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61.8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其中,教育支出22.6亿元,增长3.1%;科学技术支出2.1亿元,增长1.4%;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1亿元,增长12.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8.1亿元,增长17.0%;医疗卫生支出8.1亿元,增长11.6%;节能环保支出3.8亿元,增长7.3%;农林水事务支出12.2亿元,增长18.8%。
十、金融和保险业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322.1亿元,比年初增加166.7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295.4亿元,比年初增加152.1亿元。人民币个人储蓄存款余额749.9亿元,比年初增加71.2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874.1亿元,比年初增加108.5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807.8亿元,比年初增加107.9亿元。
年末银行机构营业网点390个;村镇银行3家;小额贷款公司32家,年内新增小额贷款公司4家;融资担保机构10家,比上年减少3家;证券营业部6个,比上年增加2个。
保险保费收入20.6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财产保险9.2亿元,增长21.9%;人寿保险11.4亿元,增长9.1%;意外保险3223万元,增长15.5%;健康保险7242万元,增长37.0%。支付各类赔款和给付总额8.2亿元,增长15.5%。其中,财产保险4.5亿元,增长3.4%;人寿保险3.7亿元,增长34.5%;意外保险737万元,下降42.4%;健康保险2925万元,增长66.1%。
十一、科学技术和教育
公共财政科学技术支出2.1亿元,比上年增长1.4%。规模以上工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8.6亿元,增长49.9%;年末从事科技活动人员6057人,其中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4369人。年末各类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30个。其中,政府部门所属科研机构21个,高等院校所属科研机构1个,大中型工业企业所属科研机构8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个。专利申请544件,下降5.7%,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84件,增长38.3%;授权专利351件,增长2.9%,其中授权发明专利38件,增长5.6%。有5项成果荣获省科技进步奖,有43项成果荣获市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20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7项。技术市场成交各类技术合同43项,技术合同成交额4012万元。
年末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46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5个,强制检定计量器具7.6万(台)件。制定、修订地方标准项目4项。截止年末,企业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353个,自愿性认证(包括体系认证、食品农产品认证)证书723个,获得强制性认证证书194个。争创省名牌产品32个,争创市名牌产品72个。年末有卫星云图接收站点3个,地震台站4个,其中省级地震台站1个。
义务教育巩固率99.7%,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5.7%,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9.1%,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幼儿园在园幼儿3.5万人。普通小学招生1.4万人,在校生8.9万人,毕业生1.7万人。初中学校招生1.8万人,在校生5.1万人,毕业生1.7万人。普通高中招生8847人,在校生2.0万人,毕业生8319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6445人,在校生1.7万人,毕业生6056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5448人,在校生1.7万人,毕业生5675人。特殊教育招生28人,在校生227人。
十二、文化、卫生和体育
拥有文化馆、艺术馆8个,公共图书馆9个,博物馆3个,档案馆9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5个。报纸出版量484万份。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5%,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7%。年末有线电视用户16.8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16.7万户,有线电视农户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覆盖率35%。
年末有各类卫生机构623个。其中,医院55个;卫生院3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个;妇幼保健院(所、站)8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61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个,卫生服务站56个。年末各类卫生机构床位1.2万张,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6.7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9488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024人,每千人拥有医生2.24人。
在参加省级及省级以上各项体育赛事中,我市代表团获得奖牌295枚,其中金牌86枚,银牌109枚,铜牌100枚。承接省级以上比赛共计2场,发展二级以上裁判员643名,培训三级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1080名。年末拥有单项体育协会28个。销售体育彩票1.3亿元,投入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467万元。
十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619元,比上年增长10.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379元,增长10.7%。
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1.9万人,比上年末增长8.5%。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8.6万人,增长2.3%。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4.8万人,增长1.9%。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2.3万人,增长1.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96.3万人,增长2.4%。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10.0万人,其中城镇居民4.5万人,农村居民5.5万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额2.7亿元。
年末养老服务机构72个,提供收养服务床位6860张,收养各类人员3762人。改造乡镇养老院5家。销售社会福利彩票2.6亿元,直接接受社会捐款444万元。
十四、人口和劳动就业
年末总人口180.0万人。出生人口11265人,出生率6.252‰;死亡人口10968人,死亡率6.088‰;人口自然增长率0.165‰。
城镇单位年末从业人员19.9万人,比上年增长11.1%;城镇在岗职工18.6万人,增长7.8%。按企、事、机关单位分,企业单位从业人员13.3万人,在岗职工12.1万人;事业单位从业人员4.7万人,在岗职工4.6万人;机关单位从业人员1.9万人,在岗职工1.8万人。
城镇就业与再就业5.4万人。普惠制就业培训3.0万人。年内新增实名制就业5.1万人。新开发公益性岗位1000个。实有登记失业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5%。
十五、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