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求优”的工作基调,深入实施“三大战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致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市继续保持了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稳定、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
一、经济总量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1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9.6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797.7亿元,增长10.5%,第三产业增加值605.9亿元,增长9.2%。三次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24:52.72:40.0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1937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5%。
二、农林牧渔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3%。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09.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9%。其中,种植业增加值45.4亿元,增长4.6%;林业增加值2.3亿元,增长3.4%;牧业增加值29.3亿元,增长5.1%;渔业增加值31.5亿元,增长5.3%;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0亿元,增长6.6%。
全年粮食总产量达67.9万吨。蔬菜产量86.0万吨,比上年增长4.2%。水果产量81.4万吨,比上年增长10.9%。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05.5千公顷,比上年有所减少。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9.4千公顷;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6.0千公顷。
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全年完成人工造林合格面积5466公顷,封山育林10666公顷,新增育苗面积191公顷,全民义务植树901万株。
全年肉类总产量22.3万吨,增长0.8%。其中,猪肉产量7.4万吨,增长2.4%;牛羊肉产量1.8万吨,增长1.1%;禽肉产量13.0万吨,增长0.2%。禽蛋产量16.7万吨,增长0.6%。奶类产量1.2万吨,下降5.6%。
全年水产品养殖面积达40084公顷。其中,海水产品养殖面积33978公顷;淡水产品养殖面积6106公顷。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19.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7%。全市机耕面积110.4千公顷,比上年下降0.3%;机播面积90.6千公顷,增长0.34%。全年农用化肥(折纯)施用量6.1万吨,农用塑膜使用量6501吨,比上年下降0.4%。
全年完成灌溉工程357项,累计完成土石方580万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积2.6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3万亩。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35万亩。新建小桥涵闸35座,新修堤防16.53公里,加固河道堤防54.2公里,水库除险加固6座。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4%。其中,轻工业增长9.2%,重工业增长11.9%。在全市37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4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22个行业增加值增速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六大产业集群工业增加值为729.9亿元,同比增长11.8%。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6.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1.6%。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4%,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8.7%,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2.9%,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0%,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7.0%,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2.5%,金属制品业增加值增长7.9%,仪器仪表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4%。冶金产业集群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4.8%。石化产业集群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0%,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4.9%。镁质材料产业集群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3.8%。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3%。新型建材产业集群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8%。食品饮料及烟草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1%。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供应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3.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8%。
全年国有企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7.6%,集体企业增加值增长5.7%,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11.4%,股份合作企业增加值增长1.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11.8%。
全年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2%。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增长6.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4.7%,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增长9.3%,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下降4.1%,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增长13.7%,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加值下降1.7%。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8.6%,比上年提高0.14个百分点。其中,国有企业产品销售率96.3%,集体企业产品销售率100.3%,股份制企业产品销售率98.5%,股份合作企业产品销售率98.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产品销售率98.9%。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242.0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出口交货值3.4亿元,下降10.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完成出口交货值6.9亿元,增长7.0%;农副食品加工业完成出口交货值6.2亿元,下降31.6%;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出口交货值34.2亿元,下降11.3%;通用设备制造业完成出口交货值2.2亿元,下降13.6%;纺织业完成出口交货值12.8亿元,增长2.8%;耐火材料制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82.1亿元,增长23.3%;服装业完成出口交货值29.1亿元,增长8.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95.2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利税总额267.1亿元,增长22.6%;实现利润137.2亿元,增长32.3%。从六大产业集群看,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实现利润33.1亿元,比上年增长30.8%;石化产业集群实现利润26.8亿元,增长25.5%;镁质材料产业集群实现利润40.0亿元,增长8.4%;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实现利润7.1亿元,增长6.0%;新型建材产业集群实现利润12.3亿元,增长10.3%;冶金产业集群实现利润3.7亿元,增长139.1%。从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实现利润0.1亿元,比上年下降75.4%;集体企业实现利润2.2亿元,增长9.5%;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79.6亿元,增长53.9%;股份合作制企业实现利润0.07亿元,增长29.2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34.0亿元,增长4.4%。 |