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09-26 白城市统计局
白城市统计局
 
2014年3月20日
 
2013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白城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应对困难挑战,坚持以推进改革创新为统揽,以提升发展质量和民生福祉为目标,以转变政府职能和工作作风为保障,大力实施“三大战略”,全力打造“六大功能区”,国民经济稳中求进、民生改善力度增强、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综合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初步核算,201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2.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5.6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330亿元,增长14.1%;第三产业增加值246.8亿元,增长12.8%。按年平均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34771元,比上年增长13.7%。
 
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18.0:47.7:34.3。调整为16.7:47.7:35.6。2013年,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5%,第二产业贡献率为47%,第三产业贡献率为35.8%。
 
财政收支实现平稳增长,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全年完成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55.53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36.96亿元,增长19.1%。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支出156.04亿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1.09亿元;公共安全支出6.91亿元;教育支出25.71亿元;科学技术支出0.7亿元;文化体育及传媒支出2.59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3.79亿元;医疗卫生支出13.02亿元;农林水事务支出27.53亿元;交通运输支出5.57亿元。
 
2013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3%。其中: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0.8%;食品类价格上涨6.3%;烟酒类价格上涨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7%;居住类上涨3.0%;交通和通信类下降1.4%;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衣着类分别下降了1.9%、3.0%。
 
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较好成效。2013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97万人,完成年计划的108%;失业再就业1.2万人,完成年计划的12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4%以内,低于省定目标0.76个百分点;解决零就业家庭比率100%;解决困难人员就业4923人,完成年计划的123.1%;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8.5万人次,完成年计划的106.9%。
 
农业
 
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农业发展的各项措施,农业经济平稳增长。2013年,农业生产获得大丰收。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5.5亿元,比上年增长7.81%。其中:农业产值140.8亿元,同比增长5.9%;畜牧业产值56.8亿元,同比增长16.9%;渔业产值5.4亿元,同比增长27.47%;林业产值6.3亿元,同比增长3.4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6.2亿元,同比下降23.24%。2013年,全市粮食总产量410.2万吨,同比增长18.2%,其中:玉米产量251.6万吨,同比增长19.6%;水稻产量85.8万吨。同比下降1.6%。农作物总播种面积81.5万公顷,其中:水稻播种面积12.8万公顷,玉米播种面积47.8万公顷。畜牧业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其中肉类总产量10.4万吨,禽蛋产量5.0万吨,牛奶产量15.2万吨。
 
2013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230户,同比增长3%,加工产品共有17个系列725个品种。农产品年加工能力达300万吨,精深加工转化率达到55%。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50亿元,实现利税31.5亿元。投入园区建设资金3.1亿元,新建农业科技园区23个、扩建农业科技园区16个,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到177个。2013年是“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建设的最后一年,全市106个省级示范村继续以泥草房改造、村屯道路硬化、环境卫生整治、村屯绿化美化、社会事业基础设施为重点建设内容,围绕上述重点建设内容进行项目规则和申报,共完成重点项目515个,总投资28118万元,争取省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1835万元。
 
全年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产品33个,有机食品63个,无公害农产品199个,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达到196万亩。
 
工业和建筑业
 
2013年,全市工业完成增加值315.6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87.2亿元,比上年增长15%,实现利润总额17.4亿元,比上年增长8.7%。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销售产值555.6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7%,其中重工业为97.7%,轻工业为97.6%。国有企业、外商及港澳台和股份制企业分别为100.4%、98%和97%。
 
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民营企业达到237户,占规模以上工业总户数的77.9%,比上年末增加11户,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30.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6%。
 
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4.3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79.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5%。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8.76亿元,同比增长20.1%。第一产业投资完成39.09亿元;第二产业投资完成333.14亿元;第三产业投资完成136.53亿元。
 
全市亿元以上项目个数为212个,亿元以上项目投资完成投资400.46亿元,同比增长21.13%;县域投资完成358.00亿元,同比增长22.33%;工业投资累计完成260.1亿元,同比增长15.0%。
 
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51.4亿元,比上年增长13.5%。按行业分:批发业完成15.8亿元,比上年增长17.5%;零售业完成205.6亿元,比上年增长13%;住宿业完成11.2亿元,比上年增长13.9%;餐饮业完成35.6亿元,比上年增长13.8%。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划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17.5亿元,增长13.0%,其中城区消费品零售额195.6亿元,增长10.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3.9亿元,增长17.5%。
 
对外经济
 
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12268万美元,同比下降31%。其中,进口2180万美元,同比下降8.7%;出口10088万美元,同比下降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