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6亿元,增长13.7%。分城乡看,城市零售额139.7亿元,增长13.6%;乡村零售额15.9亿元,增长14.0%。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28.1亿元,增长13.7%;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27.4亿元,增长13.8%。
在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食品、饮料、烟酒类下降7.8%,化妆品类下降5.9%,体育、娱乐用品类下降2.6%,金银珠宝类增长38.0%,日用品类下降10.3%,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下降18.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5.5%,石油及制品类下降3.9%,汽车类增长18.6%。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0家。合同外资额1.6亿美元,增长155.6%。全年实际利用外资5.0亿美元,增长2.2%;实际利用市外内资682.5亿元,增长18.1%。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58.2亿美元,增长63.1%。其中,出口6.2亿美元,增长76.1%;进口52.0亿美元,增长61.7%。
全年旅游总收入53.42亿元,增长13.78%。接待海外游客2.91万人次,增长7.45%;接待国内游客850.4万人次,增长7.57%。年末全市共有星级饭店(宾馆)17个,房间数1415间;共有旅行社28家,其中国际旅行社2家;旅游商品定点生产单位20个,旅游线路6条,旅游景区(点)14个。全市旅游饭店客房住宿出租率为63.5%。
七、交通和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3.4亿元,比上年增长9.0%。
全年铁路运输旅客发送量51.3万人,增长6.5%,货物发送量122.4万吨,下降13.1%。全市公路货物周转量78.2亿吨公里,增长16.1%;地方交通旅客周转量30.07亿人公里,增长16.2%。港口货物吞吐量5904.9万吨,增长7.2%。
年末全市机动车拥有量11.99万辆,增长11.0%,其中汽车拥有量6.98万辆,增长19.4%。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7.68亿元,增长15.8%。其中,邮政业务收入0.72亿元,增长7.5%;电信(含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铁通公司)业务收入6.96亿元,增长16.8%。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达19.74万户,比上年减少0.9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72.41万户,新增3.32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18.6万户。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年财政收入130.1亿元,增长2.2%。其中,上划中央财政收入65.9亿元,增长3.6%;完成地方财政收入64.2亿元,增长0.9%。在地方财政收入中,个人所得税、契税和营业税分别增长30.3%、26.0%和7.2%。全年财政支出100.6亿元,增长4.4%,其中节能环保支出增长53.3%,交通运输支出增长21.4%,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14.9%,科学技术支出增长10.8%,住房保障支出增长13.0%。全年民生类累计支出81.1亿元,增长6.1%,占财政总支出比重达80.7%。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人民币,下同)638.2亿元,比年初增加72.0亿元,增长12.7%。其中,单位存款305.0亿元,增长6.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09.6亿元,增长16.5%。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575.0亿元,比年初增加60.2亿元,增长11.7%。其中,短期贷款274.6亿元,增长12.6%;中长期贷款273.9亿元,增长12.1%。
年末,我市直接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股票的上市公司有6家,上市公司流通股市价总值257.04亿元。
全年保险业保费收入9.99亿元,增长8.2%。全年保险已决赔款和满期给付5.06亿元,增长52.5%。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普通高校在校学生32559人,比上年增加2211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学生12014人,增加5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37437人,减少1041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15914人,增加239人;小学在校学生38503人,比上年增加352人。2013年,普通高校毕业生8343人,比上年增加1312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毕业生4822人,增加132人;普通中学毕业生12649人,减少1135人;小学毕业生6665人,减少613人。2013年成人高等学校在校生和毕业生分别为8119人和2422人。全年社会考生报名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3819人次,其中本科1822人次;全年自学考试毕业生数为76人,其中本科56人。
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72.6亿元、总产值753.7亿元。全市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1家,拥有国家级创新型企业2家、省级创新型企业8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8家,拥有2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实验室、2个院士工作站、4个省级以上科技孵化器、3个生产力促进中心。全年获批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9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4项),获得上级资助资金3665万元。全年有5项科技成果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1项、三等奖4项)。2013年,全市申请专利3026件,其中申请发明专利1423件、实用新型1532件、外观设计71件;授权专利1972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38件、实用新型1753件、外观设计81件。
十、文化、卫生、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3个;文化馆(站)19个;公共图书馆5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67.1万册;档案馆6个,馆藏档案31.9万卷册,馆藏资料2.83万册。年末全市拥有广播电台2座,电视台2座,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均达100%,有线电视入户率67.9%。市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一级馆,市博物馆(现馆)被评为国家三级馆,市文化馆新馆建设工程正在全力推进。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7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4979张,其中医院、卫生院病床4448张。全市卫生技术人员5237人,其中,执业医师2023人,注册护师、护士2324人。全年免费婚检率达97%以上,农村孕产妇补助率、住院分娩率达100%,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达95.67%。2013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实施县级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销售,市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成功创建三级甲等医院,铜陵县被国家卫计委列入首批全国乡村医生签约服务重点联系县,铜官山区被省卫生厅、民政厅命名为“全省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