款余额3296.65亿元,增长9.5%;单位存款余额4715.49亿元,增长12.5%。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8159.89亿元,增长15.7%,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652.03亿元,增长12.4%;中长期贷款余额5292.49亿元,增长17.1%。
年末全市共有境内上市公司29家,总市值3655.24亿元,增长10.9%;共有证券公司2家,证券营业部87家,股民资金开户总数172.85万户,其中全年新开户数16.17万户,全年股票、基金交易额17029.65亿元,增长44.6%;共有期货公司3家,期货营业部25个,全年期货交易额38797.96亿元,增长41.5%。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保险营业网点395个,外资保险机构在福州设立9家分公司和2个代表处。全年保险业务保费收入147.22亿元,增长15.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4.83亿元,增长17.3%;人身险保费收入92.39亿元,增长14.1%。保险业务赔付支出50.67亿元,增长20.3%,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29.05亿元,增长14.6%;人身险赔付支出21.62亿元,增长28.7%。
教育、文化和科技
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35所、公办幼儿园45所;拆除重建、加固改造校舍21万平方米,创建“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2所,扩容中小学学位1.03万个。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全市共有高等学校32所,研究生教育专任教师1.07万人,在校研究生1.95万人,学年初招生数0.65万人;高等教育专任老师1.92万人,在校生31.83万人,学年初招生数9.65万人。共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56所,专任教师0.47万人,在校生16.63万人,学年初招生4.0万人。共有高中94所,专任教师0.84万人,在校生10.50万人,学年初招生3.34万人。共有初中268所,专任教师1.59万人,在校生19.31万人,学年初招生6.58万人。共有小学905所,专任教师2.54万人,在校生46.92万人,学年初招生8.87万人。共有幼儿园1204所,专任教师1.29万人,在校生25.39万人,学年初招生10.45万人。共有民办小学18所,民办普通中学39所,民办职业中学12所,民办高等学校12所,民办高校在校生8.10万人。
文化事业发展迅速。全市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287.27亿元,增长26.0%。举办首届福州话大赛、第五届少儿故事大王比赛和第七届合唱艺术周等群众文化赛事。“新福州人歌手大赛”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项目类“群星奖”;福州小茉莉合唱团获第五届中国少年儿童合唱节“小百灵奖”及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合唱类“群星奖”等奖项;福州九日台音乐厅爱乐合唱团获第十二届中国合唱节金奖;闽剧《红裙记》入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闽剧《林则徐复出》获第八届全国戏剧文化奖优秀剧目调演金奖;舞蹈《同桌的你》获第十届全国舞蹈比赛优秀表演奖;“激情广场大家唱”入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两马同春闹元宵”等2项活动入选文化部春节文化特色地区项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持续推进,启动朱紫坊、上下杭、烟台山等历史文化街区(风貌区)保护修复工程。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不断健全,年末全市共有文化馆12个、群艺馆1个、艺术表演团体9个,艺术表演团体演出2402场次;电影院28个,剧场、剧院3个;博物馆、纪念馆15个,收藏文物3.25万件;公共图书馆13个,总藏书239.31万册,图书流动点24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72个,农家书屋2195个。年末全市共有市级广播电台1座,自办广播节目11套;电视台1座,自办电视节目6套。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3%,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1%,行政村有线电视联网率83.7%。年末共有有线电视用户176.16万户,增长1.4%,有线电视入户率92.3%;数字电视用户82.04万户,增长42.1%,数字电视入户率4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